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特朗普將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

齊林居


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有答案了——特朗普已經公開承認,所以可以直接進入“下半個問題”了:


3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一次通過其著名的“外交推特”發表驚人言論,稱“52年後的今天,美國應充分認識到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這對以色列國家和地區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一言既出,舉世震撼。

戈蘭高地南北長71公里,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自1941年敘利亞獨立後便歸屬敘利亞,聯合國成立後也承認了敘利亞對其主權。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用武力搶佔了戈蘭高地大部(約1200平方公里),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敘利亞曾試圖武力收復,但並未成功。聯合國安理會各項決議和其它相關公認的國際法都不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

特朗普這一宣佈雖然令人震驚,卻是有跡可循,和自己的一貫做法一脈相承的。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乃至全世界最“好使”的盟友之一,猶太人的財力、遊說力在美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影響更是有目共睹,特朗普在競選時就以“支持以色列”為主要訴求之一,競選團隊中也包括大衛.弗裡德曼(David Friedman)和猶太裔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這樣的親猶太人士,目的自然是吸引美國猶太財團和勢力雄厚的“猶太院外團”的支持。弗裡德曼在特朗普當選後、宣誓就職前的2016年12月就被提名為駐以色列大使,是至今都沒湊齊全套班子的特朗普駐外使節團隊中最早被確定人選的一批。

當選後特朗普不斷作出一系列親以色列的動作:讓美國和以色列同步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帶頭宣佈把駐以色列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到耶路撒冷並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如今承認戈蘭高地歸屬以色列,不過是在既定方向又邁出了新的一步而已。

除了前述考量,特朗普此次這樣做的,也有具體的目的。

首先,維持對伊朗的封鎖和壓力。

由於絕大多數盟國反應冷淡,美國單邊退出伊朗核協定、並對伊朗持續施加壓力的做法變得難度越來越大。以色列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是中東最敵視伊朗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沙特),要把對伊朗強硬這出戏唱下去,就必須給以色列一點好處。

其次,轉移國內注意力。

近期由於“通俄門”等問題持續發酵,為“修牆”搞出的“緊急狀態”更是弄到連黨內都“一地雞毛”的地步,原本寄託厚望的幾個“大突破”(如美朝河內峰會)都虎頭蛇尾,美中貿易戰、美俄關係甚至委內瑞拉局勢短期內都是僵持局面,這種態勢顯然不是特朗普所能耐煩,“點個更大的爆竹以轉移公眾注意力”原本就是他的慣技,“戈蘭高地事端”顯然就是他最新點響的那個爆竹。

還應注意到,內塔尼亞胡4月9日將參加以色列選舉,目前選情並不明朗。即便在以色列內部,對戈蘭高地的立場也存在很大反差,工黨元老、前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和佩雷斯(Shimon Peres)等都曾公開承認戈蘭高地是“被以色列控制的敘利亞領土”,以色列議會1999年還曾通過一項“從戈蘭高地撤軍”的、無約束力的“高地議案”,簡單說,左翼和中間派大多承認戈蘭高地的確是敘利亞領土,應該討論其善後問題。相反,右翼、利庫德集團,尤其內塔尼亞胡則始終強調“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右翼還推動議會在上世紀80年代通過了具有類似內容的《戈蘭高地法》(有約束力),特朗普在選舉投票日前夕做此表態,顯有為內塔尼亞胡“助選”之意——難怪後者第一時間公開表示“感謝”。

但特朗普這一步可能邁得有點太大了。

首先,聯合國各項決議均不承認以色列在1967年6月之後吞併的阿拉伯土地,甚至安理會還特別在1981年12月17日全票通過497號決議,宣佈以色列《戈蘭高地法》無效,也就是說,除了美國和以色列,恐怕不會有多少國家會承認戈蘭高地這個聯合國派遣了藍盔兵觀察哨的地方是“以色列領土”。

其次,和“使館問題”不同,“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在美國法理上也找不到依據。美國國會早在1995年就通過“耶路撒冷大使館法”(Jerusalem Embassy Act),要求美國政府“早日”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並在法令中毫不含糊地稱“自1950年以來耶路撒冷市就是以色列的首都”,但考慮到國際社會的觀感和地緣政治的需要,法令開了個“但書”的口子,允許美國總統以“國家安全利益需要”為由推遲搬遷使館半年,當時和此後的先後三任美國總統就順水推舟,每6個月順延半年,一直拖到特朗普時代;而戈蘭高地問題美國非但沒有“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這樣的官方表態,反倒是有相反的官方表態——前面提到的497號“不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主權宣稱”的安理會497號決議,美國投的是贊成票。

