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桶中國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

用戶4485614105


當然是要儲備啦,如果美國出現經濟危機,那我們手中那麼多美元儲備就會貶值,那還不如乘現在石油便宜,把美元換成石油存起來


臥龍居士15


油庫通常不是賣空了才去進,所以說油庫通常保持70%左右,油價一路爆跌,油庫可能保持80%左右。你不可能大量進口。

1.有人肯定說,建油庫。這一點也有可能去建,擴大儲油量,但是這也是個別部門才有這個實力。武漢建醫院十二天,那是聚整個武漢之力,不是一個部門能做到的,再說了,建油庫需要很多條件,位置,安全,以後的管理,一系列問題得同時進行,等建好到投入使用,沒準油價早就升上來了。

2.為什麼油價這麼一路狂跌。需求量少了,開始中國疫情爆發,武漢封城,雖說其它省市沒有封城,但給封城又有什麼區別,小區不讓隨便外出,很多車輛不讓通行,很多高速口封閉,國道,省道,縣道,甚至農村都堆起土堆,無法通行。很多工廠停業,所以說,石油的需求量突然減少了,再便宜也消耗不出去。

3.現在各國疫情大爆發,同樣會成為我國這樣的局面,全球需求量沒了,生產出石油賣不出去,降價不降價都消耗有限。老百姓不可能家家拿油桶儲存汽油柴油,那樣消防壓力也來了,所以說不可能全力儲備。

4.油庫和煤炭不一樣,油庫通常是地下油庫和露天油庫,油庫設技術員,消防員,警衛,收發人員裡面的管理也很專業,通風,溫溼度,定期保養,謹防跑冒滴漏,預防火災也是重中之重。就是想大量儲備,一般不會在短時期內具備條件。





踏雪無痕154604282


石油儲備是國家重要儲備資源之一,我國石油儲備由財政出資,全國選點、定點儲存,目前已在黃島、寧波、大亞灣等多地建立了儲備基地,儲備量達到8500萬噸。

國家儲備石油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一方面,石油儲備可以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帶來的影響,這方面主要目的是防範與石油輸出國關係惡化而帶來的風險;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應對緊急情況下石油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主要防範戰爭、地區衝突、全球石油需求量大增等影響。

比如在1973年國際石油危機第一次爆發,全球石油價格上漲500%,全球經濟和社會因石油而動盪,這時一個國家的石油儲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再者假如在不久的將來,一國被捲入戰爭,石油需求量和使用量肯定大增。

此次原油價格大增,我國會不會加大石油儲備,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加大石油儲備是肯定的,但不會無限量的加大,而是根據未來國內對石油需求量的預期進行佈局。

一方面當前國際油價不穩定,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另一方面,石油儲存運輸都需要特殊資質,雖然供應端油量充裕,但是運輸端的運力能不能達到還是個問題。再者,原油儲藏需要專業的技術、人才和較大的成本,這方面的配套能滿足多少石油出量也是未知數。

上文中說到儲藏成本,當前雖然原油價格大跌,但是現在的儲藏費+原油進口價格可能會大於未來石油進口的價格,因此綜合價格必須考慮儲藏的成本。

國際原油價格過低同樣對我國部分產業和政策造成影響: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就原油而講,我國是原油第一進口大國,是第二大原油消耗國。

過去我國高耗能的經濟發展模式給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因此近幾年我國打擊提倡產業升級、低耗能生產、低耗能經濟。

就拿電動新能源汽車來講,新能源汽車一方面百公里價格低,另一方面無汙染,這也是最近兩年我國大力支持研發生產、補貼購車的原因。但是原油價格如果持續下跌,很多人就會放棄購買新能源汽車,給我國的政策推廣帶來阻力。

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國家肯定會趁著原油價格下跌加大石油儲備,但是綜合考慮到儲藏成本、儲藏安全、儲藏能力和運輸成本,儲藏增加也是有限度的。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油價降低,對中國有很大的好處很大,可以降低通脹水平對企業的盈利水平有一定支撐。

