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假如不侵略其他國家,全力進攻美國,會怎麼樣?

i咖喱給給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假如?話說一般這種問題,俺是不回答的,為嘛呢?

因為這種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比較扯淡,俺就瞅著個樂呵,揉揉大眼珠子翻過去就得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就要問了:“咋今天就破例了呢?吃飽了撐得?”

這第一呢?因為這是小鬼子的事,咱嚼咕嚼咕,順道吐他兩口。這第二呢?今確實吃撐了,肚疼!哈哈!

好了,言歸正傳!

小鬼子全力進攻美國佬!還結果如何?你快拉倒吧,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會覺的這事就是搬個梯子就想著摘星星——整個就是一不靠譜的節奏。兩顆原子彈吃不夠是咋的了,想來一打?您那萬年一系的天皇小子是想絕種了咋的?

那些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認為可行的道道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反駁了:“那會美國佬那原子彈還在孃胎裡待著呢?壓根就沒有這物件,再說當時美國佬那軍隊瞅起來兩巴掌就能數的過來,真不咋的!小鬼子全力以赴弄他,最後的結果指不定啥樣子呢?”

估計這話說完,有一大半的小朋友那大眼珠子不瞅原子彈的事,就光盯著軍隊的事了,咋回事?

嗯!這事您還別說,還真有那麼檔子事。1939年的九月份,小鬍子希特勒帶著德國人扛槍拉炮的一傢伙把個大波波白眼狼小夥子波蘭給整趴下了。就這時間點上的美國軍隊,他那陸軍裝備那叫個磕磣,而且訓練那叫個三天不打炮兩天不放槍的,也沒誰了。

俺給大傢伙數數,從大到小就九個步兵師,每個師管著三團,就這編制那還是一戰之後出現的,中間要不是一幫人在國會扯犢子,三個團的編制能給你縮成一個師倆團的編制。

這是步兵的事,還有兩個騎兵師,一個機械化騎兵旅,外加十八個國民警衛隊的步兵師,就這些個師。

那麼人數呢,陸軍十八萬冒個頭,國民警衛隊十九萬冒個頭,這滿打滿算不到四十萬。

畢竟美國佬遠離戰場不是,兩頭做生意,兩頭捋羊毛。可美國佬他也不是瞎子,瞅著情況不對頭啊!希特勒那小子狂熱的有點冒頭了,在歐洲的地頭上啃了這個咬了那個,整個就是發狂的節奏,美國佬慌了這才開始暴兵。

到了小鬼子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已經是1941年十二月七號了,也就是三年不到的時間光陸軍就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多萬。

話說這人數確實上去了,但他們這裝備,這訓練還是沒有跟上節奏。這其實也是小鬼子膽敢偷襲珍珠港,撩美國佬的原因所在。

但您別瞅這些個東西,一個國家的軍隊可不是光看這些的,這可是綜合實力的一個具體體現。

這也是小鬼子沒有想到的,美國佬擼起袖子這就準備下場了,光陸軍這就準備擴建二百一十三個師。當然這計劃因為人力資源有限,壓根就沒有達到。這事要是真被美國佬整成功了的話,這人數就得二千六百萬都打不住。

但二戰結束的時候,美國佬的軍隊已經達到了一千二百萬的人數。就這速度直接把小鬼子給嚇傻眼了,這還叫個事?

話說這有錢他就是好辦事,這個時候啥裝備了,啥訓練啊這都有了。

所以你提軍隊這事,他壓根就不是個事。你要是全力一擊,可能前邊美國佬會吃點虧,但後來呢?大巴掌呼死你,原理參看偷襲珍珠港前後的美國佬。

其他的道道

話說軍隊他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有一個問題你想過沒有。美國佬和小鬼子那可擱著一個太平洋啊!就這距離,小鬼子你那破島子上有多少資源把你那部隊運到美國佬的土地上?

開戰?拉倒吧,你那大頭兵還沒等到了地頭上,別介一船一船的全沉到了太平洋下邊餵了綠毛大烏龜去了。

你以為美國佬把大頭兵這一擺就等你上岸?天真了吧!你以為他是意大利這種豬隊友?

咱再進一步,就說你那小鬼子真真的把自己個六百萬的部隊運到了地頭上,記住嘍,您這可是侵略性質的作戰,美國佬那可是本土作戰?