第三,如果說搬遷使館問題,美國還能多少找到幾個附和者,“戈蘭高地”上亂捅馬蜂窩,卻是把“敵我友”都逼到了對立面。特朗普一言出口,正要接待到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的黎巴嫩,不論親美、反美或中立派都一片譁然,紛紛呼籲“降規格”,敘利亞國內包括大馬士革當局、親當局派和反當局的“敘利亞全國聯盟”(CNS)都發表聲明,對美國“違反國際法的行為”表示“強烈譴責”(CNS是美國扶持的)——這還是內戰爆發後各方頭一次立場一致;至今仍把大馬士革當局關在外面的阿拉伯聯盟秘書長蓋特(Ahmed Aboul Gheit)指責特朗普“罔顧國際法”;歐盟發言人則在22日表示,歐盟根據國際法“不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3月31日新一屆阿盟峰會將在突尼斯召開,屆時估計另有一番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上臺後不顧異議,力推美國-以色列-沙特“鐵三角”,作為美國中東戰略的基石。如果說“使館搬遷”問題上,“鐵三角”尚可維持心照不宣的一致,但在戈蘭高地問題上沙特是斷乎不敢“標新立異”的。自卡舒吉事件後,沙特在外交和地緣政治操作上明顯趨於謹慎,小心翼翼地和以色列拉開“安全距離”,並著手修復和大馬士革當局的關係(最突出表現就是暗示可以考慮讓敘利亞恢復阿盟成員國資格),特朗普倘在戈蘭高地問題上折騰過頭,可能令已出現鬆動的“鐵三角”變得更加前途叵測。


陶短房


很多人對戈蘭高地是什麼沒概念,其實對以色列這樣的平原而講,確實高。

能想象到嗎?當地還有雪山呢!

幾年前木叔在戈蘭高地參觀的時候,還向身邊的以色列士兵問,能不能看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對方說可以。

但當天是陰天,氣象條件不太好,所以沒看到。在晴朗天氣的時候應該沒問題。

戈蘭高地的風很大,雲朵變化無常,似乎也顯示了當地局勢的波詭雲譎。

這可要比自然景象更危險,更具有挑戰性。

1967年以色列佔領戈蘭高地以後,這裡雖然在以色列實際統治下50年,但國際社會都沒有承認。

從法理上講,戈蘭高地不是以色列土地,這是被聯合國多個決議所認可的,美國也投了贊成票。

因此特朗普的這個承認,其實不只是否定了在這個問題上,過去美國曆屆政府的對以色列的態度,也等於否定了美國對聯合國決議的認可。

所以在木叔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政策轉變,而且風險也很大。

第一,這種轉變可能會讓美國對中東其他問題的法理依據也產生動搖。

能對戈蘭高地問題這麼輕易的改口,意味著其他問題美國肯定也可以輕易改口。

比如對待沙特的關係會不會出現變化,是不是會讓沙特感到緊張?

比如對待巴以和談是不是也會今天這個政策,明天又有新的說辭?這讓阿拉伯人是不是也會很迷惑?

第二,如果共和黨人在下屆總統大選中敗北,新上臺的民主黨人很可能否定這個承諾。

這是很可能的。畢竟民主黨人對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的態度都很不情願。

不過大使館新館舍已經在耶路撒冷了,民主黨人就算上臺,估計也不會麻煩再遷出,這件事算是板上釘釘了。

但承諾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民主黨人完全可以改口。

這樣必將給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乃至美國中東政策帶來風險。

所以他這樣隨意的政策變更,在不少人看來讓美國態度更飄忽,更不具有可信性。

但特朗普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其實符合他自己的邏輯——

最近他將公開一個“世紀交易”的文本,裡面會提到巴以和平的新路線圖。

這個文本說了什麼?

