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在月球建基地嗎?

一個大書包


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是早晚的事。因為月球上有獨特的宇宙環境,人類可以利用月球上的環境觀察宇宙空間,找到人類開闢宇宙之路。

人類總想找到自己的宇宙夥伴,人類會努力的去找,同時找到自己類似的家園。

月球是人類開發宇宙環境的跳板,有了這塊跳板,人類就可用這個技術在其它星球上落腳。


寶樹白石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註定要成為人類開拓宇宙的第一個踏板,人類未來在月球上建設基地是必然的。

水在地球之外是非常珍貴的物質,只要人類在一個地方長期生存,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水都是首要的必需品。但我們不可能從地球向月球基地運水,必須在當地解決。月球的表面雖然不存在液態水,但科學家認為由彗星撞擊所帶來的水、或者來自太陽風的氫和含氧豐富的月岩反應所產生的水,都可能以冰的型態沉積並儲存在月球兩極撞擊坑的永久陰影低溫區。2009年月球觀測和傳感衛星用一個撞擊器撞擊了月球極地的環形山陰影區域,從噴出的羽狀物質中已經檢測到大量的水。

月球因為被地球潮汐鎖定,月球正面非常適合安放對地觀測設施,全天候監測地球表面及地球所處的空間環境。同樣,在月球背面,因為沒有來自地球的干擾,也非常適合安放大型的光學與射電望遠鏡,對太陽系周邊及宇宙深空展開更細緻的觀測。

在月球上有一些熔岩漿凝結形成的特殊地貌,非常適合以較低的成本改造成地下或半地下的基地建築物。月球古代的火山爆發產生的熔岩在窪地凝結出玄武岩層以及盾狀與穹頂地貌,在這些岩層或地貌下方可以快速的創造出大面積的地下空間供人類生產生活。

首先人類會在月球建設類似南極科考站那樣的科研基地,科研基地是人類深入瞭解月球以及持續發掘月球利用價值的第一步。前面說過,因潮汐鎖定,月球正反面會出現不同用途的“地文臺”與天文臺。圍繞這些大型科學設施,也會形成特殊的科研基地。

也許長期有人值守的月球科考站獲得的科學數據將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驚喜,比如發現更多可利用的資源,甚至可能加快人類開發月球的速度,催生人類第二次大航海時代或者新的工業革命。

月球的低重力環境非常適合用來當作跳板或中轉站,匯聚來自地球的物資,組裝成更大的裝備發射到更遠的地方,因此月球上還會出現中轉基地。可以設想這樣的場景:在遙遠的未來,來自地球的火箭組件、生命保障組件以及開發其它行星與衛星所需要的機械設備等物資陸續從地球向月球航天基地匯聚,同時,來自月球各地的氦3以及從火星、土衛六以及小行星帶返回的物資也在此處中轉,利用在這裡組裝好的大型返回艙運回地球。

但是也不能過於樂觀,因為航天活動的成本過於高昂,未來有能力建設月球基地的國家或機構可能非常少。星辰大海的美好願景還需要中美俄歐這些大國或聯盟能夠共同維持地球和平、以及各自國家內部的穩定發展。人類必須有長期持續的和平環境,政府或大型商業公司才能將積累出的財富轉化為開拓宇宙的行動,否則一場世界大戰下來,別說開發月球了,地球恐怕都需要重新開發了。


心繫宇宙天地寬


這個是百分之百確定的,地球的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當資源耗盡,必然尋求向外擴張。而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可靠資源地。

月球上稀有金屬含量比地球還多,人類是不可能視而不見的,目前各個有能力的大國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都在開展探月活動,就是在為未來的月球開發做準備。

這個是強者的遊戲,想要開發月球,你首先的上得去,必須要長期停留。建立基地勢在必行。



醉愛排行榜


目前在這個問題上中、美、歐、俄等國家都已經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美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發佈的阿爾特彌斯計劃可謂是熱熱鬧鬧,那我們來看一下這個計劃到底是什麼樣的?

