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種植水芹,有哪些好方法?

鄉民鋒哥


如何科學種植水芹,有哪些好方法?

水芹過去是野生蔬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現在已經進行人工種植。


水芹菜營養豐富,具有旱地種植的芹菜少有的特殊風味,水芹菜生長在沼澤地、溝渠等水域,沒有使用化肥和農藥,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被譽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等。由於水芹的生長不需要施化肥,不使用農藥,水芹菜莖白、脆嫩、味美、爽口,日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水芹菜適應性廣,耐寒性強,喜溼潤、肥沃土壤,耐澇。適宜生長溫度15—20℃,能耐0℃以下的低溫。一般生於低溼地、淺水沼澤、河流岸邊,或生於水田中。


一、選地整地

水芹適應性較強,可以選擇不適宜種植水稻的窪地、沼澤地、爛水田和水源充足且地勢不高的旱地都可以栽植。土壤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的粘土為好。栽前排去窪地、水田積水,施足基肥,深耕細耙,使田土達到平、光、爛、細。


二、水芹菜的繁殖方法

水芹菜的種子成熟後容易散落,不容易收入集,一般都是採用無性繁殖,用水芹菜的匍匐莖進行繁殖。

在8月中、下旬—9月中旬,播種的前10—15天採集老熟種莖進行催芽,先將母株從基部割下,理齊,捆紮,切割成直徑15釐米,長約20—30釐米的小把,然後將小把交錯堆碼。高度以50-80釐米為宜。上蓋一層稻草,用水澆透,以後每天早晨澆透水1次,每隔2天翻堆1次,上下調換重新堆碼。5-7天后,老莖節部長出5釐米左右的新芽,並長有新根,催芽結束,然後將催芽的種莖切段,每段長40釐米,均勻地撒播在田中,或者不切段,按照6—10釐米的距離排放在田中。


三、田間管理

水芹菜栽培前田間放幹水,播種莖後5天保持土壤溼潤,當植株高13—15釐米時灌溉6—7釐米深的水,以後隨著植株隨著逐漸加深水層至心葉下3釐米處,秋季天氣轉涼後,灌水至植株高度的二分之一,冬季灌水至離葉尖3—4釐米處,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後,逐漸排水至15—20釐米深。

生長前期要及時清除雜草,拔除的雜草可就地掩埋回田作綠肥。水芹封行後,雜草就不易生長,可不再中耕除草。結合清除雜草,按行株距各12釐米勻苗移栽、補缺窩斷行。水芹生長期間可追肥3—4次,一般第1次在株高約10釐米時,施用腐熟的人畜糞尿。第2次在間苗移栽後。第3次在株高約25釐米時。以後看植株生長情況來決定是否施肥及肥料的用量。每次追肥時,要在前1天晚上將田間的水放幹,次日追肥,經過1晝夜,土壤充分吸收肥料後,再進行灌溉。


注意防治鏽病和病毒病及蚜蟲等。


四、採收與留種

水芹栽後80-90天后就可以進行採收,可持續到翌年4月份。採收時應保留根莖,洗淨汙泥,除去爛葉,捆紮後即可上市。由於鮮菜不耐貯藏,宜隨收隨上市,一般12月開始上市,並可延續到翌年4月中旬。


留種株可以2—3株為一叢栽在水深大約5釐米的淺水田中,冬季加深水位至葉尖,第二年春天解凍後排水至6—7釐米,使水芹生長到秋季作繁殖用。


老周說三農


水芹,又叫楚葵,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為傘形科水芹屬。我國中南部地區的水田、溪溝及其陰溼的地方均有野生水芹的生長,野生水芹在很早以前就被訓化成功,作為蔬菜栽培,目前在長江流域以南,尤其是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較多栽培。

水芹是高產的水生蔬菜,供應期長,每年的11月~翌年3月均可陸續採收,盛產期為春節前後,正值冬淡缺菜季節,在蔬菜週年供應上有一定意義;而且水芹一般都利用低窪水田、淺塘、溪、溝等地栽培,也可與早稻、茭白、早藕等農作物輪作,是一種經濟效益較高的水生蔬菜。