據說就是顛覆性的,是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可能涉及到埃及、沙特、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等不同方面的領土和利益交換。

既然在這方面可以領土改變,那麼戈蘭高地問題出現領土和主權改變,在特朗普看來,估計也是很正常的。

甚至可以說,他用戈蘭高地的這種態度承諾,為即將推出的中東和平路線圖預熱。


木春山談天下


特朗普“我宣佈,從今天開始戈蘭高地都是以色列領土”,普京“特朗普先生,是不是我宣佈把敘利亞都讓給你你才會開心”!特朗普真的很幽默,把敘利亞領土一句話就劃給了以色列,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美國繼續強大還得了!

反美不是沒有理由的,看看特朗普這副牙尖嘴利的德行,如果讓美國繼續稱霸下去,真的會是世界末日,敘利亞的國土,特朗普談吐間就把它送給了以色列,還真的是慷慨!特朗普怎麼不把美國改叫以色列,把自己的國家都送給以色列,反正美國也是猶太人的天下,何必給以色列那麼小的一個戈蘭高地,送美國才顯得更有誠意一些!

特朗普把戈蘭高地送給以色列,除了討好以色列之外,還是想讓美國撤軍之後,美國和以色列仍舊可以在戈蘭高地給敘利亞製造麻煩,讓敘利亞巴沙爾不能完成敘利亞的統一。我早就說過,美國不可能把敘利亞這塊肥肉如此慷慨的送給俄羅斯和伊朗,現在美國插手戈蘭高地,就是重新點燃敘利亞的戰火,把俄羅斯和伊朗都給拖死咋敘利亞!

另外,特朗普這麼做,還有可能是對庫爾德武裝還抱有幻想,認為庫爾德武裝還能為美國所用,能從敘利亞獨立出來。由於美國的撤軍,土耳其和伊朗都想聯手打掉庫爾德武裝,無奈之下,庫爾德武裝已經開始向巴沙爾政府軍投誠,並有意重新舊好,特朗普突然橫插一手,很容易讓庫爾德武裝以為,他們的美國主子還沒有徹底放棄他們,他們就會和政府軍做對,阻止敘利亞的統一,放緩敘利亞的重建!

美國總是仗勢欺人,仗著自己的霸權對小國和非美國家指手畫腳,非美國家應該團結起來,強大起來,一起推翻美國的霸權主義!


老鱷魚觀天下


美國近年來對中東是持戰略收縮態度,既是因為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同時由於美國頁岩油的開採商業化,使得中東石油不再關乎美國能源安全,而正是因為中東在美國全球戰略上的地位下降,使得美國不再願意浪擲大額經費在該地區,而傾向於進行代理人戰爭,而以色列無疑是最好選擇。

中東是世界十字路口,北接俄羅斯,西望歐盟。對於美國而言,前者是全球戰略的標靶所在,而後者歐盟雖然名義是盟友,但同樣也是美國的競爭者,事實上中東戰事頻仍正是出於美國的三重目的——避免中東出現霸權,牽制俄羅斯以及疲敝歐洲。

其中伊拉克戰爭打擊薩達姆、敘利亞戰爭引俄羅斯下場中東以及中東戰亂導致的歐洲難民危機,正是美國這三重目的的建功之效。

所以美國在戰略收縮之餘,同時要佈設新局以維持現在達到的戰略效果,而扶持庫爾德人的“建國大業”,是美國設下的攪局手。

庫爾德人是中東第四大民族,分佈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跟伊朗境內,其中除了伊拉克傾向於美國以外,幾乎全是美國在中東的對家——土耳其在美國持收縮戰略後,自成一路,重建“奧斯曼帝國”的之心日益熾烈,這跟美國避免中東出現霸權的戰略思路相沖突。

所以扶持庫爾德人武裝能夠攪亂新月地帶的局勢,必要時候也會成為美國干預的口實——民族自決是二戰以後全球政治的基礎。

但庫爾德人畢竟勢單力薄,其中最為強大的敘利亞庫爾德人民軍的精銳力量也不過四五萬,整個庫爾德人整體武裝也不過一、二十萬,體量大致只跟敘利亞相當,所以只能成為“攪局手”。

而美國所需要的“勝負手”在中東,其實只有兩家可以成為,一家是沙特,一家是以色列,但沙特雖然國富民殷,可軍隊實在不成氣候,領導的阿拉伯諸國聯軍居然被也門胡塞武裝阻於境外,至今未得戰果。

