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觀察|建設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最江蘇”導讀

2018年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的帶動引領作用。“最江蘇”公眾號推出“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觀察”系列文章,從江蘇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十大產業領域切入,解讀各地發展實踐。

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是指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生產、收集、處理、加工、存儲、運輸、檢索和利用,並提供信息服務的業務活動。

高端軟件和新興信息服務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其業務形態主要但不限於:信息技術諮詢、信息技術系統集成、軟硬件開發、信息技術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

“十三五”以來,江蘇著力推動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高端軟件、信息技術服務、人工智能,推動軟件產業向服務化、網絡化、平臺化轉型,構建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加強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創新,把江蘇省建設成為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大數據融入各大應用領域

在泰興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正在通過電腦登錄“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實時查看在線視頻監控系統。“泰州移動的工業排汙企業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就像一雙‘眼睛’,不僅能實時監測工業排汙企業的各項排汙指標,減輕我們的工作量;同時還可調取現場的高清視頻圖像,為執法工作提供證據,對這些企業產生震懾,倒逼他們引進先進的工藝技術,將汙水處理達標後再排放,這樣全市的水體環境整治效果才能得以保障。”泰興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指著動態監控畫面介紹說。

作為“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排汙企業在線視頻監控系統基於移動網絡,是集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展示、統計及管理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業務子系統。通過安裝在企業門牌、汙染防治設施部位、排汙口、汙染源在線監控室等區域的高清網絡攝像頭,對相關工作場景實施24小時全程監控;同時將採集到的數據畫面實時傳送到環保工作人員的電腦及手機終端上,從而便於隨時掌握企業的排汙情況並及時進行處理。

在對比分析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數據基礎上,泰州建設了“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整合長江生態數據,全面覆蓋泰州境內長江生態、岸線、排口、工業源、幹流及支流水質等生態要素,目前已彙集沿岸重點工業企業信息,還具備預警預測等數據分析功能。

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觀察|建設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南通市積極推動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發展,目前全市建有南通軟件園、如皋軟件園、海安軟件園、南通國際軟件園4個省級軟件園區,南通國際數據中心產業園被評為工信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隨著華為、阿里巴巴、 360、國動大數據、東華大數據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南通市已逐步形成大數據產業集聚發展效應。

南通大數據產業應用正不斷拓展。從政務雲發展看,南通電子政務雲計算服務初具規模,建成50臺服務器、50T的存儲資源池。從行業雲發展看,市交通雲計算中心建成運營,為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貨運物流等業務系統提供服務,數據總存儲量達2PB。從商務雲發展看,建成南通中小企業雲平臺,入駐企業數達3000餘家。從民生雲發展看,智慧南通公共服務平臺已完成PC端、移動端、微信服務號三大服務渠道建設,涵蓋600餘項民生服務。

南通市將對大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堅持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與服務外包深度融合的思路,重點推進金融、醫療健康、工業、智慧城市及生活四個領域的大數據產業發展。

江蘇推動大數據技術在工業、農業、醫療、氣象、環境等領域的應用,促進數據服務業創新,支持發展數據製片、數據探礦、數據化學、數據材料、數據製藥等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地方政務大數據、經濟大數據、生態文明大數據、民生服務大數據以及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大數據產業(交易)中心建設,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發展大數據產業,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大數據產業園。

人工智能加快構建產業生態

在蘇州人工智能產業園(蘇州國際科技園旗下載體)位於桑田島北部一棟研發樓的實驗室裡,中科院自動化所蘇州研究院副院長兼首席科學家顧慶毅和他的同事在為研發一款新型的工業用高速3D相機而緊張工作,市場營銷也在緊鑼密鼓同步展開。

集成了這種高速相機與通用型的人工智能視覺檢測軟件的智能檢測裝備,廣泛應用於各類高速生產線和高端精密製造領域,具有相當廣闊的市場前景。

自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在全國開發區率先頒佈了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專門政策以來,作為全市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主要載體,蘇州國際科技園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以及人類日常工作、生活各個應用領域的深度融合,一場應用落地的攻堅戰正在全面打響。