水芹的植物學特徵

水芹根:水芹的根系發達,育苗移栽,根頸部形成大量鬚根,主要分佈在15~20釐米深的土層內,在密植和溼潤的環境下,多數根系聚集於上表,主枝的匍匐枝的各節長出不定根。白而細,自莖基部或匍匐枝的各節長出。

水芹莖:

水芹莖呈短縮狀,地下部數節位於泥中呈白色,上部露地表呈白綠色,莖中空,無梭,夏季莖的基部至各節伸長,先端抽薹開花。

水芹葉:水芹植株每個節上著生有羽狀複葉,有二回或三回葉,葉片輪廓三角形。末回裂片卵形或披針形等,邊緣呈鋸齒形或有不整齊的缺刻。葉柄細長,為主要食用部分,基部短鞘狀,包住莖部,多帶紅色。

水芹花:水芹在4月後開始抽薹,5月頂端產生大約5~25個白色或淺桃色的花構成傘形花序。單花直徑4毫米左右,小卵形,端向內彎曲,由具有變形的5枚花瓣、5枚雄蕊、2枚雌蕊所組成,傘輻長8~22毫米,為分類依據。

水芹果實:果實橢圓形,綠色,成熟後為乾果變為褐色,乾果有兩個果室,然後成為兩個分果,無毛,中央有條茶色的細條,果頂尖,裡面有種子1粒。完熟種子自然下落,隨水漂流,不易採收。留在植株上的多為未成熟果實,因此,種子發育不良,不適於繁殖。



水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①溫度:水芹對溫度條件的適應性廣,耐寒性強,但到了10℃以下,莖葉停止生長。水芹能耐0℃低溫,即使氣溫降到-10℃,只要有深水保護,仍不致於受凍害。栽培的適宜溫度為20℃為宜。

②水分:水芹屬溫性蔬菜,最怕乾旱,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水分能防止根處葉倒伏,助其軟化,冬季保溫防凍。

③光照:四季日照對水芹的生長髮育有很大影響,從秋到冬,短日照條件下發生根處葉,也即是說營養生長旺盛。從春到夏的長日照條件下,水芹從根處長出匍匐枝,進入了開花結實的器官生長時期。

③土壤條件:水芹適應在有機質含量高的肥沃的粘質土種植,而且要求耕層深,土壤微酸或中性,充足的氮肥料,這是獲得豐產和優質的主要條件。




水芹生長髮育各階段對環境的要求

水芹按其生長髮育的規律可分為萌芽期、旺盛生長期、軟化緩長期及抽薹開花期。

☆水芹萌芽期:從處暑到白露,天氣稍轉涼後,母莖各節上的腋芽開始萌發,同時向下發生鬚根。當腋芽陸續發生新葉新根時,母莖逐漸腐爛,形成新株。此期最適宜的平均氣溫為25℃左右。且日夜溫差要大,土壤要求溼潤。

☆水芹旺盛生長期:白露開始到霜降,植株進入生長最盛期,但仍以主莖生長為主。此時要求氣候涼爽,平均氣溫以18~22℃為最適宜,要求充足的氮肥,水層以1.5~2釐米為宜。

☆水芹軟化緩長期:從寒露至翌年清明前為止。當平均氣溫降到15℃以下時,植株除新葉略有緩慢生長外,莖部不再增高。平均氣溫降至5℃以下時,生長基本停止,應隨著氣溫下降逐漸加深水層。若保持7~9釐米水層,則莖部可以耐-10℃左右的低溫,這時水芹基本停止生長,進入軟化和採收期。

☆水芹抽薹開花期:從清明至小暑,水芹進入抽薹開花期。氣溫由低到高,當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植株迅速拔節,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小滿前後抽薹開花,其後葉腋形成休眠芽越,此期要求土壤時干時溼,不能積水,以防莖稈腐爛。



