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全民參與的詩詞盛會,節目的宗旨是弘揚傳統文化,品味古詩詞之美,增強文化自信,所以註定了它不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節目,題目的難度也不會太大。從第四季開始創新的文化遺產與詩詞結合的題型,更為詩詞大會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觀眾及選手可以在答題的同時,欣賞古代名畫及其他考古出土文物,從而全方位多角度瞭解中國古代文化,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六場比賽中就涉及了一個這樣的題目,點評嘉賓蒙曼老師連連稱讚這道題目出得好,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婚姻三部曲”。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

題目是這樣的,先給選手展示了明代畫家仇英的一幅仕女圖,這幅圖繪寫了數十位古代仕女的形象,她們的生存年代從秦漢到明代,貫穿上下千年,故稱作《千秋絕豔圖》。入選的女性從后妃、賢女到女俠、女詩人,可謂中華女性形象的一次集中展示。圖上一位是漢代才女卓文君,那麼以下哪聯詩,相傳出自她的手筆?

A、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B、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C、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

其實這個題目非常簡單,很多人都知道卓文君的《白頭吟》一詩,其中的“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一句,更是家喻戶曉。即使不知道,稍有點文學常識的人也可以藉助中國詩歌的發展史判斷出來:中國古代詩歌大致經歷了四言、五言、七言的發展順序,以《詩經》為代表的先秦詩歌,以四言為主;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五言為主;隋唐及以後,才是七言詩盛行的年代。所以這道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另外A選項的兩句詩出自唐代江採萍的《謝賜珍珠》: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江採萍

江採萍曾是唐玄宗的寵妃,即梅妃,其風韻神采,無可描畫,又精通詩文。但是楊玉環的到來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漸漸失寵。後來她竟被楊玉環設計貶入冷宮上陽東宮。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

B選項兩句出自唐代女詩人李冶的筆下。

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李冶

這首詩的哲理意味很強,但詩的前三句其實是個過場,其存在是為了襯托最後一句:至親至疏夫妻。這話滿是飽經人事的感覺,比一般的情詩情詞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間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不共戴天。這當中愛恨微妙,感慨良多,尋常少女想說也說不出來,必得要曾經滄海,才能指點歸帆。

當然,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詩詞大會舞臺上,點評嘉賓蒙曼老師極力稱讚這道題出得好。那麼到底好在哪裡,我們來聽聽蒙曼老師怎樣說。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

蒙曼老師說,我覺得這題出得特別值得表揚,為什麼呢?第一,這題出得多漂亮!《千秋絕豔圖》,仇英的畫,仇英畫仕女那是一絕啊,而且明朝仕女畫已經達到了人物畫的一個高峰狀態了。早期的《女史箴圖》,晚期的《千秋絕豔圖》,是有代表性的。這畫看著就養眼。第二,我覺得這答案選項太好了!你看這三個選項,這叫“婚姻三部曲”。倒著推一下:“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是婚姻之前的期待。“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這是婚姻之中的覺悟,夫妻生活沒那麼簡單啊!最後“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這是婚姻解體之後的感傷,所以這是一個不成功的“婚姻三部曲”。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

但是話又說回來,不成功的婚姻,不是我們要追求的婚姻。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就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答案為什麼定在這兒?當然首先是那個時代的卓文君寫的,《西京雜記》已經定了,當然爭議歸爭議(因為是否卓文君所寫,文學史上是有爭議的,所以蒙曼老師有此一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個符合我們內心的期待,我們期望無論婚前、婚姻之中,還是天長地久,都要秉承這個原則: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中國詩詞大會:這個題目很簡單,但蒙曼老師為何誇這題出得太好了

中國詩詞大會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這的確應該是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愛情觀,也是一種正確的愛情觀。看來,《中國詩詞大會》真是一個好節目,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不但得詩詞之趣,還會得生活哲理之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