人家那戰略空間那可不小,而且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國,不是你小鬼子那種紙糊的工業國。

當年小鬼子拼盡全力,打咱大華夏,打到長沙就歇菜了,已經是強弩之末。咱大華夏那可是真真的農業國,而且小鬼子還是有著東北這嘎達作為後勤基地提供補給,你那戰爭消耗,你打咱都這麼吃力,你還回頭打一個全盛的工業國,臭不要臉的還是遠距離奔襲,還沒有後勤基地,你以為小鬼子真是個吃草的物件,啥也不用,幹就完了,這不是廁所裡打燈籠——找死嗎?

六百萬人去了,美國佬要跟你客氣,讓你收拾個屍體啥的還成,不客氣就倆骨頭棒子愛要不要。

一剎那間,小鬼子那破島上,這就成了寡婦島了,他們那八岐大蛇附體的天皇也不用整啥武士道了,直接就整成了小鬼子那婦女聯盟。

美國佬那原子彈也就剩下了,所以啊您別扯啥如果不如果的,小鬼子那是必敗無疑,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沒得可說的。

要有那麼一絲絲的可能,你以為小鬼子咋不登錄美國佬呢?整啥氣球攻擊,期盼老天爺幫忙把綁在氣球上的炸彈,拜託氣流送到美國的地頭上丟炸彈?整個就是一神經病的節奏。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二戰時期的日本,如果不侵略其它國家,全力進攻美國,那結果只有一個:日本碎了,美國勝了。

日本的綜合國力差美國太多



二戰前後,日本在亞洲,還是個很牛逼的存在,但比起歐美列強差距還是很大。戰爭到底打的是什麼?綜合國力。

美國在1941年,整個gdp兩千多億美元,足足是日本的十倍。工業企業比起日本更是發達了很多,可以年產飛機四萬架,年產坦克兩萬輛。而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總共才造了5000輛坦克。

這是一個巨人和矮子的對決。除非美國所有人都喝多了,否則小日本是絕對佔不上便宜的。



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消耗很大,橡膠、石油、鋼材都遠遠不夠用,因此,日本殺向了東南亞,其目的不言而喻,獲得更多的資源。而美國不缺資源,鋼材、石油都很豐富。

如果日本敢於遠征美國,那幾千公里的距離,將會成為日本人的噩夢。派兵少了,不夠人家打。派兵多了,消耗將無比巨大,本來就缺資源的日本,根本耗不起。

綜合國力的差距,是日本無法戰勝美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武器裝備不如人家



(美國坦克)

二戰期間,美國各類航母加起來有一百五十多艘,而日本只有17艘。美國的飛機數量很多,而且製造快速。

美國的坦克,數量多而且性能好,美國的戰鬥機開始有兩千多架,美日開戰後,很快就增加到了兩萬多架,而日本只有幾百架戰鬥機。這是絕對的碾壓。



(美國飛機)

輕武器方面,美國有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這火箭筒,連德國的裝甲部隊都曾經吃了虧,更不要說日本的坦克了。美國人自己研製的M1半自動步槍,性能優越,而日軍改造的佩德森自動步槍比起名槍M1還是有些差距。關鍵是,日本的工業水平太低,製造能力太弱,武器裝備不如人家,而且數量相對太少。

不說其他,光是美國幾萬架飛機來回轟炸,就夠日本人喝一壺的。而且,此時的日本一缺鋼材,二缺石油,三缺橡膠。這種情況根本沒有辦法和美國對打。

武器裝備的差距,也會讓日本很難戰勝。

日本的整體人口相對更少



日本距離美國太遠,另外一個情況也不能忽視,那就是人口問題,日本人口當時有7500萬人,而美國人數是1.4個億。

美國以逸待勞,兵員補給要比日本相對更充足。

有人說,美國人多沒用,戰鬥力不行。人家小日本都打到門上了,你當人家美國大兵還會像在外地作戰一樣?全球第一大國,眼睜著讓別人欺負?一定不會。



如果日本敢殺到美國,絕對不會少出現“鐵血巴頓”一樣的人物。而日本,甚至都有可能根本打不到美國邊上,就被“群毆致死”。

因此,日本就算全面壓上,從豐富的兵源補給來看,也很難拼過美國。



綜合來說,二戰時期的日本,如果全力進攻美國,那麼定會失敗,原因是:一是日本綜合國力太弱,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二是日本的武器裝備不如美國;三是日本當時的人口又僅是美國的一半,兵源補給稍遜一籌。