水芹優質品種

☆丹陽水芹:產自江蘇省丹陽市,植株高70釐米左右,葉柄長55~60釐米,在冬季,莖長3~4節,約4釐米左右,當地一般用逐漸加深水方法軟化栽培,頂端裂片梭形,葉緣鋸齒較密,葉色略帶暗紫色。一般畝2500~3000千克,軟化後的淨產佔總產的50%~60%,每畝為1500千克左右。

☆溧陽白芹:產自江蘇省溧陽市,植株高45~50釐米,葉柄長40釐米左右,葉柄綠色,軟化後全白色,頂端小葉卵圓形,長3.6釐米、寬2釐米,兩邊緣較深裂,綠色。此品種適宜於旱地軟化栽培,軟化後的芹白,質地脆嫩,風味鮮美。

☆玉祁紅芹:產自江蘇省無錫市,植株高50~60釐米,葉柄長30~40釐米,葉柄粗0.7釐米,軟化後葉柄白長30釐米,頂端裂片卵圓形,葉緣有小齒,第一對裂葉尖與頂端裂葉下部一半重疊。綠色,冬季有發紫紅色。

☆廬江高梗:

產自安徽省蕪湖一帶。株高70釐米左右。頂端裂片長卵形,長3.16釐米,寬1.80釐米左右,綠色。節間長10釐米左右,莖長30~40釐米,粗1釐米左右,水中莖綠白色,入土部分白色。生長勢強,有香味,纖維少。品質好。

☆揚州長白芹:為異葉水芹主要分佈在江蘇揚州高郵寶應等地。植株立直立生長,株高65~75釐米。小裂懲片為梭狀卵形,邊緣疏鈍齒。莖粗0.7~1.0釐米,綠白色單株重25~30克,每畝產5000千克左右。


水芹高產栽培技術

※茬口安排※

水芹的營養生長主要在秋末及寒冬季節,收穫後正值春夏高溫季節,很多蔬菜與其他作物均可安排,就以水田來說,可以安排與早中稻輪作,還可以與蓮藕、茭白、蒲菜與水芋輪作或套種,特別是茭白田中寬行套種水芹,是江蘇南部農民認為是經濟效益良好的種植模式。

※整地與施肥※

一般利用低窪田,稻田、藕田及淺塘均可種植,先將田埂排成埂底寬20釐米,埂面寬15釐米,埂高0.5釐米的田硬,拍幹灌深水,促使軟化。

水芹植株繁茂,生長迅速,需肥量大,必須施足基肥,江蘇菜農每畝用豬牛糞200擔,栽前半月又施用雞糞50擔,並施複合肥30千克,底肥措勻,深耕25釐米左右,使肥土混勻,耙平後再灌水待播。

※種株催芽※

水芹種株以其母莖上的各節的腋芽促使其萌發進行無性繁殖,催芽時間,從8月中旬至9月上旬期間進行。先將1米左右長的母株基部割取,摘去頂梢,清水洗淨,理齊扎捆,捆成直徑約15釐米的小把,然後堆成草堆,草堆下土地做成20釐米土臺,上面最好鋪一層舊架材,以草把中將多餘水分排出,堆放方法,草把交互堆放,堆高至60釐米左右,用水澆透,上覆蓋一層稻草,每天夜間將堆散開,次日清晨,又復澆潑涼水,再行堆好。

※排苗※

處暑至白露前後是新苗落泥適期。水芹苗落泥有排苗與撒苗兩種方法,排苗是將催芽後的種鞭不切斷,一根根頭尾相連,行距6~10釐米左右輕輕排放在泥面,此法生長整齊,栽植質量好,但較費工。撒苗是將催芽後的種鞭,切成30~40釐米的草段,均勻撒在泥面,此法省工,但生長整齊度較差。栽苗後,可用竹條,將翹出泥面的種鞭輕輕敲打,使其貼平泥面,然後灌水。



水芹軟化栽培

水芹栽培上有軟化栽培,即通過軟化技術,培養出鮮嫩可口的水芹,其方法有下列三種:

