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來的蒙古人無法重現蒙古帝國的光榮時代呢?

用戶5629941450084


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核武器!尤其是遊牧民族的騎兵,依靠機動靈活,快速,可以大殺四方!但是在現代戰爭裡,都是高科技支撐的(和朝鮮戰爭越戰也不同)!沒有科技支撐,再多的人力,再頑強的意志,都可以瞬間灰飛煙滅!因此,像成吉思汗依靠騎兵,征服歐亞大陸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同樣的,歐洲的凱撒,亞歷山大所創造的時代也難以再現


翰鈞


後來的蒙古人無法重現蒙古帝國的光輝歲月,主要原因有:

1,天時不予。

成吉思汗一統草原,率領蒙古汗國崛起之時,正逢中原分裂,宋丶金丶西夏早已暮氣沉沉,國主丶眾臣皆是庸碌之人,鮮有英才。

後世蒙古人面對的是統一的中原,當中原歸一時,草原部族是無力與中原王朝死磕的。這就是中原統一之時,草原基本只能臣服的原因。只有遼代,才突破了這個局面。

2,人和不至。

①,老實說,成吉思汗的誕生可能真是天意。成吉思汗那樣的天縱奇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後來的草原上再也沒有成吉思汗那樣的天才了,因此蒙古人不可能崛起了。雖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但是天才、英雄在歷史的關鍵節點上,的確能對歷史的演化進程,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

②,蒙古汗國在征伐過程中,殺戳過重,這一點給各族民眾造成了深刻印象。俗語說,凡事做得太絕,緣份必會早絕。因此,後世蒙古勢力擴張時,各方勢力都會奮死力拼,蒙古勢力若獲勝,自身也會傷亡慘重;蒙古勢力若戰敗,不但被俘人員會被盡數屠殺,甚至連婦女、兒童也會遭殺大屠殺。這就造成了縱橫歐亞幾百年的蒙古人,數量極少。再加上外部勢力不斷的打壓、干涉,甚至是殘酷的武力壓制,造成了蒙古人無法崛起。

到了近代,蒙古人地處偏遠丶文化落後、人口稀少,以致於無力崛起,因而喪失了歷史發展契機。有些事真是天意,人力無法挽回!

3,工業文明對蒙古人的絕對壓制力。

蒙古騎兵所依仗的就是馬匹帶來的動力。工業文明導致機械動力出現,直接淘汰了馬匹提供的動力。沒了機動優勢的蒙古騎兵,被淘汰了,蒙古人自然無法崛起了。不客氣的說,蒙古人被工業文明徵服了。蒙古人無法對抗當代工業文明,草原帝國的輝煌,只能留在歷史書中。


鬼影147951010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回答不盡人意,歡迎大家用磚來拍,回答順了您心意,歡迎點贊關注。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曾經的蒙古人,為何會叱吒亞洲橫掃東歐,當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的時候,他的體制雖然和當時的金國差不多,但是此時的蒙古帝國的軍力已經不同以往,已經在部落間的戰鬥當中,將這個蒙古帝國的軍隊打造成了一個能征善戰的軍隊,而此時的金國早已沒了當年的輝煌,除了貪圖享樂及內鬥,軍隊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再後來,蒙元軍隊在與金軍作戰的時候,雖互有勝負,但是吸收了中原地區的科技文化,武器裝備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騎兵的游擊戰術也是玩的遊刃有餘,再加上後勤方面與傳統的農業國家不同,也就是打到哪,搶到哪,減少了後勤的沉重負擔,所以當時的蒙古軍隊才有了那麼好的戰績。

反觀如今的蒙古人,首先已經不是啊當初的蒙古人,是後來很多部落民族所融合,其次在清朝時期,蒙古國已經被清朝各種削弱,後來在俄羅斯的慫恿下獨立了出去,幾乎成了俄羅斯的附庸,待我國成立之後,蒙古國徹底被俄羅斯和我國的國界包圍,更為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和我國又是世界老二老三,蒙古國空有天然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卻始終沒有口岸,想要賣東西出去,還得過境我國或者俄羅斯,所以各方面受到外界制約,想要強大,幾乎不可能。


