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 傾聽白衣女神們的家國情懷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1月26日起,天津市先後派出包括兩支疾控分隊在內的13支醫療隊,共1294名隊員馳援湖北。天津醫療隊的白衣天使走進武漢各大醫院重症病區,進駐多個方艙醫院,還遠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肩負病毒檢測重任。

在天津支援湖北醫療隊中,女性佔比達到65%。她們是父母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但在戰“疫”中,她們都化身剛強堅毅的巾幗戰士,寸步不離守護患者,無私奉獻守護家園,她們讓“鏗鏘玫瑰”精神更加“熠熠生輝”。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際,祝福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女神們平安歸來。

2月27日 “紅區”裡的酸甜苦辣鹹

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腫瘤醫院王煜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是我們進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第一天,今天我作為首批人員參加工作。面對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陌生的病人、外加要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各種緊張焦慮全部顯示出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心態,深呼吸,做足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完成任務,這一天緊張的工作下來可謂是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

纸短情长 倾听白衣女神们的家国情怀

(王煜進入紅區準備開始工作)

“酸” 首戰日的班次是13:30-19:30時段,我一早就起來做好每日消殺工作,準備上班所用物品。參加工作15年的我,工作時遇到過各種搶救,每日重症室各種繁雜工作從未難倒過我,但未知的一切都讓我不由得緊張忐忑,滿腦子想的是操作流程。快步走到醫院更衣室,熟練地穿上防護服和隔離衣,最後帶上護目鏡,就感覺整個人都被捂住了,有些不適,也有些難受,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來自“紅區”的壓力。

“甜”就在我難受的時候,中南醫院護士老師來到我身邊給我鼓勵:“別緊張,跟我來站在通風的地方,今天我會和你們一起上班帶你們熟悉情況,別慌慢慢來。”她帶著武漢口音的話語堅定又溫柔,讓我緊張的情緒慢慢平復。同組的領導和隊友們都在身邊扶著我,關心我的情況,生怕我會因為緊張憋氣而暈倒。很感激身邊有那麼多並肩作戰的戰友,在大家的關心幫助下,我的不適症狀很快就消失了,我趕緊調整好情緒和狀態開始病房工作。

“苦”患者們身處隔離管理,因為病情困擾,也因為身邊沒有家人的陪伴,看到醫護人員來查房,都把我們當做自己的希望,紛紛向我們訴說這期間心中的苦悶和擔憂。對每一位患者,我們都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希望大家早日戰勝病魔,迴歸正常生活。

“辣” 武漢這座歷史悠久而又美麗的城市,美食豐富,辣則是武漢美食的標誌之一,武漢人無辣不歡。住院的患者發病後難免咳嗽,但這也抵不住大家每日都希望餐食裡能有一份辣味。食堂的飯菜也會適當放些辣,提升患者的食慾。我們只要看到患者能夠大口大口吃飯,都會鼓勵說他們儘可能多吃一些,增強抵抗力。許多病人都和我們說:“有你們醫護人員在,我們肯定會好好吃飯,要快點好起來才對得起你們從那麼遠的地方趕來支援幫助呀。”聽到大家這麼說,我們做什麼都是值得的。

“鹹” 我們這班次一共接收了7位病人,6小時的工作非常充實,完成本崗工作後,我的護目鏡裡都是水霧,藏在口罩後的臉也有些麻木和疼痛,但是想到能給患者帶來的幫助,和同事們對視時仍舊忍不住微笑,汗水流到嘴裡,嚐到了鹹鹹的味道,最開始的那一點緊張情緒已經徹底消散。有醫護人員全力以赴地救治,有患者信心十足地配合治療,疫情肯定會很快過去。首戰順利結束,我戰勝自己恐懼緊張的心理,就是開了個好頭,勝利一定會在眼前。加油武漢!

3月3日 短短數日 與患者建立了深厚情誼

西青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0名隊員,投入到江岸方艙醫院紅區工作轉眼已20多天了,他們已經克服了早期的緊張與各種不適,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得心應手的工作著。近日,他們收到了患者一封提及到隊裡十個人的感謝信,讓大家內心很欣慰。護士張娜說:“在這裡,我們只是認真幹著我們應做的平凡醫療工作,目標是幫助患者們早日康復出艙”,他們與患者也早已建立了深厚情誼。

纸短情长 倾听白衣女神们的家国情怀

(患者為天津醫療隊員寫下感謝)

