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的美景

宛園

臨清市三和色織集團將企業與文化有機結合的瑰寶。它創建於1999年,佔地近10畝,整個園林以運河文化為內涵,佈局緊湊靈活,空間劃分時閉時合、曲直相間、氣氛各異。進入宛園正門,映入眼簾的時一座渾圓碩壯的石峰,正面刻著季羨林先生手術的8個的大字"壺中天地曲徑通幽"。背面為"觀魚驚月"四個行書大字。走過"知魚檻"往西半壁廊上,鑲嵌著自國學大師季羨林、全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以及書畫名家康殷、黑伯龍、孫大石、劉炳森等人的各體書法精品。運河文化資料館:第一展室展出了臨清的歷史沿革,運河開鑿變遷過程,臨清名人書法真跡等。第二展室展出的是臨清的名勝古蹟和風物。第三展室石臨清歷史名人事蹟,有唐代哲學家呂才、明代文學家謝榛、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等。奇石館: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200多塊千姿百態的奇石。有五億年前寒武紀的"燕子石"、幾百萬年堆積而成的"鐘乳石"、惟妙惟肖的"菊花石"等等。"壺中天地"的宛園,憑藉著天地萬物的聲、色、動、靜,體現了人與自然息息的相通,融洽和諧。

臨清的美景


舍利寶塔

臨清的美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它與通州的燃燈塔、杭州的六合塔、鎮江的文峰塔並稱"運河四大名塔",為運河岸邊一標誌性建築。舍利寶塔建於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塔高61米,九級八面,樓閣式,通體近垂直,磚木結構,塔頂呈將軍盔形,屬省內僅見。基座八面,每面長4.9米,底面積為186平方米,其空間面積可達7000平方米,外簷磚木結構,簷下為陶質仿木出挑斗拱,轉角鬥拱下垂蓮花垂柱,斗拱下部鑲嵌陶質"阿彌陀佛"四字。門楣上鐫刻"舍利寶塔"四字。進入塔室,各層闢有轉角形石質梯道,可迂迴逐層登至頂層。各層為穹隆頂,頂上施龍骨架,地面平託金絲楠木樓板,平面鋪青磚,每層闢八門,四明四暗。各層塔心室內皆有刻石,畫像鑲嵌壁上,寶塔中心部位原有金絲楠木通天柱,上至塔剎下直落地宮,以承託每層平面負荷,此作法當屬宋代遺風。臨清舍利寶塔並非為"舍利"而建,而是緣於風水。明萬曆年間,臨清文人縉紳聚議,認為臨清的風水不利,最後決定,將臨清土城北方的觀音大士像移至此處,並建造一座寶塔,此處正是臨清汶、衛兩河匯流北去的"天關"。可"扼塞兩河水口,弘開萬里天關"。事情定下來以後,眾人推舉在家賦閒的臨清籍人工部尚書柳佐主管其事,並正式定名"舍利寶塔",從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開始策劃,至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層建成。第六層於次年由臨清布商王道濟獨資捐建,又歷時三年,九層寶塔終於全部建成。臨清舍利塔應"靈收八表"的意象。塔的各層平面皆為正八邊形,第一層至第五層和第七、八層塔心室為正方形,六層和九層為八角形。塔的平面構成是結合豎向設計而統籌佈置的。就全塔而言,登臨憑眺,則八面風光皆可擷取;而就各層言,則層層相錯,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統一中的變化,豐富了"靈收八表"的戲劇性空間變幻效果。遊人登臨此塔,猶如在欣賞一曲恢弘的交響樂,戲劇性變化的塔內空間帶給人美的享受,古代匠師在此塔的建築構成設計意向上,可謂腦存丘壑,實為大家手筆。