阿爾特彌斯計劃是以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阿爾特彌斯”命名的,計劃是在2019年7月20號人類首次載人登陸月球50週年紀念日發佈的,其任務是在2024年實現第一位女性和第十三位男性登月,並將大面積探索月球,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其計劃的遠期目標是利用其在登月階段的技術積累最終把人類送上火星。登月計劃分為階段1、階段2、階段3。

“阿爾特彌斯1號”(階段1)於2020年啟動,這是一次無人飛行,用來測試航天發射系統block火箭和獵戶座飛船。

“阿爾特彌斯2號”(階段2)於2022年啟動,這將是獵戶座航天發射系統的首次載人飛行測試。

“阿爾特彌斯3號”(階段3)將在2024年之前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以後每年一次。

系統的關鍵組件包括:

1、太空發射系統(SLS) Block 1火箭

2、獵戶座飛船


3、Gateway門戶繞月前哨站

這一門戶將作為月球軌道前哨站,支持人類和科學探索月球。

4、月球著陸系統

5、新一代阿爾特彌斯太空服

目前進展

獵戶座乘員艙、重型火箭SLS均已完成組裝,進入實驗測試階段,太空服準備完畢、月球門戶前哨站處於方案確定和分包階段,月球著陸系統還在徵集方案中。


中國

2030年前為無人科考階段:

2030年前在月球南極地區開展嫦娥六號月球樣品自動採樣返回,嫦娥七號月球極區環境與資源綜合勘查、嫦娥八號驗證月面“3D打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等三次任務,建成具備科學探測、科研試驗和資源利用技術驗證的綜合功能月球機器人科研站,完成月球資源開採和利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等技術驗證。



2030年後中國後續月球探測將繼續朝著機器人探測和載人探測兩個方向發展。出於技術跨度、火箭選型、經濟可承受性、效費比等方面因素考慮,機器人探測將成為後續月球探測任務的首要發展方向,通過深化月球科學探測並驗證資源開發與利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等技術,最終實現機器人長期駐留工作、短期可容納宇航員造訪的月球基地。



在未來條件成熟時,將向載人探測方向的發展,實現載人登月,最終實現可容納人類宇航員長期駐留的月球基地。


歐洲

以畫餅為主,吆喝著和中國、美國合作,目前實質動作不多。


俄羅斯

根據2018年年底披露的一份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與俄羅斯科學院學部委員會太空聯合會議的決議草案,俄羅斯計劃在2036年至2040年期間在月球上建成一個全方位的基地,並在基地周圍建造戰略天文臺,用於射電天文學、宇宙線研究和其他任務。該基地計劃部署在月球南極地區,未來的宇宙飛船和升降艙將在對接“深空門戶” 後登陸。


從具體的時間表上看,俄羅斯預計將於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陸月球;2032年將一個能夠搭乘航天員的重型月球車送抵月球,並將第二批航天員送上去負責測試月球車;2033年令航天員乘坐月球車完成長距離行駛,開展科學研究和測試;2034年著手建立首個月球基地;2035年繼續施工。


同樣,俄方也表達了與中國合作參與建立月球站的意願,目前,中俄已經在研發探月所需的重載火箭上達成了合作。俄羅斯計劃在2023年發射的“月球-26”號軌道探測器也會與中國未來的嫦娥七號聯合實施任務,可能擔當嫦娥七號的中繼站。


顛覆性科技深度解析


△人類如何在月球上生存?

毫無疑問的是月球上的城市必定會建在地下。對於長期呆在月球上的宇航員而言,來自太陽和宇宙的輻射是很重要的問題,而最便宜的保護裝置便是表皮土。我們顯然需要連接月球表面的地方,但是這些地點的面積應該會小並且不可以永久居住。


這裡將會有巨大的地下溫室。因為我們需要儲備食物、製氧、廢物循環利用以及保證人類心理健康,這便很難使我們克服溫室的困難。從地球運輸到月球的每千克物資都會花掉成千上萬美元,所以我們的目標便是儘量讓回收率接近100%。

在基地之上將會是巨大的太陽能陣列。太陽能在月球上比地球上發揮得更好,因此不需要擔心大氣層。在漫漫長夜中基地也需要一個重要的電池組來儲存能量。在那時可能已經發展出了比電池更好的能量儲存裝置,但是還是需要一些東西。 尤其在開始時,空間是有限的。建立小地堡般的建築是一個很好的預想。但是明顯的是在心理學方面我們更應該建立一個基地。這裡將會有藝術品、從月球表面照進的陽光和一個圖書館(當然是電子圖書館)。