所以美國就只能支持以色列。

從地緣上看,以色列與土耳其隔海向望,正是遏其南下的橋頭堡,同時在伊朗的什葉派之弧已經成型的情況下,以色列又正好抵在什葉派之弧西端的敘利亞頂上,同時兩國之間還有戈蘭高地的主權爭端。

戈蘭高地東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西俯以色列農業重鎮加利利海與胡拉谷地,可以說以敘必爭之地。

而此次特朗普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主權無疑是最惠而不費的高招,首先戈蘭高地自1981年以色列吞併以來,迄今已有三十八年時光,美國只需一紙外交辭令就能獲得以色列的感恩戴德——戈蘭高地主權在敘利亞,過去無人承認以色列的吞併為合法。

同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本來因為近年“伊斯蘭國之亂”跟“什葉派西進”而被擱置的矛盾,也隨之浮現出來。

最後,這將極大打擊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威望,以及挑撥敘利亞跟伊朗與俄羅斯的關係——在美國做出如此表態後,巴沙爾政府勢必會尋求俄羅斯跟伊朗的支持,但伊朗正被制裁,俄羅斯民意著重經濟發展,都很難支持巴沙爾政府去跟以色列開戰,這就會導致三國間的外交關係出現裂痕。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真實星球


特朗普口頭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可以說是包藏禍心,一箭三雕,一石三鳥。

首先提醒朋友們,不要相信特朗普是為了加深和以色列的關係而勇敢表態。其實是特朗普給以色列設了個套,把以色列置於危牆之下,讓以色列永遠都處於戰爭狀態。

看似為了以色列領土擴張,實際上和美國把敘利亞推進內亂、把烏克蘭搞成內外交困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為了阻止別國發展雖然忘戰必危,但好戰必亡也是恆古不變的真理,天下哪有硬把盟友推向戰爭的盟友?所以特朗普看似展,保證美國霸權。

特朗普此舉更是繼續延續美國的中東政策,甚至是把原來中東政策的遮羞布都不要了:特朗普把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耶魯沙冷,就是進一步撕裂阿以矛盾,讓原先趨於穩定阿以關係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特朗普再次拿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做文章,無疑是更進一步加深阿以矛盾,根本不給阿以緩和的餘地,這就是美國的中東政策:中東必須亂,而且中東必須是世界上各種災難的策源地,比如向周邊地區不斷的輸送難民、恐怖分子,讓人類永遠面臨人道主義危機,美國由於地理位置,再加上特朗普修建的邊境牆,美國就可以獨善其身,或者像二戰中那樣,只有美國自己發展。

以上是美國的大的戰略,小的方面上,美國不願意退出敘利亞,但是在敘利亞製造人道主義災難,已經到了天怒人怨,舉世反對,所以美國必須“換個馬甲”繼續在敘利亞存在,戈蘭高地無疑是最好的牌:雖然國際社會仍然反對,但出於與以色列的關係,大多數國家都要做表面文章,甚至包括俄羅斯都要睜隻眼閉隻眼的。這樣美國破壞敘利亞的國際阻力就無形中沒有了。

再者,國際社會上肯定還有強大的阻力,比如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國家都是美國黑名單裡重點關注的對象,只不過伊朗是美國公開的敵人,土耳其是美國心照不宣的敵人,所以特朗普正好借這個問題,拉以色列站隊,做幫手。

再說,以色列對於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採取零容忍,所以才不斷的空襲敘利亞,但那都是師出無名,如今特朗普口頭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無疑是讓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合法化,讓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更加尖銳和突出。

綜上所述,特朗普僅僅是口頭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敘利亞和伊朗就成了最大的受害國,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得到了遏制,以色列除了巴以永無止境的衝突外,又增加了敘以矛盾,伊以危機,土以關係不可調和,讓以色列四面楚歌,對外戰爭不斷。

更可怕的中東看不到盡頭的戰亂,將給周邊地區帶來越來越嚴重的難民災難和恐怖襲擊,發展將變得遙遙無期。


詩人的眼睛83314


美國打算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地盤,這激怒了敘利亞,以及阿拉伯世界。從1967年開始,以色列就牢牢佔領戈蘭高地,敘利亞始終不予承認。但敘利亞承不承認,以色列都不會放棄戈蘭高地。以色列人明白,保住戈蘭高地,就是保住以色列的命脈。