另外,我們可以藉此低價機會多儲備一些原油。我國對儲油罐的建設已經持續了多年,應藉著目前油價低的機會增加石油戰略儲備。

另外,現在這個時機對於產油國來說日子不好過,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利益,和大的產油國簽訂一些遠期合同,儘可能維持長期的低價。

在石油價格下降期間。通脹水平會有所回落,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趁著油價降低的機會,提高工業企業的利潤。

但油價過低也有壞的一方面。

比如我國現在大力推行的新能源相關領域,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支持,提供了大量的產業政策。如果油價持續維持很低的位置,那麼對這些產業其實是不利的。舉個例子,大家汽油車加油很便宜,就沒有動力去買新能源車。

另外,石油價格下跌,還給我國帶來了通縮的風險。如果石油價格下調,而且企業盈利水平下降,很可能造成ppi的下降。

企業將沒有動力去擴大生產,因為未來的經濟不確定性很高。消費者也會盡量減少消費,因為下個月可能沒有工資。這個時候就會陷入了經濟通縮的風險。

在現在這個時刻通縮比通脹要更難對付。

不過似乎低油價也不會維持太久,沙特美國和俄羅斯都希望油價能夠上漲。沙特和俄羅斯肯定會回到談判桌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莫水宏觀經濟


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之時,對我們有利也有弊。首先,國際油價下跌有助於降低原油的進口成本,對於我們這種主要原油依賴進口的大國來說尤為如此。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去年以來的進口量已經超過5億多噸。

但是,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後,也很可能會導致能源與化工產業鏈商品價格的同步下跌,並導致石油化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出明顯虧損。要是國際原油價格長期處於低位,將會對我們的石化產業形成較為顯著的負面衝擊。因此我們綜合來看,國際油價暴跌至30美元以下也是對我們利弊共存的。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真是跌破30美元甚至到20美元的低位,考慮到原油價格不會長期處於低位,我們確實應該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位置適當增加原油儲備,但同時也要考慮一下產業鏈中下游部分企業的實際困難,保持整個行業內的穩定性很重要。此外,“全力儲備”還受限於儲備庫的容量多少,目前國內已有的10個戰略儲備庫,儲存量達到了3.27億噸以上,相當於我國年進口需求量的近70%。

總之,國際能源價格走低,對於我們中國來講,儘管有利有弊的,但相對來說肯定是利好更大。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原油進口國,高達70%的原油對外依存度,天然氣45%對外依存度,原油、天然氣價格降低肯定是對中國的成本控制有幫助。


東震木


國際油價跌破30美元一桶國內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原油,個人認為國內這時候應該不會大量的儲備原油,不過在原油價格很低的情況下,其實各個國家應該都會適當的儲備些。
發生大量的儲備原油應該是不會發生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原油屬於危險品,如何存儲,如何確保安全,簡單來說原油價格低了,如果建設儲備原油的儲備站(油桶)投資是非常巨大的,在沒有已建設完善的儲備庫,在原油價格低點的時候大量的新建儲備站,可想而知各項投資也就會增加原油成本,所以國內應該不會大量大儲備原油。


其次就是此次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雖說也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但影響較大的應該還是沙特與俄羅斯石油大國的問題導致,近日為了穩住低迷的國際油價,沙特提出再減產150萬桶/日的建議,但在3月7日的歐佩克+會議上,俄羅斯拒絕了減產提議;而次日,沙特對外表示計劃將原油產量提升至1000萬桶/日,4月份原油產能將逼近1100萬桶/日,並大幅調低各地原油售價。
沙特將銷往西歐地區的原油降價8美元/桶,銷往美國的原油售價將下調約7美元/桶,銷往亞洲地區的油價降幅4-6美元/桶。

俄羅斯財政部對外發表聲明稱,俄羅斯能夠在今後6-10年內承擔25-30美元/桶的低油價,據相關報道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可以在長期低油價時代投入使用(簡單來說價格戰)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應該會持續低價位一段時間,所以這時候國內也不會大量的儲備原油。

不過也並非絕對個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先觀望適當的儲備些可以,還不到大量儲備的時候,如果石油大國之間有達成某些協議苗頭的時候,可以採取大量的儲備原油,因為在原油價格上漲後,有大量的原油儲備可以適當的壓低國際原油價格(主要還是看是否能抓到實時準確的信息,儲備與不儲備我們老百姓是無法預測的)。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點贊關注」本文章本人原創,謝絕抄襲11:10

福星卡匯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油價為什麼劇烈下跌?

