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誠信體制該如何建立?

做女人_要拽


1、誠信教育要天天抓時時抓,任何一刻都不能放鬆。

誠信教育要天天抓時時抓,任何一刻都不能放鬆,不要等學生出了問題,我們才進行誠信教育,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就應該經常教育他們做人要厚道要誠實守信,記得前幾年在高職院校工作時,我所帶的年級是新生電藝一班和二班,本來學校就是高職院校,學生入學時的水平素質層次不齊,可以說各種各樣的學生都有,新生入學第一週,我帶的班級第一次召開班會,我要求所有的學生都帶上筆,因為我想通過這次測試來考驗一下學生的信用問題,事先我放出風去,說這次班會要進行一次測驗,此次測驗多麼多麼的重要,結果許多學生都繳盡腦汁猜想我給他們出的什麼問題,等到測試的時候我每個學生都發給他們一張空紙,學生們看了都傻了眼了,說老師這是什麼測驗啊,一張空紙嗎?其實我也並不想怎麼考大家,就讓學生們寫一下自己的高考成績,實際上他們的成績作為班主任我能沒有嗎,就讓他們自己在寫一遍,看看他們是不是如實寫而已,結果交上來30份竟有8個學生謊填了成績,有的高考才考300多分,竟寫了自己考了500多分,通過這次測試使我真正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成績單的事更關係到每個學生是否誠實信用,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肯定會影響到學生們的虛偽做事情不實在的思想品質問題。針對學生們虛報成績一事我特意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主題就是“大學生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還特意安排那些虛報成績的學生首先發言,說出他們自己對誠信的看法,總體來說這次班會是非常成功的,會後虛報成績的同學都私下裡向我道了謙,說他們真不應該假報成績,有的是心理虛榮在做怪等等,結果一年快結束了我們班級從來沒有丟過任何東西,我們學校別的系的班級就經常丟失優盤,學生寢室貴重物品被盜事件等等啊,可是在我們班級這些事情真的一件沒有發生過。

2、以身立教,循序善誘。

道德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著眼於實際,立足於具體,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尤其用身邊和自己的事教育人,以產生“親近感”,比如我在課堂上就經常拿我的母親為例,我小時侯去鄰家玩耍,總感覺什麼東西都是新鮮的,對其桌子上的一塊電子錶特別感興趣,就偷偷地把電子錶揣在懷裡弄走了,很快鄰居家就發現了,可是鄰居家也沒有直說,就問了我母親一嘴,說你們家娃來我家時是不是看見了一塊表,當時我母親就明白了一切,晚上睡覺時我母親就把我摟在懷裡問我:乖孩子,你到鄰居家玩耍時見到東西了嗎,他那個東西都已經壞了,不能用了,你要是要好的媽媽明天就給你買個新的來,趕緊把別人的還給別人,小孩子一定要做一個手穩的人,將來才能成就大事業,說著說著我就發現母親的臉上已經掛滿了淚珠,至今那塊電子錶我還攜帶在身邊一直珍藏著,每當我起私心時就想起了母親的教誨,於是就迅速打消了那個念頭,這麼多年來,我告訴學生們我也是一直堅持那樣做的。結果學生們從我個人的例子中深受啟發,使他們懂得做事首先要做人。

3、進行誠信教育,教師應把更多的愛心和精力播撒在貧困大學生身上。

根據教育部要求,今年繼續擴大實施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覆蓋823個貧困縣。2014年專項計劃招生規模由2013年的3萬名增至5萬名。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貧困生步入高校學習,筆者所帶的班級總共有20名學生,小班授課,家庭困難的有10名,靠國家貸款的就有2名。還有6名申請了國家貧困助學金。

面對身邊這麼多家庭困難的學生,他們也往往是在思想道德方面容易出現問題的群體,對其進行誠信教育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

貧困學生缺失誠信是由其特殊的自卑、攀比、偏激、過分依賴等心理類型造成的,我們不能怪罪於學生本身,只能正確引導,積極看待。許多貧困生不能正確看待自身的貧困問題,有的學生過分自卑,把貧窮當作自己一個見不得人的缺憾,看不到自身所具有的優點。因此在生活中,他們總把自己放在不為人所關注的角落,久而久之,嚴重影響其以後人生的發展,還有的學生礙於面子、攀比心理強烈,卻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貧窮的背景,因此總是刻意說謊掩飾,長期以來把假話謊話說成了真話,他們說的每一句話使人都覺得不可信。

本人作為班主任和專業課教師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班級中沉默寡言、自卑、說謊的學生往往是家庭有困難的或單親家庭出身的學生,所以他們是誠信教育重點關注的群體。

總之,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是一項長期而緊迫的任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深入細緻地開展工作,最終培養人的和諧全面發展。






鬼話書生


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誠信行為、誠信品質,關係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關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一定意義上關係中華民族的未來。大學生要肩負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就必須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把誠信作為高尚的人生追求、優良的行為品質、立身處世的根本準則。 \r 更多追問追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