張娜在日記中寫到,從首診,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開始。導診護士,細化患者生命體徵、個人信息十幾項都要逐一細心填寫,進行生命監測後,再由導診護士帶領病人入艙與主班護士交接辦手續。主班帶著三聯建立病歷,通知大夫並安排床位;責任護士與首診護士交接病人。有特殊生命體徵的,要特別標註,電腦錄入時顏色也不一樣,因為患者都是分批來的,所以工作量很大。

責任護士,給患者測量生命體徵、宣教、介紹方艙內環境、發藥、發生活物資、指導用藥、注意事項、發飯發水果、陪同患者、做咽拭子監測、拍胸片、發報告,給患者做心理疏導,安撫病人等等。

凌晨兩三點的武漢,由燈火通明的繁華到今天的靜默無人,令人感慨。我們中幾乎會每天有人穿過武漢的午夜街景去到方艙中工作,無論陰天、晴天、雨天還是雪天。方艙裡的患者漸漸熟悉起來,與我們建立了非常融洽的關係。看到他們恢復出艙時,我們都感到最為滿足。

3月4日 來自武漢的感謝信讓人感動

米穎,你有一封表揚信!

我是江岸方艙醫院的患者。2月12日住進方艙後, 得到馳援武漢的天津醫療隊救治和關愛。前幾天我發現有位穿著防護服的老同志帶領志願者在艙內巡視,對病友的求助都認真傾聽,就像沒有指甲刀這樣很細微的小事,她們也一一記下,為病患想盡辦法。在艙內物品沒有配備齊全的情況下,她把自己的指甲刀拿出來給我們使用。後來,又幫我們協調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解決了很多瑣碎的事情。

通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她叫米穎,是一名來自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護士長。我們病友都說她對病患和藹可親,經常出艙幫病患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還幫助我們疏導心理問題,講解各種醫療知識。特別是她對殘疾人的愛心和關懷值得人稱讚。我們有這位好醫生是我們病患的福氣,我們衷心的感謝米穎護士長。對於她的醫德表示崇高的敬意。她點點滴滴的付出,充分了體現天津人民對武漢人民的關懷和熱愛,武漢人民會在心中記住你們的,讓我們向共同的目標奮進加油!

闞燕,我想感謝你!

我是方艙醫院B區的一名患者。剛住進來時出現了很多心理問題,煩躁、焦慮、睡眠不好等。在方艙裡有醫生的指導、護士的關心及愛護,但是有一位開始叫不出名字的醫護人員,我只能記住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她經常來到我的病床邊,問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等等。在她苦口婆心的勸導和指引下我慢慢地治癒了自己心理疾病。從此我丟棄了心理包袱,變得像以前一樣活潑,還經常抓拍一些生活照片,把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纸短情长 倾听白衣女神们的家国情怀

後來才得知她是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長,名叫闞燕,她還是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我與她建立起了特別的友誼。我康復出艙後,還要進行集中隔離14天,又是一個新的環境,自己被封閉在單人間裡。我又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她卻實時通過微信對我進行疏導,我慢慢的適應了這種生活,也見證了她的醫德和醫術。我由衷的感謝天津醫療隊,特別是闞燕諮詢師對我的開導和治療,也讓我在心裡永遠記住了她。

患者於麗楓酒店

3月6日 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一起的第三個班,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護士韓冰突然發現同事李靜的情緒很低落,我看到她充滿霧氣的護目鏡裡淚水在眼眶中打轉。經詢問,才得知她的姥姥去世了。沒有告訴任何人,選擇獨自默默承受,直到問起她還囑咐我:"放心,我可以上班,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我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工作,讓大家擔心,病人還等著我!"說完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醫療隊得知消息想讓她休息,與家人多聯繫。但她婉言謝絕:"特殊時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肩上擔子都很重,如果調班的話,肯定會影響其他同事崗位的變動,我不想因為私事給戰友增加負擔,我可以克服。"李靜很快調整好了自身狀態,又和往常一樣繼續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李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時刻牢記姥姥生前對她的囑託:"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不要怕吃虧,要做老實人、做踏實事,做一個有良知、有責任、對社會有用的人。"

纸短情长 倾听白衣女神们的家国情怀

(工作中的李靜)

3月8日 最好的消息:患者清零正式閉艙

3月8日,隨著最後一位患者轉出,武漢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實現了患者清零,正式閉艙。作為天津市第九批馳援武漢人員,四中心醫院泌尿外科護士長魯欣、血液科護士劉文慧、呼吸科醫生彭秋風,已經在那裡工作了將近20天,期間她們和戰友們相互鼓勵,不懼生死,全力以赴,守護患者生命。聞聽方艙病人全部可以出院的好消息,很是替患者高興。

纸短情长 倾听白衣女神们的家国情怀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