藍風破曉


假如日本、德國不侵略其他國家,聯合起來進攻美國,也照樣打不贏美國。美國當時從工業能力上來說,早就已經具備碾壓其他國家的超級大國的實力,無非只是不習慣於介入全球事務而已。

珍珠港事件等於幫助美國上層改變了美國民意,使美國開始對外派兵,再次介入世界大戰。以日本以及德國的實力,都無法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大西洋去進攻美國本土。美國以逸待勞的話,可以同時在東、西海岸輕鬆擊敗來犯之敵。

事實上,當時能在全球同時投送兵力,不管是在亞洲,還是在歐洲、非洲與中東,只有美國一個國家,其他國家都做不到。日本與德國,在當時都是陸軍強大,而海軍、空軍實力一般的國家。原因是什麼?工業能力都跟不上。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美、德、日三國在1940年的經濟總量:

1940年,美國經濟總量妥妥超過2000億美元,德國為560億美元,而日本才90億美元左右。美國一國的經濟總量是德、日之和的三倍不止。

戰爭,說白了就是拼國力,而國力拼的就是工農業實力。在當時,無非就是誰更具有工業消耗能力。德、日當時想打美國的話,等同於未發育健全的小孩在挑戰人高馬大的大人而已。就因為惹了美國,美國才跨洋過海來揍它們,而且照樣將它們揍趴下了。

我們要知道,主動進攻方的消耗永遠是大大超出防守方的。因此,在當時德、日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不要去惹美國,更何況是全力進攻美國。


建章君


這個問題讓日本老兵氣得想切腹:什麼叫“若全力進攻”?難不成我們在和美國鬧著玩?八嘎!

作為二戰的策源地之一,日本雖然沒有和德國那樣“萬眾矚目”,但也在東方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從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開始,日本和美國在整個西太平洋進行了長達4年的殊死較量,雙方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尤其是日本,幾十年的積累被美國完全摧毀,徹底失去了問鼎世界大國地位的可能。

在這樣的情況下,說日本沒有努力,是對失敗者的深度侮辱,不切腹不足以表達憤怒。

但如此“努力”的日本最終還是輸得底褲都不剩,究其原因,靜夜史認為最根本因素還在於國力上的巨大懸殊。而其他方面如海陸軍不和的頑疾以及大本營制定的蹩腳戰略等,則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

1、國力不足

國力不足,是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的最根本原因。

島國的自然環境,雖然在農業文明時期為日本提供了絕佳的庇護,但卻在工業文明時期成為阻礙日本更進一步的巨大障礙。

因為地狹人稠且資源匱乏,加上火山地震頻發的惡劣環境,日本數千年來侵略東亞大陸的野心被再度點燃。1931年在希特勒尚未上臺時,日本便發動九一八事變,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應該說,雖然日本在我國的擴張並未遵循日本戰略家石原莞爾制定的“五步蠶食”戰略,但因為我國軍閥割據的社會環境,加上國際社會的作壁上觀,日本在我國的侵略擴張“相當”順利。

不過,儘管上躥下跳使勁渾身解數,但日本始終沒有在我國境內發現擴大工業生產和發動戰爭所亟需的石油,而當時已被發現並開採的大油田,一是位於蘇聯和伊朗境內的裡海沿岸,二是美國勢力範圍下的南洋地區,尤其是何樹東印度群島。

於是,為了獲得石油資源,日本面臨著極其艱難的抉擇,是北上攻蘇還是南下襲美?

在當時美國國力空前強大的情況下,理論上北上蘇聯應該是較為可行的方案,除了共產主義路線的蘇聯從來都是世界各國的眾矢之的,更因為1936年德意日結成軸心國同盟,以反共為宗旨,更重要的是,美英等國為促使軸心國攻蘇,瘋狂採取綏靖政策,這更有利於日本攻打蘇聯。

於是日本關東軍在中蘇中蒙邊境頻頻挑釁,相繼爆發了1938年的張古峰事件和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為了徹底粉碎日本北上的野心,朱可夫在諾門坎戰役中強勢出擊,將關東軍打得滿地找牙。