面積1800平方公里的戈蘭高地位於敘利亞西南、以色列東北,以色列佔1200平方公里。看上去,戈蘭高地很平常,但是,問題出在戈蘭高地的海拔上。戈蘭高地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最高點2724米。而對以色列來說要命的是,以色列是個海拔低的國家,平均海拔只有300米。

更為嚴重的是,以色列是個缺水的國家。而和中東賣油富國花高價買水相比,以色列有個優勢,他們有一個天然性淡水湖,就是加利利海,也稱太巴列湖。

加利利海(太巴列湖)面積166平方公里,最深處48米。加利利海的存在,完美地解決了以色列缺水的問題。以色列全國的飲用水供應中,來自加利利海的水,佔了四成以上。但同時又有一個問題:加利利海海拔太低,在海平面以下213米。

加利利海和戈蘭高地有什麼關係?下了戈蘭高地,就是加利利海的湖東畔。以色列人絕對不能接受加利利海與敘利亞分享,他們會本著陰謀論的角度說:如果敘利亞在湖裡放點什麼東西,我們還活不活?這並非是以色列人有迫害妄想症,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日戰爭)前,以色列就認為敘利亞有可能攔截以色列的救命水源,最終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消滅以色列。

以色列不惜代價,也要拿下戈蘭高地,為加利利海打造一面堅固的“防火牆”。而敘利亞也知道只要控制戈蘭高地,就能隨時掐斷以色列的水源,渴死阿拉伯的敵人!六日戰爭前,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共駐紮七個旅的重兵,目的非常明確:守住高地,威脅加利利海。

這次戰爭,以色列就奔著戈蘭高地去的,此次志在必得。古爾傘兵旅、阿夫農步兵旅從戈蘭高地的南線進攻。包括著名的曼得勒裝甲旅、戈蘭尼步兵旅在內的三個旅,從戈蘭高地的北線進攻。

時間是1967年6月9日中午11時30分。

不過,戈蘭高地只是以色列發動戰爭的分戰場,雖然對以色列來說至關重要。以色列把空軍的全部家底拿出來,閃電式轟炸當時國名還叫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的埃及、敘利亞、伊拉克。

曼得勒裝甲旅很快就攻下戈蘭高地的重鎮卡拉,戈蘭尼步兵旅則分頭出擊,層層向高地推進。敘利亞軍的戰鬥力並不弱,依然打不過鬥志激昂,為生存而戰的以軍。戈蘭高地上的一些由敘利亞軍控制的重鎮,比如庫奈特拉、巴尼亞斯、雅穆克河谷、菲克、埃拉爾,先後被以軍攻佔。

更讓阿拉伯國家痛心的是,阿拉伯產油國經戈蘭高地通向黎巴嫩的輸油管道,正在以色列剛佔領的戈蘭高地。如此,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掐住了阿拉伯產油國的經濟命脈。不過,輸油管道是面對歐洲的,以色列分得出輕重。而以色列最關心的,是戈蘭高地之於加利利海的戰略保護作用。

敘利亞已無法再支撐戰爭了,被迫選擇和以色列簽訂“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以色列這次發動戰爭,轟炸阿拉伯國家的機場數量再多,打掉對方的坦克再多,都不如拿下對以色列來說如同保命利器的戈蘭高地。

以色列與埃及簽訂協議,把面積6.1萬平方公里的西奈半島還給埃及,比以色列全國(實際控制)面積還大一倍以上。西奈半島對以色列非常重要,可以控制蘇伊士運河。但是,不控制蘇伊士運河,以色列也能活下去,可不控制戈蘭高地保護好加利利海,以色列的生存都將成為問題。

但是,敘利亞同樣不會放棄戈蘭高地。無他,下了戈蘭高地60公里,就是一馬平川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不收回戈蘭高地,大馬士革就無險可守,類似漢中之於成都。曹操拿下漢中,蜀中震怖,一日數驚。可站在以色列的角度,他們寧可被扣上“侵略者”的大帽子,也不可能放棄戈蘭高地。

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暫時還看不到以色列和平將戈蘭高地還給敘利亞的可能。


地圖帝


特朗普是一個聰明人,知道什麼事可做,什麼是不可以做,其在國際上的一貫作風無不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

戈蘭高地的問題,和巴勒斯坦問題不一樣。戈蘭高地完全是以色列強佔的,且以色列也並不打算歸還。因此,對於美國而言,以色列已經在實際上得到了便宜,在名義上自然不應該再貪得無厭,讓美國隨以色列下水,不符合美國利益。