近年來,為了加快人工智能應用落地,蘇州國際科技園的建設主體——園區科技公司提出了“打造人工智能的熱帶雨林”的目標,著力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觀察|建設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220千伏揚紅線線路電流增大,電流峰值達16000安,線路自動跳閘,系統自動鎖定故障點,並在3D模型中可視化顯示,巡檢機器人、消防機器人前往故障點消除故障……”無錫220千伏紅旗變電纜隧道內開展了安全模擬演練。

該隧道有個“超強大腦”——智慧中樞平臺,整合了智慧監測彙集系統、智慧輔控聯控系統、智慧數據決策系統,可實現電纜全線故障智慧診斷,遇到隧道內有突發狀況,“超強大腦”會根據數據作出分析,並自動啟動應對措施。

紅旗變電纜隧道智能化改造升級只是無錫供電公司電纜精益化管控的第一步,下階段,該公司將加強跨線路的專業數據交互,簡化客戶端使用方法,完成該智能化電纜隧道運行維護、故障檢修相關信息的持續更新,優化管控平臺展示和應用界面,根據不同的應用人員需求進行針對性配置,提高管控平臺的實用性,構建一個互聯、高效、全週期覆蓋的電纜管控平臺。

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無錫市出臺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並確定在全市實施270個企業智能化項目;2018年,無錫又啟動編制《關於促進無錫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目的就是不遺餘力地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江蘇促進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重點領域的應用推廣,培育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加快基於人工智能的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徵識別、新型人機交互、智能決策控制等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支持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軟硬件開發。在製造、教育、環境、交通、商業、健康醫療、網絡安全、社會治理等重要領域開展試點示範,推動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

雲計算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南京雲計算中心是曙光公司在華東地區佈局的重要雲計算產業基地,自投入運營以來,重點面向電子政務、中小企業、科研院所、行業雲等領域,為以南京為中心、輻射華東地區的廣大雲計算用戶提供專業的雲計算、大數據和技術諮詢服務。2017年,南京雲計算中心入選工信部首批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在建設初期,南京雲計算中心就構建了綠色數據中心的良好基礎。如在新採購的IT設備和替換的IT設備中,優先考慮綠色節能服務器的選用,並採用了曙光自主研發的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全智能功耗調控軟件powerconf進一步降低設備功耗;使用曙光自主開發的C1000排級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系統,運用水平送風AHU冷卻技術、全密閉動態均衡送風供冷節能技術、整機櫃服務器技術等多項綠色數據中心先進適用技術。

江蘇戰略性新興產業觀察|建設高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強省

總部位於無錫的華雲數據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雲計算服務商,以全線覆蓋的雲服務產品組合、領先的雲化支撐運營能力和創新的雲CDN(內容分發網絡)等優秀技術,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大的獨立雲計算服務商和一站式雲化合作平臺。在2016年度公有云供應商Top50中,華雲數據位列第9,百度提供的百度雲排第10。

華雲公司不僅為用戶提供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雲協同SaaS(軟件即服務)、雲CDN(內容分發網絡)等多類型服務,同時還提供私有云、電子商務雲、金融雲、遊戲雲、IDC轉雲等安全、方便、易用、節能、可靠、高效的解決方案。

江蘇圍繞提升雲計算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突破彈性計算、資源監控管理與調度、安全控制管理、艾字節級數據存儲與處理、數據中心綠色節能、虛擬整合等關鍵技術。支持基於海量終端接入、海量信息存儲和計算的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產品,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雲計算操作系統、桌面雲計算系統、分佈式系統軟件、虛擬化軟件等雲計算基礎軟件,應用於雲基礎設施和雲終端設備的嵌入式軟件及SaaS相關應用軟件。大力發展公共雲計算服務,建立自主可控的雲計算產業鏈,形成完善的雲計算公共支撐體系。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飛象網、人民日報、南通廣播電視臺、南通日報、中國能源網、中國日報、中國IDC圈、光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