☆深栽軟化栽培:深栽軟化栽培方法是將水芹葉柄下部深栽入泥中,這半截見不到陽光,呈白色,還受到水中透過的散光,呈青白色,這種方法較為易行,而所產芹嫩白,品質良好,故在江南一帶採用普遍,適合長江流域各地採用。具體操作過程是,在11月上旬,氣溫轉涼,苗高達30釐米,將芹苗連根拔起,以30餘根芹苗為一束,用手深插入泥中,深度約20釐米,如果田中泥土較板結,則用四齒耙深耙一次,耙平栽下,可在排苗田,邊扯邊插,也可以插入另一田中,株距為10~15釐米。灌水深開始可10釐米左右,以後逐步加深,插後7~10天施肥一次,每畝用尿素15千克,栽後1月可以收穫,故按收穫期要求,分期栽插,一般插到11月底為止,後期插的由於氣候寒冷,生長緩慢,收穫期可以延至次春2、3月。如過於延後,芹基部變鏽色。不定根鬚長出,質量變劣,風味變差。這種方法以玉祁水芹為好。

☆深水軟化栽培:深水軟化栽培技術,適宜於水層較深的水田和塘中,培出的水芹,不及上述方法白嫩,為淡綠色,味較清脆,排苗方法亦如上述,整田亦不要求十分平整,10月下旬到11月待苗高達到30釐米時,即可30根左右為一束,栽於泥中,栽時可保持一定水位,栽後水位逐漸加深,可至1米深。只有上部葉叢露出水面,在11下旬到2月上旬,可陸續採收。本法要選用植株較長的品種,如揚州白芹、丹陽青芹。

☆培土軟化栽培:培土軟化栽培技術,初期還是在水田中栽培,後一階段則用培土來進行軟化。對土壤要加以選擇,過分粘重的土及含沙過多的土,均不相宜。要選用微帶粘性土壤為宜。軟化後的芹白,白嫩如韭黃,味更清脆,故受人歡迎。唯費工較多。具體做法:首先需要施足基肥,排苗前半月,施足基肥,每畝施入豬糞5000千克,雞糞肥1000千克,碳銨20千克。施入後整平,然後按做成3米寬的畦面,畦中間溝寬40釐米,在畦面每隔10釐米橫排芹鞭,鞭注意擺平,淺水灌溉,生長期間注意拔除雜草,待苗長至30釐米以上,用鐵鍬自畦溝取土,埋入芹苗行間,培土時,用短木棒將苗挑起,不使土壓住水芹苗。土堆至35釐米高,可以一次培起,也可以分兩次培起,培土時,把溝裡和行間的泥土與芹菜密接,使芹菜因不見陽光而軟化。培土時,不要有空隙,否則因漏風而影響軟化效果。畦溝要經常保持一定水分,如天氣天旱,要及時向畦面澆水,保持土壤潮溼。如是10月下旬培土,25天即可採收,如至11月下旬培土,在12月下旬可收,也可延遲2月上旬採收。品種要用溧陽白芹。




水芹採收

早熟水芹在定植60天左右便可開始採收(通常在10月下旬),採收時間可持續到翌年的3月份。採收時帶根拔取,在芹田中預洗,再在流水中洗淨、整理、去除枯葉,然後束成0.75~1千克一把上市出售。芹菜收穫後不耐貯藏,要隨起隨上市。按以上方法栽培水芹,畝產均可達到4500千克以上。


朋友們,關於如何科學種植水芹的問題就介紹到這,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水芹高產種植技術,感謝大家的閱讀(完)


南粵新農人


種植水芹菜的技術不復雜,只要具有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和灌水方便、保水性能好就行。水芹菜是菜農們首先種植的蔬菜種類之一,水芹菜種植方法如下:

1、茬口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淺水藕田、春玉米田、早大豆田等茬口。

2、施肥整地播種前7—10天,每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2500公斤或餅肥100—150公斤以上,然後進行深耕上水漚制,耕翻次數越多,翻得越深,漚制時間越長,越容易獲得高產。在最後一次耕翻整地時畝施三元素複合肥50—75公斤以上,達到田面平整。光爛,四周築好高田埂(高度在50釐米以上),灌上薄水層。