美國向來自詡以“正義”形象參與國際事務,儘管在實際上多行不義,但是美國在世界上所幹的壞事基本上都有一個明確的藉口。比如人權問題、藏有殺傷性武器等說法,基本上是美國的慣用理由。然而,在戈蘭高地問題上,美國實在也是拿不出什麼藉口的。因為敘利亞擁有戈蘭高地是舉世公認的,且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有,的確很無辜。

在歷史上,聯合國對於以色列建國的決議,是支持在巴勒斯斯坦區域建立一個猶太國家。而戈蘭高地是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強佔的區域,幾次中東戰爭以後,以色列侵佔的他國國土已經悉數歸還,而只是剩下戈蘭高地一地不願歸還。儘管以色列佔據戈蘭高地是中東戰爭的結果,但這個結果本身就是違背聯合國決議的。

以色列一直試圖能通過國際各國對戈蘭高地的歸屬認同,取得對戈蘭高地的所有權。但是,當今國際對於領土問題向來都不敢掉以輕心,也自然不敢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所有權。在這種請況下,如果美國支持以色列,則明顯就是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肢解他國,必然落下惡劣影響,也必然給反對美國的一眾國家留下明顯的要挾把柄。

更何況,美國支持不支持以色列,戈蘭高地都在以色列控制之下。但是對於美國而言,美國如果公開支持以色列,只不過是在與以色列關係上錦上添花而已,而美國就算不支持以色列這個訴求,美國和以色列關係也不會因此變差。因此,美國何須會畫蛇添足去支持以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聲索呢?


蘇綻


在二年多前,以色列已經宣佈戈蘭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領土。好像當時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反響。連聯合國都沒有什麼聲明。那為什麼現在特朗普總統一亇表態。世界反響那麼大呢,原因何在。還有戈蘭高地的歸屬到底應該是誰的。試著來分析一下。

一,二年多前敘利亞戰事頻發,伊斯蘭國仍健在,巴沙爾政府控制區域只有敘利亞國土的三分之一強,特別是靠近戈蘭高地的區域都是反對派的控制區。巴沙爾自顧不霞。巴沙爾今天不知明天事,那有心思去管什麼戈蘭高地的事。首都大馬士革能保牢就謝天謝地了。這說明一亇道理。在什麼山上,唱什麼歌。任何事情必須面對現實。離開現實談什麼是固有領土是沒有基礎的。也是不會有結果的。這亇道理巴沙爾懂。

二,那麼現在特朗普總統一宣佈現在是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領土的時侯了那又是為什麼呢,說特朗普為了增加2020大選的籌碼有點牽強。現在離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還有一年半多的時間,要曉得西方歐美國家的選舉的議題是需要熱度的。討好美國的猶太選民,現在就宣佈戈蘭高地歸屬以色列也太早了。到大選投票時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有由此發生突發事件與特朗普選情不利。特朗普會得不償失。他不可能會沒有考慮過的。他再也不是一亇政治素人了。再說還有他的團隊在。二年多來特朗普總統從美國的觀點看當得不錯,成績還是蠻大的。這是他的所謂底氣所在。

三,伊朗軍事力量在敘利亞的大量存在觸動了美國的底線。這才是美國特朗普總統這一次宣佈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領土的客觀原因。這二者是有邏輯關係的。特朗普總統肯定認為伊朗大量的軍事力量在敘利亞存在是中東的不安定與動亂之源。是不可接受的。加上伊朗前總統曾經放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抺去。特別是美國現在對伊朗實行全面制裁。不要說敘利亞這亇小小的獨裁國家,不知天高地厚。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冒犯美國。那你的所謂權利美國不會給你留著的。不要說美國這一超級大國。就是連俄羅斯這種二,三流國家,烏東地區分裂,克里米亞入俄,南奧斯梯獨立聯合國照樣都不承認的。還不是俄羅斯我行我素。照做不誤。聯合國又能怎麼樣呢。不了了之。聽之任之。

四,客觀上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生命線。以色列絕對是不會放棄的。二十多年前老阿薩德時期由於美國牽線撘橋以色列的拉賓政府曾經願意土地換和平,歸還戈蘭高地給敘利亞。老阿薩德居然還以阿拉伯世界領導人的名義要求以色列歸還巴勒斯坦的領土。否則堅決不與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現在時過境遷,過了這亇最佳解決領土問題的窗口期。過了這亇村,就沒有這亇店了。就連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都說希望能夠談判解決。