北派說書人


明朝從建國開始就和蒙古人打,明太祖朱元璋先是將蒙古人趕出了北京城,接著是攻入了元大都,將蒙古人打的四分五裂,還將他們直接趕入了大漠深處,而明成祖朱棣幾次親征,又狠狠的打擊了韃靼和瓦剌各部,但卻始終沒有徹底消滅對方。

此後數百年,明朝始終都要面對蒙古所帶來的威脅。可是清朝在後金時期就已經打敗了當時的蒙古大汗林丹汗,徹底的覆滅了蒙古帝國,而後康熙更是親征覆滅了想要重現祖先輝煌的葛爾丹。為什麼明朝幾百年沒有做成的事,清朝幾十年就輕鬆的搞定了呢?

清朝之前的漢族王朝面對草原上游牧民族的侵襲只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打,二,打不過就只能割地賠款加上和親(明朝時期沒有和親過,也沒賠款割地。這也導致明朝和蒙古矛盾不可調和)。但是草原對於處於農耕文化的漢族王朝來說並沒有什麼用,就算是當時漢王朝將遊牧民族給打敗了,遊牧民族也可以跑去更遠的北方,無法徹底的消除遊牧民族的威脅。

所以,漢王朝強大的時候,遊牧民族會被壓制,而當漢王朝開始衰落,遊牧民族就又崛起了。一代代的層數不窮,所以打垮了匈奴就來了突厥,打跑了契丹還有女真。而明朝則是將蒙古的勢力削弱了,卻沒想到還有崛起的後金。

清朝可以征服蒙古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時刻不忘拉攏蒙古勢力,比如滿清八旗軍中加入了蒙古八旗又或者跟蒙古之間通婚。

二、大清皇帝兼任了蒙古大汗,對於蒙古人來說反抗大汗和反抗別族的皇帝那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三、盟旗制度讓蒙古人開始定居,開始種地,這限制蒙古人的整個活動範圍,當遊牧民族不再遊牧,也就不需要去掠奪,蒙古人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優勢。

四、在蒙古範圍內推動了蒙古喇嘛教的興盛,使得大量蒙古青壯年出家。修建喇嘛寺廟就得朝拜,更使得蒙古人必須定居起來。宗教使得蒙古人的精神由以前的野蠻變得溫順,不再有慾望征戰。

五、當時沙皇俄國的勢力擴張到了貝加爾湖以北的西伯利亞,這就極大地壓縮了蒙古族活動的空間,以前蒙古族和中原王朝有了戰爭,打不過還能跑,可是到清朝就不行了,跑不遠了。

其次就是火器的興起讓蒙古人的優勢不再突出。康熙親征葛爾丹就用了當時來說最先進的火炮。清朝的蒙古族已經不是徹底的遊牧民族,他們在當時已經學會了定居,並且在草原上開始種植糧食。蒙古人說是輸給了滿清,但是何嘗不是輸給了時代發展所帶來的變化。








藍色天際166


這不僅僅是蒙古的問題,歷史上很多橫絕萬里的大帝國都倏起倏落,彷彿流星劃過天際。古波斯、馬其頓、古羅馬,還有阿拉伯帝國、帖木兒帝國等等均是如此。中國的遼、金、匈奴、突厥也是類似。

查世界歷史,民族的興亡就是這樣此起彼伏、彼興我亡的。當其衰亡後,內外條件變遷,本身興起的時間不夠,或者文化融合不夠,沒有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歸屬感,此後再也無法復興,像中國這樣幾度興衰的民族鳳毛麟角。

具體到蒙古,我認為,首先,蒙古是個瘸腿的帝國,軍事上是巨人,文化上是廢材,基本上佔領當地後就被當地文化征服,自然不可能形成蒙古帝國的向心力和歸屬感。復興的文化基礎缺失。

其次,忽必烈即位破壞了汗位傳承慣例,導致各部蒙古共同議政的大忽魯臺製度崩解,各地汗國不再遵從中央。復興的政治基礎缺失。

兩大基礎缺失, 復興基本無望,更何況後期信奉黃教,尚武精神也消失了,別說重現蒙古帝國了,能維持種族生存就不錯了。


豪森林


說到成吉思汗,大家應該都多少了解。他原名為孛兒只斤·鐵木真,從小便經歷父親被害、部落分散、親人被殺,這一切使他一生註定在戰爭中度過。在統一蒙古後,殲滅西夏、攻滅金國,還進行對外征服,最遠到達中亞和東歐的黑海。可是為什麼後來,蒙古不斷沒落,再也無人可以重現當初的輝煌了呢?