清真寺

臨清的美景

  現在所見到的北寺位於元代會通河與衛河交匯處,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此時正是臨清最興旺的時期,臨清由縣治升為州治。寺內碑刻記載,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了。此寺佔地面積約2萬餘平方米,主要建築由東西軸線排列,依次為甬道,牌坊門。望月樓,沐浴房,南、北講經堂,南、北角樓,正殿,後殿,影壁,後門等殿、堂、樓、間86間。望月樓為歇山重簷牌樓式建築,結構精巧,玲攏別緻。六楣正面鑲毛澤東手書"清真寺"匾額。望月樓後面懸掛兩塊匾額、一塊書"正意誠心",一塊書"彝倫攸敘",系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名人書寫。 穿過望月樓,便步入石材壘砌的丹墀,四面玉石欄杆環抱。一座宏偉壯觀,富麗堂煌的高大建築便展現在面前,這就是清真寺的主體大殿。它由隆起前殿、後殿、抱廈等組成勾連搭式建築。殿頂為廡殿式結構,是封建社會規格最高的建築形式。殿頂覆有黃、綠色琉璃瓦,飛簷四出,猶雄鷹振翼,雄偉壯觀,殿門為落地花格扇,斗拱、透雕掛落,雀替仍保留著明代建築的風格。正門兩側懸掛的是清代康熙年間臨清知州、著名書法家王勃書寫的楹聯,上聯是:"物何明倫何察萃千古希賢希聖俱是克念得來";下聯是:"乾資始坤資佳極兩儀成象成形莫非真宰造化"。正殿廣廈後簷連接著後殿,殿頂為勾連搭式,上部是三個六角形傘蓋式亭樓為主體的窯亭,窯頂峰折陡峭,攢尖頂部裝以鎏金葫蘆形裝飾。臨清清真寺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風格既具有伊斯蘭宗教建築特點,又更多地體現了我國傳統的木結構建築風貌,在魯西北地區可稱寺廟之冠,充分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體現出中華各民族大融合、大團結的優良傳統。遊覽完清真寺,可徑直登上大運河堤,再口頭遙望清真寺,大殿雄姿巍峨,銅頂高聳入雲,金光閃爍,迎旭日朝輝,送晚霞餘虹,仰對碧空繁星,無不讚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鰲頭磯

臨清的美景

座落在市中區會通河分叉處,是京杭大運河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蹟。鰲頭磯始建於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佔地1200平方米。此處原為元代運河與明代運河交匯處的一座石壩,其形狀如鰲頭,兩支運河上的四處河閘象鰲的兩對足,廣濟橋在鰲頭磯後面象其尾,後因此地風水極佳,始建宗教建築"弘芸庵",成為建築群。明代書法家、臨清人方元煥為鰲頭磯題字"獨佔"二字,意味"獨佔鰲頭"之意。明代大學士、著名詩人李東陽有詩《過鰲頭磯》曰:"十里人家兩岸分,層樓高棟入青雲,官船賈舶紛紛過,擊鼓鳴鑼處處聞。"這首詩繪聲繪色的描繪出當年臨清繁盛的運河風情。想當年,高官士賈、文人騷客乘船途徑臨清,多登樓臨閣,眺望運河,寄情抒懷,賦詩唱和,是何等的愜意。穿過幽深的門洞,首先看到的是"古磚陳列室",裡面展示的是歷史上臨清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中國歷史的偉大貢獻。古磚陳列室收集了明代成化年間至清代康熙年間臨清燒製的青磚,臨清磚是營建北京皇城的重要建築實物,明清兩代修建北京皇宮各大殿和紫禁城牆用磚,以及明代修建的北京十三陵和清代修建的東陵、西陵等皇帝陵寢用的磚,絕大部分是臨清燒製的。臨清磚以"擊之有聲,斷之無孔,不鹼不蝕"而著稱於世。五百年悠悠歲月,紫禁城的燈火明明滅滅,運河岸邊的皇窯、官窯紅紅火火。據有關資料記載,明清兩代,臨清共計384個窯,乾隆五十年《臨清直隸州志》所載"歲徵城磚百萬",可見當時生產規模之大。臨清磚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與精神積澱,與紫禁城一道,永遠地銘刻進了歷史之中。從望河樓轉而登上觀音閣,極目遠望,運河、綠樹、街道、行人盡收眼底。正前方是登瀛文化廣場,畫坊、曲廊、石橋、流水、花壇、噴泉歷歷在目。觀音閣建在臺基之上,基磚砌,高5米,9米見方,下方闢有門洞貫通。觀音閣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歇山捲棚頂,上覆筒瓦,四角飛挑,木格落地,與望河樓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為臨清景觀"鰲睚秀"之所在。


五樣松

臨清的美景

市城東陳家墳村東北、"錦衣陳氏塋"內。傳為明永樂年間所植。樹高16米,樹幹圍長1.9米,樹冠形如巨傘,枝幹虯突,冠蓋如傘,味香過檀。1935年《臨清方誌》載:"陳家墳村東陳氏塋內,有松一株,黛色參天,蔚然深秀","老幹輪囷,實為巨觀"。以"東郊孤松"之名,列入"臨清十景"。


臨清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