五,戈蘭高地問題的由來是敘利亞利用戈蘭高地的有利地形與其他一些阿拉伯國家進攻以色列。打得以色列一開始損失很大,但是不到一星期以色列進行反擊,打得阿拉伯聯軍滿地找牙。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從此由以色列控制至今。埃及的西奈半島在上世紀的八一年埃以簽訂和平協議後歸還給埃及。埃以建交。

綜上所述,只要敘利亞與伊朗捆梆在一起,特別是大量的伊朗軍隊在敘利亞存在。以色列就不會與敘利亞談判戈蘭高地問題。就伊朗軍隊撒走了也不會談了。本來敘利亞與伊朗沒有關係的,在老阿薩德時期曾經是敵對的。二伊戰爭時期敘利亞:與伊拉克是盟友。伊朗人不是阿拉伯人。是波斯人。二者有歷史恩怨,積怨還很深。

為了自身的安全。以色列也不會歸還戈蘭高地。客觀的看戈蘭高地還是在以色列手裡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當然這是後話。敘利亞如果能夠把其餘的國土搞定並且重建好,使百姓安居樂業再說。估計沒有十年二十年是搞不好的。這才是敘利亞的當務之急。


茅茅35


眼看不能把敘利亞變成“親美政權”,便正式公開承認以色列對佔領的戈蘭高地擁有所謂的“主權”,這事估計也只有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能幹的出來。先看一下戈蘭高地:戈蘭高地的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著1200平方公里,在以色列實際控制區與敘利亞之間還有一個由聯合國部隊進駐的一個寬約1.2至3.6英里的緩衝帶。在戈蘭高地的原本地居民中大部分拒絕加入以色列而保留敘利亞國籍,戈蘭高地是敘利亞的領土,這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佔領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敘利亞趁機奪回了一些地方,在1974年,以色列讓出庫奈特拉城,並撤出戈蘭高地東部的一個狹長地帶,設置了一個由聯合國部隊駐紮的緩衝地帶,大體形成今天的一個局面。此後戈蘭高地成為了以色列和敘利亞爭執的一個焦點問題,1981年,以色列國會通過了“戈蘭高地法”,宣稱對被其所佔領的戈蘭高地擁有司法權和治理權,劃入了自己的版圖內,對此,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497號決議宣佈以色列的“戈蘭高地法”沒有國際法上效力,不承認以色列的行為。1995年,以色列在對待戈蘭高地上的態度軟化,時任的以色列外長佩雷斯也曾承認:“戈蘭高地是敘利亞領土”,1999年,以色列國會還曾通過一個從戈蘭高地撤軍的一個法案。2016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戈蘭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將會永遠留在以色列”。

無論以色列對其所控制的戈蘭高地態度是強硬還是軟化時,為什麼以色列都是一如既往地牢牢地控制此地呢?戈蘭高地周邊是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四國,戈蘭高地居高臨下,這裡比以色列北部地勢要高,可以俯瞰以色列北部地區,以色列北部地區約佔以色列面積的三分之一,這裡水資源相對豐富。不僅如此,戈蘭高地本身也是水資源相對豐富,並且還挨著約旦河以及以色列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太巴列湖(又稱加利利海),對於以色列、敘利亞、約旦等這樣的中東缺水國家,水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意味著生命線。戈蘭高地在歷史上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這塊戰略要塞,敘利亞當然知道其重要性,在1967年之前就在戈蘭高地設置了有由掩體、地堡等組成的三道防線,但是最後還是被以色列佔去了三分之二。