3、選種催芽 於8月中下旬將種芹莖杆用稻草捆好,每捆紮2—3道,粗20—30釐米。捆紮後,將種莖橫一層、豎一層,交叉的堆放在不見太陽的樹蔭下或屋後北牆根,上面蓋上稻草或其它水草,沒有自然條件的,可用遮陽網遮陰。每天上午9時前,下午4時後各澆清水一次,保持溼潤,防止發熱。在涼爽、通氣、溼潤的情況下,約經7天左右,各節的葉腋長出1—2釐米的嫩芽。同時生根。這樣發芽、生根的種莖即可播種,撒搖可切成長度30—40釐米左右。排種的可切成60釐米左右。

4、淺水排種 水芹菜的適宜播種期在9月上旬,過遲不利於高產,要想奪取高產,排種是基礎,催芽後的種莖即可排種,排種的方法是,將催芽的種莖,莖部端朝田埂,梢端向田中間,芽頭向上。排種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保證密度,排種的間距通常在6—8釐米;一般每畝用種量200— 250公斤。二是田面要平整,以利長芽生根,從而達到生長一致。這一階段最忌田面高低不平,高處乾旱,不利紮根和長芽;低處積水,太陽曬熱淺水燙壞嫩芽,待長成幼苗以後,逐步加深水層。

5、追肥治蟲 在幼苗長到2—3張葉片時,開始追肥,促進植株儘快旺長,以後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尿素10—15公斤。發現蚜蟲,及時用蚜蝨淨噴霧防治或深水(4小時左右)滅蚜。

6、水層管理 排種後待水芹菜充分紮根生長時可以排乾田水,輕擱一次,以後要逐步加深水層,初期5—10釐米。以後水層在30釐米,保持植株露出水面15釐米左右,入冬以後,水芹菜停止生長,主要以灌水保暖,防止受凍。

7、勻苗深埋。當苗高達25釐米左右時,結合清除雜草和混合肥料,進行田間整理,一是移密補稀,使田間分佈均勻;二是捺高提低,使田間群體生長整齊,高矮一致。同時,可採用深埋入土的辦法進行軟化,提高水芹的品質。

具體辦法:於11月上中旬,株高 25—30釐米以上,用兩手將所有的植標採挖起來,就地深栽一次,每穴10—15株。入土深度視株高而定,地上部留10多釐米。其餘全部栽入爛泥中,使其在缺光的條件下逐漸軟化變白。在深埋時,兩手五指伸開夾住植株根部直插入土,要求不歪不卷根,這是提高水芹菜品質、食用價值和打進蘇南等城市大市場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土質不爛的田塊是,這種辦法就很難實施,同時,這種田塊的產量也不會太高。

8、適時採收 採收時間和標準在不同地區而不同,不需進行深埋軟化的地區,在11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經過深埋軟化的上市時間適當推遲,同時可根據市場需求,價格較高時上市,尤其應在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市場大量上市。


果果很努力


1.選地整地:在我國有很多地方可以種植水芹主要分佈在南部和中部地區。它比較喜歡溼潤涼爽的地方,不耐熱不耐旱,種植地最好是選含有機物質比較多的、土地肥沃的、保水性和保肥性好的水田或者在河流旁邊種植,最重要的是水源充足沒有汙染。在準備播種前一個星期左右,要先把地整一遍,需要把土壤進行很多次的翻整,在翻整的過程中在上面撒足夠的餅肥或者有機肥。翻得越深次數越多,肥料和土壤就越均勻,它的產量就會越好。

2.選種和催芽:在準備種植以前,要把種植的種莖給選好,還要對種莖做好催芽處理。要選那些沒有病蟲害的、長得看上去比較結石健壯的、長得比較好的莖來作為種莖。選好之後把種莖捆綁在一起,25cm左右粗捆一捆。捆好之後把它們放到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堆放好,上面覆蓋一層稻草之類的東西。然後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給他澆一次水,一般情況在七天上下就可以生根了,長出根莖就可以種植了。

