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筆記用不用整理(有資料看)?為什麼?

薄君夫


現在很多輔導書都配有知識點和知識框架,這對於歷史學習和複習是有幫助的。很多同學也因為有了現成總結就放鬆了對書本知識的再整理和再認識。

首先我們要正確的整理和使用筆記。筆記整理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再現和重複,而是要有針對性的彌補自身知識體系的漏洞。把不熟悉的知識整理在現成的知識框架上面豈不是更有利於學習和複習嗎?

第二歷史筆記不光包括知識點的整理和總結,還有錯題的重做和歸納。這裡的錯題是指常做常錯的題目,通過整理這些題目就可以找到錯誤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的整理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

好習慣加上好方法就可以造就一個好學生!



有態度的普通人


翻看我們的歷史課本,我們會發現,整本歷史書我們要記憶的東西實在是不少,很多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把年月和歷史事件混淆了,針對記憶上的困難,推薦大家可以試試以下幾種記憶方法。

1、年代記憶法。

比如說,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總結。記憶1911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我們就知道1911年發生的最大的歷史事件是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從時間上開始記憶。

1911年4月26日,清華大學建校。

1911年4月27日,黃花崗起義。

1911年5月14日,保路運動發起。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發生。

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就任民國臨時大總統。

如果按照這樣的記憶法,相信我們記憶起來會更加的深刻,有頭緒。

2、歷史人物記憶法。

比如我們可以將周恩來所有經歷的歷史事件記憶下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淮安。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8月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1927年8月1日,領導了中國共產黨的南昌起義。

1935年出席遵義會議,堅決的支持由毛主席來領導中國革命。

1936年12月,參與與蔣介石的西安事變談判。

….

1946年陪同毛主席去重慶談判,並簽訂國共和平協議。

同學們可以試試這樣的記憶方法就會顯得非常的明瞭,深刻。

3、中外歷史對比法。

這種記憶方法是指在同一年中國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外國又發生了什麼。

比如說1945年,在我國中國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在德國,蘇聯紅軍和美國陸軍佔領德國柏林,希特勒自殺。

4、事件來由記憶法。

比如說,我們在記憶鴉片戰爭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這樣記憶。

鴉片戰爭發生前,是因為什麼原因,什麼時間從而產生了鴉片戰爭。比如是虎門銷煙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直接爆發。

鴉片戰爭發生的時間是什麼,發生的主要參戰國有哪些,戰爭的地點都在哪裡。

鴉片戰爭導致了什麼後果,如我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等。

5、歷史電視劇記憶法。

對於很多歷史事件,我們都可以經常電視劇的觀看讓自己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如時下熱播的《東方戰場》這部電視劇就對我們瞭解記憶二戰的歷史知識點非常的有幫助,通過這部電視劇,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二戰發生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參與的事件等等。

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記憶方法,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永遠都是最好的,同學們可以逐一的去試著去使用以上的學習歷史的方法,看看到底哪種方法適合自己去記憶。


費玉清親傳弟子


我認為歷史筆記需要整理。

首先我談一下對筆記的認識。

筆記一般是在聽老師講課時或學習過程中,把遇到的知識點、重點內容、典型問題、典型習題等摘抄記錄或勾畫出來,以備後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一般筆記內容可以在課本、練習冊或輔導資料上及時畫出,也可以記錄在課本上或筆記本上。 但是這樣做出的筆記零散無序、不完整,甚至有些內容有誤。如果保留這樣的筆記,不會有用處。所以為了讓筆記在學習中真正起到作用,做筆記就要分兩步,第一步就是即時筆記,也就是及時勾畫或記錄內容;第二步就是整理筆記,但整理筆記不是把即時筆記的內容全部謄寫在筆記本上即可。整理筆記其實是對學習內容的深加工,一般要分類——把同一類型的內容放在一起;註解——把自己對知識點或問題的理解認識寫出來;整理——把每一個內容完整摘錄並補充完整;總結——把不同章節有關聯的內容放在一起。

歷史筆記的整理同等重要,通過整理筆記你可以熟記歷史知識;通過分類和總結可以對歷史知識形成整體認識,構建知識框架體系(即知識導圖);註解和總結有助於你分析問題,解決綜合問題能力的提高,它就是考試中你解決綜合題、論述題的重要保障。


涼亭清風


歷史筆記整理很重要,因為自己整理筆記你會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歸納總結,這樣你會記得更牢固,運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參考資料上的歸納只能做一個參考,因為很難把它全部記住,因為都是別人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