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位於G30連霍高速博樂岔口以東,距博樂市以南、精河縣以西60公里處,位於G30國道旁。屬於新疆博州精河縣阿合其農場轄區。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是清乾隆時期設立的軍臺之一,後改為託霍穆驛站,擁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真正的古驛站。從伊犁到博州、過賽里木湖沿線分別設有一臺、二臺、三臺、四臺、五臺。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的出名,更多是因為五臺雜燴湯,這在新疆是出了名的一道傳統美食。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就如同過往乘客都知道沙灣大盤雞。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柴窩堡辣子雞。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托克遜拌麵。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木壘架子肉。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昌吉丸子湯一樣。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都有因美食而得美名揚天下的因素。

獨特的地理位置,五臺處於奎屯和伊寧(霍爾果斯)450公里中間處。

巧合的時間區域,位置剛好處於從伊犁(含霍爾果斯)、博州(博樂市、溫泉縣)或是從烏魯木齊方向過往人員在就餐時間。不論是小車、大巴還是貨車司機,到飯點了、沒有吃飯,一定開下高速吃一碗雜燴湯。該方便的方便,該加油氣的加油氣,該休息的休息。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鼎盛時期路主路兩邊基本都開著雜燴湯。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為什麼五臺雜燴場這麼好吃呢?

新疆新鮮的牛肉(據說有的的店一天要吃一頭牛)、粉條、丸子、青菜、香菜、豆腐,加上大師傅的嫻熟技藝的方法,配上餅子、小菜。一份丸子湯,有肉、有肉、有湯、有餅,而且肉一碗裡有實打實、好多片牛肉(可比牛肉麵的肉多),滿足各族群眾的需求,老少咸宜,實乃旅客必吃之珍品佳餚。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上下兩邊用炭火烤的餅子 外金黃、內勁道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過路客都趕趕時間,只要挑選一家,快的一分鐘就端上桌,慢的不超過五分鐘。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吃客也有經驗,哪家館子門前車多,就說明做的好吃民,下車的人就扎堆往裡進。一碗就25-35不等。有時再點上一結其他新疆的快餐,如拌麵、炒麵(二節子、揪片子、丁丁)、大盤雞、大盤肚、爆炒羊雜,等等。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吃客要求水平的提高,五臺和雜燴湯也迎來了二次創業。

當地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抗震房屋(2018年10月16日精河縣曾發生5.4級地震),把五臺片區老舊平房整體拆除。2019年7月開始重建,全部改造成樓房。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目前,大部分主體建築主牆已砌或封頂。計劃結合五臺社區特色飲食文化,將周圍發展為集觀光、民俗體驗、驛站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五臺美食小鎮預計今年投入使用,到時迎接吃客,變化的是道路整潔、環境舒適、乾淨衛生,不變的是質優味美、享譽各地、還想再來。

南來北往,東來西去。

再去五臺。


五臺和雜燴湯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