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蕭紹古道也叫山陰古道或湖進古道,以前進化、臨浦人進城(紹興),是從進化翻坎坡嶺到夏履蓮東村,再從馬家池翻古城嶺,下湖塘坐船到紹興。 進化鎮及臨浦鎮的一半解放前屬紹興縣(古代稱山陰縣)管轄。“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本次行程沿途有水庫、翠竹、涼亭、古寺、溪瀑、梅林、風景秀麗,值得一走。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曹山寺位於進化鎮華家墊村東北的曹山山頂(400多米)上,始建於北宋乾德四年(996年),名彌陀院;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賜為報恩院;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僧人啟元募資重新修建。這座寺院南面有一組僧人墓碑,其中一塊是曹山寺一代始祖淨生和尚的,這位和尚屬曹洞正宗第二十九世,曹洞正宗是佛教禪宗中的一大支派,由唐代高僧良价在江西省高安縣洞山弘法,在江西省吉水縣曹山開宗,由此而得名曹洞正宗。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探尋越王崢,感受越王棲兵“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之地。

在蕭紹古道上,最有名的莫過於越王崢了。
  越王崢位於紹興西部夏履鎮和蕭山所前鎮的接壤處,海拔三百多米,俗稱越王寨。雖然越王崢是會稽山脈的一座小山,但是山巒疊嶂,深谷幽靜,風景宜人。而且此山雖不大,卻小有名氣。據說,越王勾踐棲兵“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就是在此。吳越之戰,越大敗後,越王看中此山雄險關隘,領五千殘兵在此保存實力,經10年休整練兵,使越兵強盛精銳無比,遂出山打敗了吳國。至今,山上仍有越王棲兵時留下的“沐浴山”、“飲馬池”、 “淬劍石”、 “九龍盤山頂”等多處古蹟。行走在古道上,看著種種古蹟,貌似穿越到了吳越紛爭的時代。

吳越紛爭,蕭紹古道。山陰道上行,如在畫中游

“這是一條一路都有故事的古道,各種傳說也讓古道更有神秘色彩,是真正值得去探秘的古道。”在古道上,還有一處景點也非常值得一探,就是位於越王崢頂上的深雲禪寺,也叫越王寺,該寺建於元統三年,明末擴建,清代重修。越王寺香火旺盛,內築有越王勾踐的塑像,塑像謙恭而立,雙目凝視遠方,呈運籌帷幄狀,讓人深感到其“臥薪嚐膽、立志雪恥、勵精圖治、內修其德、外布其道”的遠大心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