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職位考試壓力會變大

中公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都陽研究員怎麼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都陽研究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綜合各方面信息判斷,此次疫情的影響不會比2003年“非典”疫情更長。根據初步分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疫情可能會使一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疫情結束後,經濟活動會迅速恢復,對全年的新增就業目標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

都陽同時指出,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住宿和餐飲、居民服務、娛樂、租賃服務等6個重點行業中,法人單位數為857萬,個體經營戶總計5134.9萬家。集中救助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及其中的就業人員,應該成為應對此次疫情產生的就業問題的重中之重。

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僅限於第一季度

疫情期的社會動員是非常時期的緊急應對措施,很多地區採取了一級響應機制。雖然恰逢春節長假,採取了延長假期等手段,但對部分行業的影響的確較為明顯。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和就業的影響是通過對經濟中各個行業的影響傳導而來的,具體來說,有以下兩個基本的機制。其一,由於疫情延長假期,使經濟活動停止造成的損失,

主要集中對供給側行為(如生產)的影響;其二,控制疫情時期的非常應對措施對即期需求的影響。主要是第三產業的部分行業,如旅遊、交通運輸、餐飲與住宿、批發零售以及娛樂業等。


疫情過後,職位考試壓力會變大


據智聯招聘《2020年春節企業復工情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企業計劃招聘的人數減少。

從整體招聘規模的變化來看,更多企業將招聘規模調到10人以下,原本招聘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數量減少較明顯。但所有縮減招聘規模的企業,其總體佔比都在5%以內。


各個企業的招聘策略都引發求職者的關注,是否因“招聘寒冬”取消跳槽計劃,值得大家思考。除了是否要跳槽需要慎重考慮的之外,找什麼樣的工作更穩定、發展更好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