一、周邊國家處於下坡路

蒙古崛起的時候,周邊的國家大多都在走下坡路,甚至是內部矛盾嚴重,無力抵抗成吉思汗的入侵。在成吉思汗之後,土耳其、明朝紛紛崛起,已經逐漸有能力抵抗蒙古軍隊的鐵騎了。也就成吉思汗和蒙哥、忽必烈這祖孫三代可以不斷進行對外擴張,後來的帖木兒死後,整個國家就亂了,而準噶爾汗國也是各種內部矛盾,噶爾丹從哥哥手中獲得王位,還不斷受到侄子的打擊,內部矛盾不斷,而對外擴張更是不可能。到了清朝只能敗給滿清政府,歸順清朝。

二、冷兵器時代已過

成吉思汗時代正處於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而成吉思汗成功的把冷兵器和鐵騎發揮到極致,而後來,火藥的發明,使得他們不再佔優勢。

成吉思汗的入侵打通了歐洲貿易的路線,歐洲和中國獲得早起的交流,當蒙古人把大量患有鼠疫的屍體扔到歐洲城內的時候,引起歐洲大規模的鼠疫,同時也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歐洲的光明一點點出現,光芒一點點閃耀,通過學習、創造,逐漸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當時的蒙古人只能算是毀滅者,不具備文明的創造性,漸漸的皈依了各種宗教。

三、天花流行

據說在成吉思汗時期,天花只是個例,偶爾的偶爾才會出現,但是到了滿清時代,天花在蒙古內部肆意橫行,很多蒙古人死於天花,這也是蒙古沒落的一個輔助吧。

現在的人們對於成吉思汗時代的侵略態度不一,幾百年來,不僅中國,外國也有大量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研究成吉思汗。

聯合國第七任秘書長安南,談到成吉思汗是這樣說的:“遊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可以從這些話中發現成吉思汗的成就不僅是統一部落,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回憶殺2004


成吉思汗締造了蒙古帝國,雄雄鐵騎,像狂風席捲亞洲,使得中國版圖迅速擴張。但元朝總歷時僅100年,是什麼原因使元朝走向滅亡呢?而後來的蒙古人為什麼無法重現當年的光榮時代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1、忽必烈並沒有通過貴族聯席會進行推舉,而是通過發動內部鬥爭獲得漢位,名不正言不順。四大家族對他的漢位極不認可,經常發生內部鬥爭,極大消耗內部資源,沒有足夠精力向外擴張。

2、忽必烈推動各項漢化政策,這使得與其他部族產生分歧,內部鬥爭越來越激烈,在其兒子鐵木耳死後,王朝更是動盪不堪。

3、統治者只顧擴張領土,不知道體恤人民,百姓生活水深火熱,不得人心。

4、在進入中原後,元朝貴族只知道享樂,喪失了蒙古鐵騎的驍勇善戰。

5、殘暴統治之下,中原漢族人民接連起義。各處占城自立為王。

6、成吉思汗時代正處於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而成吉思汗成功的把冷兵器和鐵騎發揮到極致,而後來,火藥的發明,使得他們不再佔優勢。

7、元朝之後的明清共統治了540多年,這也使得蒙古勢力無法崛起。

歡迎大家評論。


六扇門小白


首先你這個後來的時間範圍是什麼呢?如果是蒙元帝國的後百十年那麼原因有以下幾點:

1.蒙古人(元朝)統一以後都被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侵蝕了,貪圖享樂已經沒有了當初在草原上馳騁的銳氣,請參考歷個朝代的結局。

2.蒙古雖然佔領了大片的土地,但是初期分封各種汗國大大的削弱了蒙古人的核心力量,導致後來的四分五裂各自為戰。

2.蒙古人口本來就少,而且文化文明比華夏文明落後太多,在佔領了華夏大地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被華夏文明所同化。

3.蒙古人的統治方式還是很野蠻的,可以稱之為文明毀滅者。他們不事生產勞作,他們的統治和佔領都是以掠奪為主,這種阻礙文明發展的方式註定要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


那麼如果時間在往後推移,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出現了火器的時候。蒙古人(遊牧民族)的這一套就已經完全失效了,有句話說得好,隨著火器的進步,遊牧民族都變得能歌善舞了,你品,你細品。

都是自己的一點見解,樓主你細品!