而就在蘇日僵持不下時,德國為橫掃歐洲,於1939年8月23日和蘇聯締結《蘇德互不侵犯協定》,也使蘇聯短暫避免了兩線作戰的窘境,於是日本北上蘇聯的企圖遭到更大的阻力。

當然,就算日本成功北上,也需要千里迢迢到中亞運油,怎麼看都像是腦子有病,所以諾門坎戰役後,感覺打不過又划不來的日本徹底放棄了北上企圖,轉而繼續南下,開始將矛頭對準美國。

1940年德國橫掃西歐,法蘭西亡國,英國被打得奄奄一息,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趁機向英法在亞洲的殖民地發動進攻,奪去了包括香港在內的廣大區域。

日本的做法,使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受到巨大損害,於是美國逐漸放棄中立立場,開始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並凍結了日本在美資產。高速運行的日本戰爭機器被極速剎車,面臨著隨時傾覆的巨大危險。

在即將車毀人亡的情況下,日本索性孤注一擲,一不做二不休地挑戰美國,於是將炸彈扔向了珍珠港。

不過,在狂熱的日本人中,終歸有清醒之人,特別是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他認為日本必敗,珍珠港突襲只能為日本爭取最多三年的優勢時間,可惜他錯估了美國的憤怒,僅一年時間不到,美國就在中途島海戰中讓日本血債血償,戰局也被迅速扭轉。

而當美國奪取太平洋戰爭的優勢後,日本就開始了迅速的毀滅。

2、戰略短視

戰略短視,是日本輸掉太平洋戰爭的次要原因。

從日本崛起的歷史來看,島國環境不僅阻礙了日本的膨脹,更限制了日本人的智商,這種智商的天花板體現在日本始終沒有出現具備世界眼光的戰略大師。

參與九一八事變的石原莞爾雖然看透了日本只有蠶食才能征服中國的現實,但九一八事變的成功很快使少壯派的狂熱淹沒了理智,石原莞爾也不能倖免。

更要命的是,即便石原莞爾想到了我國曆史上統一中原的各種可能,但依然忽略了美蘇等國際社會的影響,這也決定了日本的所謂戰略,即便看似很完美,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而這種缺陷,即便很小,也有可能極端致命。

而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沒有戰略大師的民族看似可怕,實則可悲。

因為崛起時間太晚,且始終沒有更加先進高效的殖民方式,縱然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前期佔據了總面積達8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陸地面積,控制了約1/4的太平洋,但在美國這個名副其實的大國面前,日本始終難以擺脫小國的設定。

而小國想要擊敗大國,在日本看來只有賭博,只有偷襲。

包括偷襲珍珠港在內的幾乎所有對外戰爭,日本始終以賭徒的身份出現,賭贏了則名利雙收,賭輸了就重頭再來,山本五十六就是出了名的賭徒。連海軍最高領導都尚且如此,日本賭博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而他們的賭資,是整個日本的國運。

但日本先天存在的巨大缺陷,導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難逃一敗塗地的宿命,這就是海陸軍不和。

海陸軍不和在國際上並非個例,但像日本這樣水火不容的情況世所罕見。還是因為日本國力有限,無法海陸兩開花,所以陸海軍的矛盾,表面上是爭寵,實際上是爭有限的資源。

而因為始終沒有強有力的人物進行調和,天皇更是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這使得日本海陸軍的矛盾在二戰期間更加激化,出現了陸軍造軍艦,海軍造坦克的奇聞。

李宗仁曾評價日本的陸軍和海軍都首屈一指,但放在一起就一地雞毛。因為信息不共享,日本不僅錯失諸多戰機,更導致了整體戰局的潰敗,而無論海軍還是陸軍,最喜歡聽到的還是對方被盟軍痛扁的消息。

日本從北上蘇聯到南下珍珠港的轉變,實則是日本高層陸軍派掌權到海軍派掌權的轉變。而無論如何,日本終歸是無法同心協力面對美國,所以美國只是用了一半的力量,就將日本打翻在地。

等到1943年太平洋戰爭接連潰敗,著急上火的日本大本營才開始將大量關東軍抽調到太平洋島嶼上防守美國進攻,而在註定的失敗中,這些所謂的陸軍精銳最終都成為美軍的炮灰。

“東京快車”的狼狽,不僅是日本軍隊的狼狽,更是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主義的末日剪影。

