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lol主播霸榜國服前十, 鬥魚競爭不過日漸慘淡,這是什麼原因?

納爾


鬥魚用戶普遍噴子多,真的,我只要是隨便看LOL比賽視頻,彈幕全是各種噴子,實在受不了,卸載了。虎牙稍微好點,企鵝電競可能人少點,噴子最少,彈幕最和諧


歐陽恩飛


鬥魚和虎牙又一次有了爭議,這一次是關於“行業第一”的位置。

在虎牙發佈IPO招股書並宣稱自己是行業第一後不久,鬥魚投資方放出了一個消息,騰訊對鬥魚投資時給鬥魚的估值是24-25億美元,相比虎牙的13.3億美元約是兩倍。

用一種更為實際的方式,鬥魚的相關方對虎牙的“行業第一”做出了回應。而自古以來,似乎關於“天下第一”這個稱號的爭奪似乎從沒停止過。

因為這意味著更好的資源。

2013年,還沒有成為日後那個妖股的暴風在北京開了一場發佈會,發佈會的主題是“老二宣言”。後來,這場發佈會的主題被扒出,是模仿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Avis出租車公司的經典營銷。

而給了暴風這樣一個以“行業第二”身份去營銷自己機會的是所有一線視頻公司,它們是優土、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以及樂視網。

當時,視頻行業的格局與今日的愛奇藝、騰訊、優土的三強爭霸有點類似,只不過是五家。這五家誰也不服誰,在各種場合都爭著說自己是行業第一。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各種第三方報告當中,出現了各種第一,甚至在同一份報告當中,也會出現5個第一。

比如,優土的註冊用戶數第一,愛奇藝的月活用戶數第一,騰訊視頻的用戶平均使用時長第一,搜狐的總用戶時長第一,樂視的日活用戶量第一。

到底誰是行業第一?至少,在這些第三方數據面前,誰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直到今天為止,儘管樂視和搜狐已經徹底掉出了第一梯隊,但是尚餘的三家依舊為了“天下第一”而樂此不疲的競爭著。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視頻行業當初的種種現象在直播行業又一次重新演繹。

4月9日,虎牙提交IPO招股書,在這份招股書當中,主要披露了虎牙的一些經營情況,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虎牙這份招股書當中,多處出現了標榜自己為遊戲直播行業第一的描述,比如其中提到主要提到兩個方面,活躍用戶數量和用戶的活躍度:

1、至2017年第四季度,虎牙的平均月度活躍用戶超過8600萬,其中移動MAUs有近3900萬,排名行業第一;

2、2017年第四季度最新數據顯示,單個移動端用戶平均日使用時長達到99分鐘,達到行業第一。2017年12月移動端用戶次月留存率超過70.0%,居行業第一。

除了上述的官方聲音之外,一些第三方數據似乎也在為這個第一加碼,比如虎牙在招股書當中用了Frost





風蕭魚兒


S10賽季開始後,國服前十就迎來一輪輪激烈的競爭,榜單上的玩家ID也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變換一波,當然大部分ID都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一些職業選手或者主播。不過,最近有玩家在國服前十的榜單中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前十的這些ID中,基本上看不到鬥魚平臺的主播,多數來自虎牙平臺,比如目前牢牢佔據著第一的芒果魚,knight,北川,獅子汪等等。

對於這個現象,有網友指出原因可能跟斗魚平臺如今LOL區的主播大多以混子為主。像是比較出名的洞主,餘小C,大司馬等等,全都與技術主播四個字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們日常的直播內容也基本上就是在黃金到鑽石之間的段位中搞些娛樂效果,別說是衝上國服前十了,峽谷之巔衝分上王者對他們來說都非常困難。這就是鬥魚LOL主播全面落後於虎牙的主要原因。

還有網友表示鬥魚應該把主播霸哥也一起挖過去,這樣就湊成了國服四大混子,LOL區也正式成為下飯盛地。當然,鬥魚也並不是一個拿得出手的技術主播都沒有,比如經常在LPL比賽選手支持榜中出現的天才少年王繼超。他就是純技術型的主播,經常活躍在峽谷之巔榜單中。前段時間knight登頂國服後意外被封號,當時王繼超就一舉超過knight短暫登頂,但就在完成登頂後,王繼超又迅速反向衝分掉出前十。

其實,會造成兩個平臺的LOL主播相差如今巨大的還有另外一個比較關鍵的原因,那就是平臺觀眾喜好的類型不一樣。比如鬥魚的觀眾更喜歡娛樂型主播,水友樂於看主播下飯,那麼就會造成娛樂性主播在鬥魚容易火,技術性主播生存環境不好。而虎牙更適合技術型主播,平臺也願意將更多資源留給那些有技術的主播,久而久之技術主播就都會更願意去虎牙,而娛樂主播都往鬥魚跑。

而且,這樣的區別對於平臺的發展也是有益處的,在LOL直播這一方面上不會造成太多的重疊,鬥魚以娛樂主播為主,虎牙以技術主播為主。作為觀眾,我們也不必因為選擇了其中之一,就刻意去貶低另外一個。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凍梨雜貨鋪


鬥魚都是混子,都是娛樂主播[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