3.種植:每年的九月初是種植水芹的最佳時間,太早或者太晚了都會對它的產量有影響。種植以前需要把種莖切成長度60cm左右一節,然後再把它的芽頭向上進行種植。在種植的時候必須注意它的種植密度,一般大部分在8cm左右就可以了。然後種植地要選平整,地裡的水也不能太多,要等它的幼苗長出來以後在慢慢的加高水位。

4.管理:在幼苗長出水位以後,差不多在幼苗長出三四個葉子的時候,就需要給他進行施肥了,好讓它快速生長。然後7—15天施一次肥,主要以尿素為主蚜蟲是它整個生長期都會有的一種蟲病,所以施肥的時候也要順便把蚜蟲清除一下。等到他基本完全紮根了以後在,就要把地裡的水排掉,把地曬幾天,之後慢慢往裡面加水,水的深度根據它的生長情況來定,五六釐米,二十五到三十釐米左右的時候都要保持地裡的水芹要在水面16cm以上。

5.採收:採收時間一般在11月份左右,沒有一定的標準,種植的時間不同,採收時間肯定會有差異,也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來定。





漁人小廚阿全


水芹菜種植方法如下:

1、茬口選擇 ,選擇土壤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排灌方便的淺水藕田、春玉米田、早大豆田等茬口。

2、施肥整地播種前7—10天,每畝施優質有機肥2000—2500公斤或餅肥100—150公斤以上,然後進行深耕上水漚制,耕翻次數越多,翻得越深,漚制時間越長,越容易獲得高產。在最後一次耕翻整地時畝施三元素複合肥50—75公斤以上,達到田面平整。光爛,四周築好高田埂(高度在50釐米以上),灌上薄水層。

3、選種催芽 於8月中下旬將種芹莖杆用稻草捆好,每捆紮2—3道,粗20—30釐米。捆紮後,將種莖橫一層、豎一層,交叉的堆放在不見太陽的樹蔭下或屋後北牆根,上面蓋上稻草或其它水草,沒有自然條件的,可用遮陽網遮陰。每天上午9時前,下午4時後各澆清水一次,保持溼潤,防止發熱。在涼爽、通氣、溼潤的情況下,約經7天左右,各節的葉腋長出1—2釐米的嫩芽。同時生根。這樣發芽、生根的種莖即可播種,撒搖可切成長度30—40釐米左右。排種的可切成60釐米左右。

4、淺水排種 水芹菜的適宜播種期在9月上旬,過遲不利於高產,要想奪取高產,排種是基礎,催芽後的種莖即可排種,排種的方法是,將催芽的種莖,莖部端朝田埂,梢端向田中間,芽頭向上。排種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保證密度,排種的間距通常在6—8釐米;一般每畝用種量200— 250公斤。二是田面要平整,以利長芽生根,從而達到生長一致。這一階段最忌田面高低不平,高處乾旱,不利紮根和長芽;低處積水,太陽曬熱淺水燙壞嫩芽,待長成幼苗以後,逐步加深水層。

5、追肥治蟲 在幼苗長到2—3張葉片時,開始追肥,促進植株儘快旺長,以後每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尿素10—15公斤。發現蚜蟲,及時用蚜蝨淨噴霧防治或深水(4小時左右)滅蚜。

6、水層管理 排種後待水芹菜充分紮根生長時可以排乾田水,輕擱一次,以後要逐步加深水層,初期5—10釐米。以後水層在30釐米,保持植株露出水面15釐米左右,入冬以後,水芹菜停止生長,主要以灌水保暖,防止受凍。

7、勻苗深埋。當苗高達25釐米左右時,結合清除雜草和混合肥料,進行田間整理,一是移密補稀,使田間分佈均勻;二是捺高提低,使田間群體生長整齊,高矮一致。同時,可採用深埋入土的辦法進行軟化,提高水芹的品質。