毫無疑問,油價下跌是因為沙特與俄羅斯的談判不歡而散。

真有這麼簡單嗎?

首先,我們來看看油價下跌背後的邏輯,深入一些,我們不難發現,石油歐佩克國家與非歐佩克國家的撕逼,也正是代表了俄羅斯在地緣政治格局中的高歌猛進,更深入一些,我們看到了中東這個全球最大的火藥桶,正在蓄積巨大的、令人不安的力量;眼光再深入一些,我們一定嶓然醒悟,油價暴跌的真正根源在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簡單來說,美國一超獨霸的世界格局正在進行調整、重塑,美國的小兄弟們都在躍躍欲試,試圖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除了沙特,大家不妨看看最近的韓國、日本都做了什麼。

其次,請注意油價下跌是否長期的趨勢?國際油價是不是有可能進一步跌破30美元、甚至20美元的低位呢?沙特石油官員曾經說過,沙特等海灣產油國的原油開採成本在每桶4-5美元,扛得住低油價的衝擊,“在我們感到痛苦前,他們(其他產油國)早已遍體鱗傷”。國際局勢瞬息萬變,油價下跌,美國首先痛了,在特朗普的神操作下,也許低油價不會維持太久,沙特和俄羅斯肯定會再次回到談判桌前,時間早晚而已。

第三,油價下跌一定利大於弊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油價下跌對中國是個好消息,一方面有助於我們減少通脹,第二能夠提高中小企業利潤,第三有助於增加外匯儲備。但是,油價下跌也可能導致能源與化工企業出明顯虧損、對我國大力扶持的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帶來不利、導致消費、投資、出口減少的經濟通縮風險。

第四,我們需要“全力”儲備嗎?

過去十幾年,我國建設了很多原油儲備基地,現在這些基地基本都動用起來了,進一步增加原油儲備的空間並不大,目前國內已有的10個戰略儲備庫,儲存量達到了3.27億噸以上,相當於我國年進口需求量的近70%。新建原油儲備基地可不象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那樣迅速,各方面的技術要求和基礎條件都比較高,還要考慮戰備時的安全需要。另外原油儲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至於是否“全力”,也要通盤考慮,慎重決策,似乎以“聽其言、觀其行、穩中求進、辯證思維”為宜。

 



灣區說法2


更多人想到的是,當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下跌至40美元,或者更低的價格時,對於我們這樣的海量石油進口的國家,確實是一個囤油的好機會。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近公佈的一組進口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石油進口8,608.8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加425.7萬噸,增幅5.2%。我國對外石油依存度在2019年已上升至72.3%,而這一數值隨著國內消費和經濟增長還在不斷上升。據一則分析表示,在202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2.7%,比2019年增長了0.3個百分點。

所以,當國際石油價格出現了大幅暴跌後,我國可能是第一個開始囤油下跌的國家。

這可能都是大家所想的,但是,我認為在當下石油環節氛圍之下,囤油還有必要嗎?

OPEC組織接近解體,OPEC+聯盟不復存在,減產計劃操作石油價格的方式以及淘汰了。

OPEC+很難再次回到談判,國際油價仍然存在下跌空間。其實OPEC+就是一個OPEC組織和俄羅斯的聯盟,這個聯盟已經瓦解。

.沙特和俄羅斯已經展開了石油產量競賽,關於石油價格的掐架還在延續。

.同時,OPEC組織內部因為石油減產份額存在著嚴重分歧。

.沙特和阿聯酋在美國對伊朗石油封鎖時填補了伊朗斷供的缺口,導致伊朗和OPEC關係的不和 諧。

.包括中東根深蒂固內在因素導致的不團結仍然存在。

因此,現在的全球石油市場,已經進入一個無序產量的時代。如此豐富石油供應的前提之下,我們還有必要付出儲備成本去囤油嗎?