事實證明,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對日本從來都是碾壓級別的存在。當美國開動戰爭機器時,其每週下水一艘航母的恐怖速度,是日本被拖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最終原因。

所以,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日本的任何努力都是徒勞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這個假設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不論一戰的爆發還是二戰的爆發。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利益之爭。不管日本還是德國或者是蘇聯。他們發動侵略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為了掠奪。俗話說的好“柿子撿軟的捏”日本為什麼不欺負弱小的國家獲取利益。而偏偏要去招惹工業能力強大世界第一的美國呢?這顯然不科學。所以日本不打其他國家只打美國的假設是不存在的。


事實上二戰爆發前,甚至二戰爆發初期,美國和日本的關係那是非常的親密的。雙方不僅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而且美國對於日本的扶持力度也是相當之大的。蘇聯成立一戰結束後。在歐洲英國為了防止蘇聯影響力對歐洲的影響。所以在一戰後開始大力支持德國復甦。後來隨著蘇聯威脅的不斷增強。法國也加入了扶持德國甚至縱容德國發展壯大的群體。而在亞洲區域。美國也為了遏制蘇聯顏色革命的擴散。拼了命的扶持日本,美國不斷的刺激日本的野心,並且一直在引導日本北上對抗蘇聯。而日本本身也是資本主義國家。所以他們自身對於蘇聯也缺乏好感。而且日本和蘇聯之間也是屬於世仇了。在美國的引導下,蘇聯和日本的關係不斷惡化。

二戰爆發後在日本佔領中國東三省後按照美國的設想。這個時候日本應該開始向北進攻蘇聯了。但是日本卻並沒有轉向進攻蘇聯。反而和蘇聯和平共處繼續進攻中國。這就讓美國的如意算盤打空了。並且美國對日本進行了強烈的斥責。日本雖然討厭美國對自己指手畫腳。但一方面日本不願意招惹強大的美國。另一方面日本需要美國對日本進行能源物資的運輸。所以雖然美國對日本很不客氣。但是日本一直在保護剋制。因為他們沒有實力沒有能力去和美國死磕。

後來日本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所以日本決定出兵東南亞,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石油和鋼鐵。兒美國對於越來越不受控制的日本也是惱怒異常。所以美國封鎖了日本海域並且切斷了對日本的能源物資供給。想要給日本一個教訓。但日本這次被美國給惹惱了。俗話說的好“泥人還有三分的火氣”。美國的野蠻徹底激怒了日本。在日本右翼分子的唆使下。日本這才發動了偷襲美國的計劃。也正因為如此,日本一手把自己拖入了地獄的深淵。所以說日本是在最後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對美國動手的。這也就充分證明了。日本不會也不敢只惹美國一個國家。畢竟日本想要的是掠奪。而不是找虐。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二戰的日本全力進攻美國能否成功, 哈哈,這個問題有意思,二戰日本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包括非人道的)都啃不下當時羸弱的舊中國,還想跨越太平洋把狗皮膏藥插在自由女神像上,完全是痴人說夢。

當時中國工業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日本在亞洲是第一,但是和美國比也就是個雞頭,牛尾都算不上。而決定戰爭勝負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國家的綜合國力。在中國戰場取得的戰果使得日本軍方空前膨脹,太高估自己的實力,確切的說大大低估美國的戰爭潛力了。



美國二戰以前雖已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是其軍備很一般,甚至沒有大規模的正規軍。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才讓世界看清它的軍事實力。飛機、坦克、機槍、大炮大批量的訂單源源不斷。軍艦更像下餃子一般被生產出來。

日本甭說登陸美國了,空軍被打光後海軍也被滅光,陸軍只能躲在島嶼的地道里負隅頑抗,要麼被打成炮灰要麼被活埋,逐個滅掉美軍還覺得划不來,就有了後面的兩顆原子彈和東京大轟炸,那狀況難以用一個慘字形容。 其實日本偷襲珍珠港不是為了登陸美國然後搶美國的資源捉美國的大妞,日本軍部不會蠢到這個地步,它偷襲珍珠港是為了消滅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為奪取太平洋制海權,這樣日軍就可以把東南亞獲取其的石油等資源源源不斷的運回來,這樣才能維持日本戰爭的輸出。

