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博,我建議你認真讀完這幾條建議


最近很多學校開始陸陸續續公佈博士招生簡章了,有好多學生跑來問我讀博的事情,特別開心,說明很多學生還是有學術追求的,我樂於見到這種現象。

想讀博,我建議你認真讀完這幾條建議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


每次有學生問我讀博選學校或者找導師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反問一句:


你為什麼讀博?你讀博之後想幹嘛?


但是我發現,絕大多數人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


我肯定是不會阻止大家讀博士,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主動讀博士。但是,讀博士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的事情,博士那四五年時間,如果你沒有做好準備,說實話是比較痛苦的。


如果你真要讀博士的話,希望你能做個長久的打算。

你可以從三個階段考慮:


讀博前選擇學校、導師、方向的問題;


讀博期間的各種問題;


讀博後打算做什麼的問題。


首先是讀博前


大家要記著,博士和碩士的招生規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碩士是全國統一報名考試,就算是自主命題,那並不影響考試的時間,筆試和麵試都通過了之後,原則上你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會去哪個導師門下的。當然了,事先打好招呼的就另說。


所以,碩士比較被動,可選擇性不多。但是,博士就完全不一樣了。


博士完全是各個學校自主招生,名額不定,需要等待分配,考試方式更是變化多樣。


有的學校採取傳統的筆試+面試的方式,有的則在筆試前增加一個申請審核的環節,還有的學校直接沒有筆試,完全是申請審核制。


每個導師能帶的學生名額是有限的,所以大家要記得,事先聯繫一下老師問問還有沒有名額。


有的學生比較悶,不喜歡交流,覺得只要考試過了,導師肯定要。如果有學生是這樣想法,那一定要趁早醒一醒。


在聯繫導師之前需要準備什麼東西呢?


在聯繫導師之前,一定要準備好個人簡歷簡歷中寫清楚你的科研工作經歷以及科研成果。


如果你不知道寫什麼,你可以簡單回憶一下:


你到目前為止發表了什麼文章,有多少專利?


你參加了哪些學術會議?


有沒有什麼比較大型的學術集體活動經歷?


有沒有出國交流學習的經歷?


有沒有參加什麼橫向課題?


...

這些都是可以寫的。


大家要注意一點,簡歷中只要寫你的成果和經歷就行了


很多學生喜歡加上一些個人的性格愛好,比如努力刻苦,學習認真,還喜歡加上一些無從考究的學習狀態,比如正在努力學習什麼軟件。


不要說這些,你說了也沒用。我想知道的是你會什麼,你做了什麼,而不是你正在學什麼,這些都比較虛。


如果你實在沒有,那也不要杜撰,你可以加上一個自我推薦信。


聯繫導師的時候用什麼方法呢?


一般情況下,在學院官網上都會有各個博導的個人簡介,簡介中至少會有郵箱,可能還會有辦公室電話甚至是私人電話。


很多學生在這時候就會覺得困惑,發郵件怕老師看不到,看到了也不想回,發短信吧又怕看了不回,打電話吧又覺得唐突。


好多學生是這種心態,這裡我想和大家說一下,完全沒必要有這種心態,如果有電話,那就直接打電話聯繫,如果沒有,那就想辦法找到導師的電話,實在找不到,再發郵件。


打電話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導師不會因為你們直接打電話而覺得唐突,本來把聯繫方式放在學院官網上就是讓別人聯繫的。


打電話的時候,先說一下你的個人信息,再說一下你的來意,問問導師還有沒有名額,如果有名額的話,導師會讓你準備考試,如果沒有,就會直接告訴你沒有名額了。這比你發個郵件問要有效得多得多。


如果你有心的話,在掛電話之前和老師說一下稍後會把簡歷發到他的郵箱,這樣能夠加深導師對你的印象。


大家在選擇導師的時候,我給一些建議:


首先,博士生導師比較注意你的碩士研究方向,所以儘量選擇一個和你研究方向相關的研究,不要貿然換方向,會比較困難。


再來,為了你自己畢業考慮,事先打聽一下你相中的這個導師是否好畢業。


最後,在國家基金網上查一下這個導師最近的課題,把他5年內的文章下載下來看一下,你會對他有一個更深的瞭解。


這是讀博之前會遇到的問題,下面說一下讀博的時候會遇到的問題。


讀博時會遇到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普通人來說,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很多學生能力很好,但是態度不行,不夠積極主動,整天悶頭做自己的事情,遇事不和導師溝通,在辦公室裡經常見不到人,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到要看他成果的時候,什麼像樣的成果也拿不出來。


我知道很多博士,已經六七年了還沒畢業,自己也不著急,很少聯繫導師,每天就在辦公室裡待著,達不到畢業要求,也不想主動去解決問題,就這麼拖著。


如果你自己不主動解決問題,沒人會主動幫你解決問題的。


博士遇到困難太正常了,延期個一兩年都很正常,不過遇到困難的正確心態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問題放在那兒永遠也解決不了。哪怕你最後實在受不了退學了,也比你在學校啥也不做浪費時間強。


除了做事要積極一點之外,要給自己打個預防針,讀博士不容易,肯定會遇到困難。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


本科就是老師把一隻死兔子拿給你,你拿好了就行;


碩士就是導師告訴你森林裡有一隻兔子,它現在在哪兒,你拿著獵槍去打回來就好了;


博士就是導師告訴你森林裡可能有一隻兔子,但是不確定,你需要自己去摸索是不是有兔子,如果有兔子,把它打回來。


說不定,最後你在森林裡找了半天兔子,結果沒找到兔子,卻發現了一隻刺蝟。


所以,你得給自己打好預防針,做好心理準備,遇到困難不要奔潰,心態平和一點,哪一項偉大的事業沒有經歷過各種偉大的困難。


雖然有時候一個困難可能就會讓人崩潰,但我希望你能借此機會浴火重生,像鳳凰一樣。


讀博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在讀博期間很多學生會有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個人建議大家不要錯過,要積極主動地爭取,對你們以後工作很有好處。


畢業之後的工作問題


最後是關於畢業之後工作的問題。


我問過絕大多數的博士生,絕大多數人一開始讀博的目的就是為了找一份高校的工作。


這沒有問題,但是大家要注意,目前高校的招聘越來越嚴苛了,很多學校的輔導員都要求博士畢業。

想要牟取一個教職工的職位,一定要有能力,比如你讀書期間發了很多篇高質量的文章。


有的學校還要求國外學習交流的經歷,所以我剛剛說了,在學校期間有出國的機會,建議大家積極爭取。


一些稍微好一點的學校還非常看重學生本科及碩士的學校,這些就是硬性條件了,不是你發多少文章能彌補的。


每年畢業的博士有很多,所以高校工作的競爭也很激烈,正常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你一定能實現一開始的想法,這都是你們在讀博之前就要考慮的事情。


所以,如果大家真有讀博的想法的話,我建議大家先思考一下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