臺灣的選舉已進入“討厭誰”為主軸的時代


臺灣的選舉已進入“討厭誰”為主軸的時代

臺灣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在臺灣《中國時報》刊文說,臺灣2020“大選”輸贏的結果,票數最終在相近的“5%~10%”之間,這是包括日本等各方“旁觀者”的普遍觀察推論。這個推論的兩大支持點,一方面是不喜歡韓國瑜的“淺藍歸隊”慢慢在選舉最後期間終究會開始發酵,另方面是“年輕族群”在“卡神”楊蕙如事件之後是否依然支持蔡英文,成為難以預知的核心變數。

韓國瑜的成敗,如今百分百繫於那群“討厭你,但最後還是‘投給你’”的藍營族群!當中包括概念裡所謂淺藍、知識藍、經濟藍,但最終就是所有“討厭民進黨執政”的核心族群,是否能在投票匭前放下一切恩怨。

眾所皆知臺灣的選舉意識與謀略結構如今正式進入了“討厭誰”為主軸的時代。嫌棄的強度決定了選票的趨避,一切完全無關乎“支持誰”,而純粹只因“討厭誰”決定一切。討厭韓國瑜言行的人,或若比討厭蔡英文的人多出不少;然而一旦天平上相比的對象是“陳師孟、蔡碧仲”,這些代表民進黨執政“東廠爪牙、體制撕裂”的爭議人物,一下子讓韓國瑜的討厭度就變成雲淡風輕,而這也是最近明顯能看出“淺藍歸隊”的最關鍵原因。

至於年輕族群選票的“不穩定性”,近來民進黨陣營也察覺到不少異狀端倪,趕緊讓“內政部”花大錢,找一堆網紅拍廣告來“提醒、催票”。“卡神”楊蕙如擔任蔡英文陣營,乃至整個民進黨黨政資源最大獲利支配的“網軍”幕後黑手,整個消息曝光之後,儘管民進黨上上下下死命切割,楊蕙如也彷彿人間蒸發,事件狀似完美滅火,但仍然對於年輕族群的整體負面影響深遠。

“被民進黨利用了”,這是楊蕙如風波之後眾多年輕人的當頭棒喝!過往各種網路上極端汙衊、匪夷所思、毀滅道德、人身攻擊激烈的針對風潮,特別是與民進黨政策爭議、攻擊韓國瑜等所有裡應外合的網路手段,都因此真相大白。民進黨長期暗自以激烈仇恨、言詞煽動年輕族群的網路破壞手法,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民意支持率”的調查,在今年的選舉中失去民眾的信賴度,主要因為調查機構與媒體各擁其支持對象,這使得真實的民意趨向在最後100天再也無從查測。“淺藍是否迴歸”、“年輕族群投或不投”這兩大潛層不明卻又左右“大選”勝負的票倉,只能等到“大選”最後揭曉才能得知結果。前者受到深層次的政治價值影響,後者則端賴最後關頭的某些喜怒情緒。

但不得不說,電視政見發表會讓不少“隔著距離”看蔡英文的人,重新燃起這1年來民進黨“一手遮天”塗抹各種派系分贓、弊案侵吞、“東廠”惡搞且如今暫時噤伏的模糊記憶。有人說一旦將陳師孟、蔡碧仲等人的嘴臉,迭影在蔡英文的臉上,就會讓人不免打了冷顫!

民進黨擅打選戰,利用一整年的時間扭轉基層觀感,尤其利用整個“公家政府資源”配合,將所有選舉負面印象進行切割隔離。韓國瑜和國民黨陣營相較之下,選戰只是“瞎打”!最後兩大票倉的決勝向心,確實也帶著點運氣的味道。最後兩星期衝刺不可能改變支持傾向,但“討厭與否”則可能因故鬆緩,韓國瑜或許應該大聲主張:“你可以討厭我,但你確定真的還要讓陳師孟、蔡碧仲這些人繼續執政當權、撕裂臺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