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農村

關注 | 顧明遠: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農村

本文約2500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近日,在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年會上,圍繞“科技發展與教育變革”這一主題,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帶來了精彩的主旨演講。他指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使得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城市裡表現得非常明顯,而在農村卻還沒有完全實現。現在很多教育的假象似乎矇蔽了我們的眼睛,現代化城市教育的發展並不能代表甚至代替全中國的教育發展。目前在農村還是存在師資進不去、留不住的問題,因此號召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農村。一起來看看吧。

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顧明遠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提出,教育要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難點和重點是在農村。

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普及,適齡兒童不會因為經濟條件不會上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農村教育,其中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村教育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可以說,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教育的現代化。

這幾年,我連續走訪了好幾個省市,最遠到是四川的藏族地區,像涼山、青海等。最早去涼山的時候,學校連個廁所都沒有。一個床睡三個孩子,一個板凳坐兩個孩子。現在再來看,我發現這些地方已經有了很大改善。國家實行農村教育振興計劃,使得農村的條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師資進不去、留不住。

跟過去不一樣,現在的孩子們很活潑,但老師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所以我們把眼光投向農村,幫助農村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讓農村的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我們講“人工智能+教育”,我們的眼光好像僅僅侷限在城市。人工智能、大數據確實促進教育發生了深刻變化,包括教育生態、教育環境、教育方式,使得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此外,現在的機器可以代替人,可以批改作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提出了雙師模式的教育,雙師即包含了虛擬教師。虛擬教師就是機器技術,可以幫助老師進行機械性的工作,騰出時間讓老師和學生溝通。在這種背景下,教育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僅限於城市層面,農村還沒有實現。

現在有一些假象,矇蔽我們的眼光。一是北京、上海這類現代化城市,確實擁有優質教育,融入了人工智能。我的家鄉江蘇江陰本來是個農村,現在是全國百強縣之一。4月份去了家鄉,發現那裡的小學有云機等設備。我的母校南菁中學已經用VR上課了,個人學習很發達。

在世界經合組織剛剛發表的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ISA)中,我國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四省市作為一個整體參加了測評並獲得排名第一的成績,上輪測評中國大陸的排名是第10名,這代表了中國發達地區的教育。這是可喜的,說明我們的教育在逐年提高。但是,這無法說明全中國的教育發展,在西部省市確實具有一些設備,如VR、人工智能等設備,大部分老師卻不會用。

另外,有文章談到,現在很多研究生都到中小學求職。上個月,我去中國科學院實驗小學參加校慶,發現現場的教師隊伍中有40多個研究生、10多個博士生,一個小學竟然能吸引這麼多研究生?

這些是北京、上海等城市才可能出現的,但並不是普遍現象。在農村還是存在師資進不去、留不住的問題。我們的特高教師下農村去以後,真正能留在農村的是少數。過去這類教師是免費示範生,現在是公費示範生,他們最多能到縣城裡,而且到了縣城也不一定能留住。

從研究生角度來講,今年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講到,全國研究生佔教師的比例不夠4%,高中階段佔8.9%,但OECD國家的這一比例是45.5%。我們雖然培養了很多研究生,但他們去了哪裡?中科院實驗小學那麼多研究生,但還是個別的。真正從全國來講,高中階段的研究生,包括碩士,也只有8.9%。與OECD國家相比,我們要實現現代化,讓1400萬教師裡面有40%的研究生,要多少年呢?恐怕不是很樂觀。

所以,我們應該把眼光投向農村,將信息技術的優勢投入到農村。我覺得在農村,應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需要處理好幾個關係:

第一,目的和手段的關係。目的是什麼?目的還是要培養人,提高教育質量。用技術,是為了培養人、立德樹人。

第二,處理好優勢和風險的關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當然有很大的優勢,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但它們有沒有風險?我們把學生的信息全部用大數據都收集起來,會不會侵犯學生的隱私呢?我們把這些數據發到家長的網絡上,會不會出現一些矛盾、衝突呢?

第三,傳統和現代的關係。是不是有了信息技術以後,傳統的教學方法就不要了呢?我覺得有的時候還需要。比如政治課,老師講個故事,讓學生分析是非,恐怕比做一個PPT更有效。所以現代化的手段和傳統手段要結合起來。還有老師說,“現在人工智能不要黑板了,我覺得還是有黑板好”。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就跟PPT上的圓不一樣,它有人情味,有人跟人之間的交流。

關於未來教育,我們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等信息技術來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關鍵是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內在潛力。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把優勢的教育資源輸送到農村去,提高農村的教育資源。

可喜的是,教育部正在制定一個計劃,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這個工程要通過培訓,提高校長信息化的領導力、團隊信息化能力、縮小城鄉教師應用能力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現在教育部已經在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率先進行試點。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和教師融合的新路徑,通過試點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進教師教學的改革,推動教師培養和培訓改革,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助推教師技術優化的新路徑。

教育部還提醒,常態化的教學還要提高當地的教師,要提高造血功能,還不是輸血。要切切實實提高農村校長的高效的能力,促進鄉村教師的專業水平。所以我希望廣大的教師都把眼光放到農村,促進農村教育的改革,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

关注 | 顾明远: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

圖片來源 | 網絡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北京師範大學

承辦: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

郵發代號:82-113

國內總髮行:北京報刊發行局

國內統一刊號:CN 11-4801/Z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2-2051

▌合作數據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