接著談美國:美國在中東地區可謂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中東戰略也是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美國在中東就是挑撥離間,看誰不爽就打壓誰。在中東地區有這麼一個國家基本上一直是與美國不咋對付,這就是敘利亞。在冷戰期間,敘利亞就奉行的是親蘇聯政策,1980年雙方正式確立了盟友關係。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作為前蘇聯法定繼承國的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嚴重下降,在中東地區唯一稱得上是俄羅斯盟友的也就敘利亞一家了。可以這麼說,敘利亞是俄羅斯保持在中東地區以及東地中海地區影響力的唯一戰略支點了。也可以這麼說,美國已經“忍”了敘利亞很多年了。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始爆發,對於敘利亞內戰我無法做出精準的評判,但是對於美國的行為我可以評判一下。在敘利亞內戰中,經常可以看到美國“活蹦亂跳”的身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美國如此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無非就是希望在敘利亞建立一個親美的政權,把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徹底消除掉。但是對於俄羅斯而言,敘利亞卻不容有失,在2015年俄羅斯強力介入敘利亞內戰後,敘利亞政府軍開始逐漸扭轉局勢,並開始控制大部分國土,美國在敘利亞日益被邊緣化,對於美國而言,敘利亞越來越像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2018年12月,特朗普宣佈從敘利亞撤軍。

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開始推行美國優先戰略。美國開始新的全球佈局,開始在中東地區收縮力量,收縮並不意味著美國要放棄在中東的影響力,所以此時美國在中東地區堪稱最親密的盟友的以色列的作用就越發明顯了,美國更加倚重以色列了,至少在特朗普先生看來是這樣的。無論是撕毀伊核協議,還是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所謂公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這些無一不讓以色列歡欣鼓舞。現在依然是這樣,對於美國而言,既然忙活了一頓,無法在敘利亞建立親美政權,那麼就要繼續加強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鬥堡壘”的作用,繼續讓以色列歡欣鼓舞,美國公開承認以色列對佔領的戈蘭高地擁有所謂的“主權”也便在清理之中了。但是如果換作其他人是美國總統,可能這件事會做的含蓄一些,不至於所謂的公開承認,但是作為特立獨行的特朗普就不一樣了。對於這件事,特蘭普還是一如既往地延續了其“推特政治”的風格,在2019年3月22日,他在推特上表示“52年過去了,美國應該是時候承認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主權了。”,緊接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推特上對此表達了熱烈的歡迎。2019年3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美國白宮會面時表示正式支持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內塔尼亞胡對特朗普說島:“以色列從來沒有一個比你更好的朋友。”



十三叔看歷史


美國與以色列是同盟關係,美國支持以色列並不奇怪,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不必大驚小怪。特朗普支持以色列更正常了,特朗普家族與猶太人關係一向很密切,特朗普的愛女伊萬卡就嫁給猶太人,也就是說猶太人成了特朗普的家庭成員,如果特朗普不支持以色列那就是"不正常"了。

不僅如此,特朗普似乎還想謀求連任總統,需要獲得美國猶太人的支持,在美國的猶太人總數並不多,但影響力大,大都分佈在美國政界、財界、金融界、學術界、科技界等,大部分為各界精英,所以,猶太人是美國社會一支很重要的力量。

以色派重兵把守戈蘭高地,原因有兩個,一是戈蘭高地是戰略要地,戈蘭高地海拔高出以色列土地300多米,居高臨下,佔領戈蘭高地的軍隊的炮火既可威脅以色列,也可以威脅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戈蘭高地離大馬士革只有60公里,是兵家必爭之地。

二是中東普遍缺水,以色列也嚴重缺水,戈蘭高地的降雨量豐富,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水源之地,以色列40%多的飲用水和農業灌溉水來自於戈蘭高地,所以,這麼重要的地方當然是各方爭奪的要地,以色列怎麼會放棄呢。

人們常說,人類社會、國際社會本來就是"叢林法則"。戈蘭高地歷史上屬於敘利亞,這是客觀事實,但現在是以色列控制,至於一些國家暫時不承認戈蘭高地屬於以色列領土,對以色列來說,其實這不是很重要,因為領土和主權是靠實力說話的。在世界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例如,琉球國本不屬於日本,琉球是一個獨立的王國,琉球國曆史上是中國的蕃屬國,但近代日本吞併琉球后慢慢地事實上就變成了日本的領土,還把琉球改名為沖繩,其他的國家也跟著將琉球叫作沖繩,甚至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琉球在哪裡。現在其他國家的人要去琉球都必須去日本駐外使領館辦簽證,否則就去不了,你能改變事實嗎?改變現狀是需要實力的。

同樣的道理,雖然對戈蘭高地問題的爭議還會長期存在,但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適應了,爭議也就小了,如果敘利亞沒有實力改變現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戈蘭高地問題終究會歸於平靜,一切由時間來檢驗,就像琉球一樣,時間會抹平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