石油出口國要想在這場石油價格佔中生存下來,就要保證自己手裡的市場份額不會被弱肉強食掉。

而擴大市場份額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石油價格的折扣。

沙特首先調整了銷售至亞太、美國和歐洲的會員國級別的石油銷售價格。緊隨其後的是科威特和伊拉克開始的石油降價。雖然科威特和伊拉克降幅微不足道,但是降價銷售,可能是爭取更多市場份額的有效地做法。

我們是全球最大石油的進口國,沒有一個國家會忽視中國的市場的份額。目前截止,我國石油進口國主要是沙特、俄羅斯、伊拉克、科威特、安哥拉等國家。這些國家不會忽視中國的市場,我們一個月的進口總量,可能就低得上一些小國家一年的石油產量。

搶佔中國市場,勢在必得。

當全球的石油輸出國,都在覬覦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們還有囤油的必要嗎?

當前,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本面還在進一步惡化,國際石油價格還有下跌可能性。在2018年時,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後,出現了暴跌,最低點為26.02美元/桶。截至目前,國際石油價格還在30~40美元/桶的區域運行,距離最低價格還有較大的空間。

而且當前的基本面比較2018年當時貿易戰單一因素影響的基本面,有過之而無不及。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全球股市暴跌,世界各國的央行開啟了寬鬆流動性週期,流動性陷阱就像一個黑洞一樣,破壞了金融市邏輯法則。

還在石油價格存在更多下跌空間的時候,就去囤油,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

即使要囤,也要等到國際石油市場的基本面惡化至最壞,價格已經跌無可跌狀態,才能開始行動!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誰敢說油價會不會繼續下跌呢

針對題主說的國際油價30美元一桶中國應該怎麼做?是不是應該全力儲備?的問題,我覺得這個還得看專家怎麼說?因為他們都看的“比較準”。

國際油價下跌的原因

這次國際油價下跌,主要問題是因為沙特和俄羅斯在歐派克會議上,關於保價減產的內容上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導致沙特採取報復措施,開始甩賣原油。對於我們本來是好事,但是因為我們有保底價的保護措施,讓我們和這次的油價下跌無緣。對於國家儲備層面,按理說是可以多存儲一些原油。但是這玩意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大量存儲,油價漲了,我們確實賺到了,但是也因此承擔了很大的儲存成本。如果油價繼續下跌,我們存儲的油不但沒佔到便宜,還可能增加成本和負擔。

專家的意見

這個時候,又會有專家冒出來說出自己的看法。反正說多了是能力,說錯了,有理由解釋。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我們有這麼多專家,至於國家的原油怎麼安排,怎麼儲備。就讓專家去辦理吧,畢竟他們制定了油價的保底措施。所以他們要對他們因此產生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最後總結:

不要皇上不急太監急,我們真心沒有必要為國家擔心。國家有專家們在掌舵,而我們基層老百姓,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好好享受生活,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支持。不要要為古人擔憂了,安心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我們地板油保護措施,放心油價就是跌倒1美元,也和我們沒有關係的。


張敬醫


各種回答五花八門無非是建議國家趕快修建更多的油庫低價儲備,首先國家原油儲備不是用完了才儲備比如庫存低於70%或60%,傳統節日春節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備貨以備春節長假老百姓集中消費,所以各大儲備油庫都是滿倉沒有增加儲備的餘地。其次今年春節遇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汽油消費一落千丈,各家油企銷售不暢庫存積壓在所難免,有了庫存再大幅增加原油採購已經沒有可能。煉化單位都是按生產計劃安排原油產地裝船、運輸、卸油、入庫,不會因為汽油銷售數據打亂生產計劃節奏,如果原油到貨過多庫存無法被煉化企業消化就會出現“脹庫”。

到今天為止全國各行各業還沒有實現全產業鏈恢復生產,汽油銷售數據肯定無法與去年同期進行環比,煉化企業去庫存已經成為當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國際原油商品期貨價格暴跌是偶發性事件,加上中國經濟發展處於下行週期去產能、去庫存是一項長期工作,所以擴大庫存對於油企是不敢逾越的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