這也是日本為什麼沒有配合德軍從當時的滿洲出兵插老毛子屁股的原因,打蘇聯沒有多少油水,而自己戰爭生命線被美國海軍掐著,當希特勒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給出的評價是:“這頭沒有吃飽的牛”!當時德國閃電戰攻下法國和波蘭,英國也朝不保夕,蘇聯危在旦夕,按照當時的形勢德國攻下歐洲大陸只是時間問題,

而這時日本在亞洲大陸也勢如破竹,這時候日本選擇配合德軍給蘇聯背後來一刀,蘇聯斯大林保衛戰就不可能從西伯利亞調出兵力去阻擊德軍,那勝負就另當別論了。不到一年時間日軍軍部就發現中國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德國久攻英國不下,蘇聯戰場形式也發生了轉變,但為時已晚無法收手了。所以說日本民族是沒有戰略眼光的民族,有戰略眼光就不會發動侵略戰爭了,現在依舊。


悟空生活


什麼假設、如果?表YY啦,勞師隔洋遠征會贏……沒可能。

在明朝以前的元朝,中國的艦船都是世界頂級的,可結果呢?

二戰前,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在全體國民的合力下,經濟、科技迅速崛起,發展成了一個以侵略掠奪為主的軍事帝國。在東南亞基本屬於生物鏈頂端的存在。打前蘇聯、打中國、打東南亞英殖民地菲律賓、印尼及南太平洋諸群島(英國當時主力都在法國及本土消耗著,泥菩薩過河在自保),轟炸澳大利亞達爾文港,時任澳總督的小心臟都要涼了啊。

在贏得了老師——德國的尊重後,日本嚐盡了侵略的甜頭而自信爆表,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第一。之所以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和中國戰場沒大關係的,在他們認為,被侵略後的中國基本就是等同於他們的“後方”,也是自大到了極點。當時國內東北、華北、華東的各種礦產及戰略資源都是供給給太平洋戰場用的。當時日本軍部自上而下的都認為自己能贏美國。結果,經過周密籌謀及勞師遠伐,也就偷襲贏了珍珠港一役。

要知道,美國這個馬蜂窩可不好捅啊!太平洋艦隊,在美國的艦隊編序中,是最弱的。等美國佬反應過來後,迅速從其他艦隊裡抽調精銳艦船,再從本土港口裡改裝了一批封存的船,就打得日本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基本木有還手之力。玻利尼西亞群島、羅加林群島、馬紹爾群島、萊特灣、呂宋島、關島、硫磺島、馬里亞納群島、琉球沖繩……失利的噩耗一個接著一個,直到最後從東、北兩向形成“鉗形半合圍”,攻擊日本本土……就是在每天猛打裕仁的老臉啊!還不投降,炮擊、轟炸。再不降再炮擊、轟炸……還端著?那就丟原子彈吧,再丟……黃了。



陸家梧桐棲小鳳


二戰時期的日本,不去侵略其他國家,直接全力進攻美國,那下場就是一個,敗得更快。眾所周知,日本軍隊由於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響,作戰能力確實很強,不談武器方面,就只談單兵戰鬥素質的話,當時世界上應該沒有比日本單兵素質更強的了。


然而日本只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太小,且資源不豐富,所需要用於戰爭的材料日本都很稀缺,所以日本才將目光轉向了中國。《田中奏摺》上說“日本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必征服中國”。由此可見,日本早就有稱霸世界之決心。不得不說,日本國土面積不大,野心卻是異常的大。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許多物資補給都是依靠美國,倘若不是美國在前期一直支援日本物資,日本也不可能進攻如此之快,頻頻發動大規模會戰,造成中國軍隊巨大的傷亡。在侵華戰爭後期,美軍才放棄了提供日本軍事物資,所以日本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東南亞豐富的資源,日本迫於資源不得不進攻緬甸等國。日本又擔心美軍會切斷其航海線,才決定空襲珍珠港。說白了日本沒想與美軍發生大規模戰爭,只是想通過空襲珍珠港從而摧毀美軍海上力量,從而消除美軍消除其航海線的危險,只是沒想到美軍制造業如此發達,在珍珠港事件不久後便基本恢復海上力量。



所以說,倘若日本一開始就集中全部力量進攻世界工業強國美國的話無異於自取滅亡。在侵華戰爭中物資尚且匱乏,更何況與美軍作戰。再者如果沒有侵佔中國東北,光靠日本本土的資源,很快就會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傳奇歷史觀


全力進攻美國?靠什麼進攻?怎麼進攻?