老孫說說


水芹也被稱為馬拉地或哈利姆,生長迅速,可用作沙拉中的綠葉蔬菜或裝飾物。植物可以長到2英尺高,產生白色或淺粉紅色的花朵和微小的籽莢。莖的底部有長葉,羽毛狀的葉子位於上莖的兩側。花園水芹植物的葉子和莖可以生吃或三明治,湯或沙拉,有時也被稱為水芹芽。這些營養密集的植物含有維生素A,D和葉酸。流行品種包括皺紋,皺紋,波斯,皺巴巴和捲曲類型。

那麼如何種植水芹呢?

水芹種子通過隨機散佈或排成行。花園水芹需要有機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才能茁壯成長。種子應種植1到2釐米深。行應相距3-4釐米。一旦植物長出來,最好將它們分開8-12釐米。每兩週重新播種將確保持續供應這些新鮮蔬菜。如果你的空間不足,可以在容器或吊籃中種植花園水芹。只要土壤保持均勻溼潤,水芹護理就相對容易。

只需要用可溶性液體肥料定期施肥。在植物建立的第一個月期間應該控制雜草。使用有機覆蓋物,稻草,碎報紙或草屑來保護植物並保持水分,種植的高地水芹通常可以作為雜草種植。雖然味道和生長習性相似,但土豆水菜比水芹更容易種植。種植這些植物是因為它們可食用,味道鮮美,葉子很小,形狀有點呈方形,葉緣略有鋸齒狀。看起來和品嚐非常像豆瓣菜只有更強的胡椒味,高地水芹用於沙拉或草藥混合物。它可以像其他蔬菜一樣生吃或煮熟,如羽衣甘藍或羽衣甘藍。植物的所有部分都是可食用的,富含維生素,鐵和鈣。土地水芹在涼爽潮溼的土壤和部分陰涼處繁殖。這個芥末家庭成員在炎熱的天氣裡迅速掙扎。

它生長在春季和秋季,通過溫和的凍結是堅硬的。為了確保幼嫩葉片的連續供應,最好播種連續種植。由於它很耐用,用克洛什或其他保護物覆蓋植物將允許整個冬季持續採摘。通過去除土塊,植物碎屑和雜草來準備生長高地水芹的床,並將其平滑和平整。在播種前播種並進入土壤,每100平方英尺3磅10-10-10。在潮溼的土壤中種植僅約1/2釐米深的種子。因為種子很小,所以種子密集,然後變薄。將行間隔12釐米,在行內間隔3-6釐米的植物。當幼苗足夠大時,將它們稀釋到相距4釐米。

保持植物充分澆水,耐心等待七到八週,直到高地水芹收穫時間。如果葉子失去深綠色調並變成黃綠色,那麼每100英尺的行用6盎司10-10-10的側裙。當植物乾燥時一定要這樣做,以免燒掉它們。 高地水芹收穫 一旦植物高約4釐米,就可以收穫高地水芹的葉子。只需從植物上摘下葉子,保持莖和根完整,形成更多的葉子。切割植物將促進額外的增長,對於優質葉子,在植物開花前收穫或葉子可能變得堅韌和苦澀。

對於水芹的種植要點,大家都瞭解了嗎?





走在沙土地


水芹,又叫楚葵,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為傘形科水芹屬。我國中南部地區的水田、溪溝及其陰溼的地方均有野生水芹的生長,野生水芹在很早以前就被訓化成功,作為蔬菜栽培,目前在長江流域以南,尤其是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較多栽培。

水芹是高產的水生蔬菜,供應期長,每年的11月~翌年3月均可陸續採收,盛產期為春節前後,正值冬淡缺菜季節,在蔬菜週年供應上有一定意義;而且水芹一般都利用低窪水田、淺塘、溪、溝等地栽培,也可與早稻、茭白、早藕等農作物輪作,是一種經濟效益較高的水生蔬菜。


豫南打工仔


水培最好


豪情書生


專家不是說這東西有毒,不能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