縱情山海間


首先忽必烈違背了祖先議會制度強行做了皇帝,把蒙古帝國改變為元朝,失去了四大汗國的核心力量等於分裂了蒙古帝國。隨後就是蒙古帝國分崩離析強大的力量成為了短板蒙古人四分五裂的局面。北元在不斷內鬥著又有被黃教腐蝕,蒙古人又回到原始境地。明朝沒有威脅到蒙古人,確實多年的仇敵捲土重來已經把屠刀夾在蒙古人的頭上來了還在和他們聯姻親上加親。最後我們把自己的脖子送給了人家,任人宰割。這就是蒙古人把祖先的榮耀忘記的一乾二淨,把自己的責任推脫的一乾二淨。寧願為滿清做走狗也不為自己同胞低頭,不為祖訓而奮鬥。所以蒙古人走到今天的地步!


自由人84173


主要是是時代因素,和技術因素造成的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原名為孛兒只斤·鐵木真,從小便經歷父親被害、部落分散、親人被殺,這一切使他一生註定在戰爭中度過。在統一蒙古後,殲滅西夏、攻滅金國,還進行對外征服,最遠到達中亞和東歐的黑海。真是一代雄主。

魯迅說‘我們’的成吉思汗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裡,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汗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帝國沒落因由

1.冷兵器時代已過

成吉思汗時代正處於冷兵器時代的巔峰,而成吉思汗成功的把冷兵器和鐵騎發揮到極致,而後來,火藥的發明,使得他們不再佔優勢。成吉思汗的入侵打通了歐洲貿易的路線,歐洲和中國獲得早起的交流,當蒙古人把大量患有鼠疫的屍體扔到歐洲城內的時候,引起歐洲大規模的鼠疫,同時也瓦解了歐洲的封建制度。歐洲的光明一點點出現,光芒一點點閃耀,通過學習、創造,逐漸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而當時的蒙古人只能算是毀滅者,不具備文明的創造性,漸漸的皈依了各種宗教。坡路,甚至是內部矛盾嚴重,無力抵抗成吉思汗的入侵。在成吉思汗之後,土耳其、明朝紛紛崛起,已經逐漸有能力抵抗蒙古軍隊的鐵騎了。也就成吉思汗和蒙哥、忽必烈這祖孫三代可以不斷進行對外擴張,後來的帖木兒死後,整個國家就亂了,而準噶爾汗國也是各種內部矛盾,噶爾丹從哥哥手中獲得王位,還不斷受到侄子的打擊,內部矛盾不斷,而對外擴張更是不可能。到了清朝只能敗給滿清政府,歸順清朝。

2.天花流行

據說在成吉思汗時期,天花只是個例,偶爾的偶爾才會出現,但是到了滿清時代,天花在蒙古內部肆意橫行,很多蒙古人死於天花,這也是蒙古沒落的一個輔助吧。

現在的人們對於成吉思汗時代的侵略態度不一,幾百年來,不僅中國,外國也有大量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研究成吉思汗。

歷史學家安南談到成吉思汗是這樣說的:“遊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類偉大的文化。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舉世無雙的龐大的蒙古帝國。他所建立的政權和法律,至今對世界各國和地區仍然有積極意義。我早就有個願望,很想到具有悠久歷史的成吉思汗家鄉去看看。”

可以從這些話中發現成吉思汗的成就不僅是統一部落,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3.周邊國家處於下坡路

蒙古崛起的時候,周邊的國家大多都在走下坡路。

總結

中國人史綱,書中給予成吉思汗極高度的評價:“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組織家暨軍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戰場上的光輝成就,在二十世紀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鐵木真胸襟開闊,氣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態度統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脹的帝國,高度智慧使他發揮出高度的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