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韻!300歲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悠悠古韻!300歲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開欄語

當前,全市上下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生產生活正發生深刻變化,既有日益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也有堅守傳承的古老技藝,還有銘刻在記憶深處的傳統美食。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即日起,我們開設《家鄉美+》專欄,從不同視覺展示我市美麗鄉村、傳統技藝、特色美食等,帶您領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獨特鄉村之美。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300歲牛根村

看它是如何打造和安新村的!

夕陽西下,陽東區那龍鎮兩安村牛根自然村,80歲的鐘章漢老人送走最後一撥遊客,和幾位老人坐在村頭鳳凰樹下的“黨恩亭”裡乘涼。微風拂過,不時有鳳凰花瓣緩緩飄落,引得幾個孩童追逐嬉鬧。不遠處,一排排青磚灰瓦、排列有序的大屋,透著

悠悠古韻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牛根村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說起牛根村,不得不提到一位偉大的母親——羅氏。羅氏早年守寡,後攜幼子遷居此地,初見村子裡到處都是牛奶樹,於是將村子命名為“牛奶根村”。後來,村民習慣稱之為“牛根村”。當然,村子還有自己的學名——“和安村”,取“和美安寧”之意

鍾章漢老人看見有人進村,馬上迎了上來。村民小組長鍾文東告訴記者,這幾年,牛根村的名氣越來越大,進村遊客越來越多,鍾章漢老人熟悉村莊發展歷史,又非常熱心,就主動當起了“免費導遊”。“一般一天要介紹三四次,多的時候有近10次。”鍾章漢老人樂呵呵地說。老人精神矍鑠,很難看出已80高齡。

牛根村坐東朝西,村莊大門向北而開,村前一口7畝見方的池塘,古色古香的大屋倒映池中,盎然成趣。鍾章漢老人介紹,牛根大屋共8排,每排8座,共計64座,每座大屋均為兩房一廳兩廊一天井,大屋後一排都比前一排深5寸高5寸,寓意步步高昇,寄託著牛根村先輩們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美好希望。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隨便推開一座大屋古舊的木門,吱呀聲中走進屋內,可見大廳門楣之上皆有一條長達5米的花崗石橫樑,石樑下再加一條雕花木樑,上刻龍鳳花鳥等精美圖案,足見當年牛根村的富足生活。鍾章漢老人告訴記者,鍾氏家族經過多年的艱苦奮鬥,除了64座大屋,還積累了大量田地和豐厚家產,鍾氏族譜中有“抬頭八千租、九代不扶犁”的記載,意思是站在村口向外望,有八千擔(石)租的田地都是牛根村的,數代人只靠收田租就能過著富裕的生活。

在第一排的8座大屋裡,“芹香書室”最為惹眼,“芹由泮採、香以書傳”的門聯更是讓人難忘。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芹由泮採”語出《詩經·泮水》“思樂泮水、薄採其芹”,足見牛根村在積累財富的同時,對教育文化的高度重視。據介紹,清乾隆年間,田地眾多、衣食無憂的牛根村人,籌集重金建起了芹香書室、玉樹書室兩個私塾學堂,制訂了獎學制度,鼓勵鍾氏子弟向善好學。牛根村人的付出沒有白費,村中不少子弟通過科舉走上了仕途。近年來,村子裡也有多名子弟考入重點高校。

在村子北面,一口老井長滿了青苔,青石板圍成的井欄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洗禮,顯得厚重而斑駁,但她依然在哺育著村民。打起一桶井水,舀一瓢送入口中,只覺甘甜爽口。鍾章漢老人自豪地說,這口井從來沒有乾枯過,即使遇到大旱之年。早上用井水煮粥,到傍晚也不會變餿。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兩安村黨支部書記鍾章愛說,近年來,牛根村藉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一方面爭取項目資金,一方面發揮鄉賢作用,籌集資金鋪設了硬底化道路、改造了村口池塘、建設了文化室和休閒小公園、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為了感謝黨和政府的支持,村民一致同意將村口的休閒亭命名為“黨恩亭”。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夜幕降臨,46盞太陽能路燈將牛根村鍍上了一層溫暖的色彩,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米粥香味。鍾章愛說,2013年,牛根村入選“廣東省古村落”。現在到牛根村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接下來,村裡將深入挖掘牛根村的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完善鄉村旅遊相關配套設施,吸引更多人前來觀光旅遊,努力把牛根村打造成為和美安寧的文化古村。

來源 | 陽江日報(姚壽高)

圖片 | 李向東

悠悠古韵!300岁牛根村打造和安新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