從戰力上來說,二戰期間的日軍有可能能頂住美軍的三兩個回合,比如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在硫磺島、中途島都打的很艱苦……

但這不代表日軍就有能力去襲擾美國本土了,且不說戰爭潛力和經濟實力了,就只說軍事本身,來來來,你跟我說一下,日軍怎麼打美國本土?別管你用山本五十六還是坂垣……

日本到美國本土,大概多遠?就算東京到離著最近的美國大城市洛杉磯,百度說距離是8000多公里……途中還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這是什麼概念?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陸軍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靠海軍和空軍……海軍?日本弄個珍珠港就已經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了,還只能偷偷摸摸……那是梁靜茹給他們勇氣敢去打美國本土嗎……先不說他們的油料儲備了,他們能開到美國西海岸的軍艦能有幾艘?

實際上,作為當今世界最具地緣優勢的美國,其本土就像是上天賜予的福地,在南北戰爭之後,除了偶爾教訓一下墨西哥,能波及到美國本土的戰爭幾乎沒有,就連一戰和二戰,美國本土也是壓根就沒有啥動靜……

希特勒夠狠吧?德國的實力比日本強吧?德軍的戰鬥力比日軍強吧?那整個二戰期間,德軍也沒有過任何試圖進攻美國本土的打算和嘗試,小日本,拿什麼打……


搬不動的小強


假如二戰中日本全力進攻美國,美國會被日本人打下來,然後日本成為了藍星王者,所有人類都淪為日本人的奴隸,不好意思,以上一切都是意淫,而且也是日本人做的稱霸地球的鬼夢。在吐槽君看來,日本人如果一開始就全力進攻美國,不僅會被美國人吊起來打,而且還會死的更快!

一個國家打仗比拼的是什麼?當然是工業實力,換在二戰時期,那就是鋼產量、石油產量!在1940年,美國鋼產量6076萬噸,日本只有685萬噸,整整十倍的差距。再看石油,這個差距就更大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當時只有庫頁島產一點點油田,其他都依賴進口,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前,東搜西刮總共也就儲備了500萬噸,最多夠一年之用。而美國在1939年的石油產量達到了1.7億噸,幾乎佔整個世界的一半,為什麼美國一停止出口日本石油,日本就發動偷襲?就是因為沒有石油,日本就成了廢物!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具體的軍事武器產量,整個二戰美國生產飛機262524架,日本62036架,相差4倍。美國生產坦克近10萬輛,日本生產不到7千輛,而且大部分都是隻能欺負欺負游擊隊的豆丁坦克,相差10倍以上。美國生產火炮257390門日本13350門,相差近20倍。美國生產卡車238萬輛,日本16萬輛,相差10倍以上。看完這個你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不裝備衝鋒槍了,因為窮,衝鋒槍消耗子彈太快,他們生產跟不上!所以只能教育士兵:三八大蓋是世界上最好的槍,你們一定要確保一槍打死一個美國佬哦!


(二戰美國轟炸機生產線)

(二戰日本砸鍋賣鐵)

再來看看在太平洋戰場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航母,在1941-1945年四年間,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131艘、幾乎每十天就有一艘新航母下水,而當時的日本傾盡全力也總共才造了17艘航母,所以珍珠港事件中美國人雖然損失了太平洋艦隊的主力,然並卵,不到半年時間就造出來一隻新艦隊,難怪山本五十六說:對美國開戰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體面的失敗!最後輸得褲頭子都沒了!



這個仗怎麼打?靠日本人的萬歲衝鋒?有一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沒有意義,這句話在沖繩島戰役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日本人充分利用地形排兵佈陣,各種坑道工事錯綜複雜,火力配置合理到位,然並卵!美國人不需要什麼戰術,就是用炸藥填平你,地面用重炮,海上用大口徑艦炮,天上有飛機丟重磅炸彈,直到把你工事炸平,把人炸殘炸死了再衝上去一塊一塊的佔領!所以日本人在二戰中如果一開始就全力進攻美國,不僅會死,而且死的更慘,最多不過兩年,日本人連美國西海岸都看不到,就會被美國佬用炸彈填平東京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