最終,這裡必定會有一個體育館。六分之一的重力將會對宇航員的身體有嚴重損害。可能也會有一個離心分離機使居民親身體驗比日常所受重力更高的環境。在這一方面我們需要很多調查研究。(六分之一的重力足夠使宇航員健康嗎?如果不是,提高多少重力可以達到使宇航員健康的狀況?)但是這裡的居民需要活動鍛鍊是毫無疑問的。 這是一個好問題,我認為此問題的答案完全取決於技術是否可以改變重力或人們是否可以接受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這些事實會影響許多事因為在月球上一個普通人應該可以跳5或6英尺,這是毫無疑問的,月球上的城市建築和城市規劃也會參考這個事實。籃球場上的籃球架將會比地球上的高兩倍,或著我們不改變高度以使所有人都可以大滿貫。



建築師將會考慮這一情況從而使設計出的建築可以使人們到處跳躍。因為月球上的重力太小,你根本不會很重的摔在地上,所以受傷的概率很小。 不過為了使這種生活可行,人們將會製造某種有著人造大氣層的圓屋頂,畢竟誰想一直穿著宇航服呢?因此,我認為這種生活會充滿人造物品。 由於月亮是灰色的,因此我將可以想象到規劃者在建造城市時使用更多的顏色就像在意大利等一些類似的城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人以其明亮而快樂的生活空間而聞名,因為一年中有六個月那裡都處於黑暗。



因此,我認為在月球上由於一些顯而易見的原因屋頂將會非常高,相對外部世界人們會更多地關心內部空間。


經常用了


肯定會,人類會把月亮開發成探索宇宙的第一個基站。

就像換乘站一樣,人類征服了月亮才是探索宇宙的第一步。

各種大型宇宙飛船發射基地,和維修基地。

只要月亮上能成功的建造基地,火星就是下一步。

當然了,這個艱鉅的任務就只有中國才能完成,而且完美的完成。

其實中國已經把這些納入了未來的計劃當中,2050年就開始向宇宙全力進攻。

中國的太空發動機已經研製出來了,還會進一步升級。

新型發動機不需要固體和液體燃料只需要電。


王波文


除非發明核電池,就是十釐米厚的高級材料,等於幾十米厚的防輻射鋼筋水泥,而且是第二十代核技術,只有幾噸重的核電池,相當於中國如今十座核電站的發電能力,那時候登上月球的費用,每個人只需要一萬美元,到月球上打工,一個月工資二十多萬美元,包吃包住,就是需要專業的大學畢業水平。月球能滿足地球幾千年的核電資源。實際三百年後,核電就是進入淘汰的科技了。但是月球的資源依然是新的科技所需要的!


用戶9552885125178


人類未來100年左右,就會在月球上建立起很多基地,這是勿庸置疑的。而且會有國際公約組織與參與認可的法律文書。

各有關國家的″基地範圍″、″座標基點"、″月地夾角″、星軌運行、″立體空間″等等,都有嚴格的數據劃定備考,並且由公約組織同意後,方可解鎖修定。

中國在月球上將有五個磁化摩塊基地一一①月宮輸紐中心基地一一②軒轅國民觀光基地一一③華夏自然測控基地一一④神農疾控遙感基地一一⑤長城安全指揮基地。

那時的中國是世界領先的巨人,美、俄、印、日分別有兩個或一個基地。而且人類命運共同體基本建立,和平共處已成全球準則。但中國仍沒有稱霸


全峰山


會,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星體,相對去其他星體月球是相對來說更容易登上的,但是對於月球,人類現在還並不是認知的非常具體,不過地球上有跟月球上相同的物質,就很值得考究,還有月球的背面是怎樣的,也值得人類考察。

月球會建基地,可能會建成類似太空中轉站之類的,在上面訪上一部分物資,打造一個星球太空站,人類終究會進行太空探索,在歷程中難免有危險,可以通過月球上的宇宙飛船,攜帶物質或者其他東西進行太空救援,畢竟擺脫地球引力要比擺脫月球引力需要的動力更多,消耗的更多。

火星其實也是非常是個建成基地的,畢竟火星上有水,不過現有科技想攜帶大量物資到達火星比較困難,還是一步一步來更好


風雨夜同時


月球基地肯定會建,很大可能是在月球地下,這樣可以避開高溫和低溫,只要解決氣密性,其他的都好解決,還避免了隕石雨的襲擊,是最佳的方案。地面太陽能電站,為基地提供能源及通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