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貴陽老城區大十字、噴水池附近會變成什麼樣?

下課站住別跑歪


如果一個人看待貴陽城市的觀念,還是侷限於所謂的傳統老城“大十字”“噴水池”這樣的格局,那麼只能說太out了,首先,“疏老城,建新城”的方針肯定是會堅持下去的,因為老城區的人口居住密度太大,而貴陽的新城區,包括觀山湖區、雙龍航空港、新花溪、大學城等板塊,都還有待人口和產業來充實,所以,老城區的人口居住密度,在未來三五十年內,大概率是會有所降低的。

△老城區噴水池附近,樓宇都比較舊,街道狹窄

而且,最近棚改貨幣化收緊的說法,也比較流行,對老城區進行改造的投入和回報比率,還不如直接建設新城來得更加划算,光是拆遷的成本,現在老城區有一些土著動輒獅子大開口,所以,光是拆遷的成本,就是不小的,與其把這些錢補給那些暴發戶們(然後暴發戶拿著錢又進一步推高房價),不如把這些錢拿來多給新城或者新建的城區多改善優化一些公共設施。

總體來說,貴陽的城區,根據人群居住社群,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僅僅是老城區的“老貴陽人”。就可以分為原先家庭條件處在中上階層的,現在不少家庭已經移居到新城區觀山湖區來的,剩下還固守住在老城的,有些是錯失了觀山湖的機會,現在房價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承受範圍,有些是家庭條件一直就不那麼優渥的,所以現在老城區居住的人群相對比較密集。

△新規劃的城區花果園,交通樞紐四通八達

另一部分人群,大致上包括2010年(花果園等大盤興起的年代)以後,從貴州省內富裕市州、縣份置業貴陽、遷居到貴陽的“新貴陽人”,這一部分人相對來說經濟能力很強,據我所知,當年還在2011年左右的時候,很多縣市上來貴陽豪擲千金在花果園買房的土豪,有的一買就不止1套2套,而且還有不用貸款直接全款付了的。

新貴陽人的特徵一般是文化素質較高,學歷層次、生存技能和經濟能力相對偏中上,而且年齡結構偏年輕化,看花果園那麼多年輕人居住就知道,這些人群一般居住在貴陽的新興城區,包括花果園、觀山湖等板塊,他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一般比較高,讓他們去住在老城區的城鄉結合部、棚戶區,很多人大概率上是不願意的。

△新城區觀山湖區,高樓林立

而老城的噴水池、大十字等原先的傳統“地標”,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口社群的遷移,逐漸剩下一些紀念意義,上面所附著的經濟、地段等價值,也會隨著城市商業中心、商圈的轉移而發生轉移,所以,現在一些有眼光的全國一線的品牌開發商,很少見到在老城區佈局的,一般他們都把目光瞄準了貴陽的新城區,包括新老城交界處的花果園,及其周邊的萬科翡翠系、碧桂園貴陽中心,以及觀山湖板塊等片區。

而老城區,可能只有等到三五十年後,那些所謂的 “老房子”房齡到達一定年限,到時候房屋的價值量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後,可能才會有房開願意進場佈局吧,畢竟,誰也不願意做虧本的生意。


貴陽小數據


老貴陽人,也要與時俱進。 現在的新大貴陽市區是雲巖區,南明區,觀山湖區,小河開發區的黃河路長江路等。。 這樣才能:第一夠大,第二和其它城市才能比,第三功能才能完善。 當然,新貴陽人也不能貶低老城區,北京路,人民大道,花冠路,中環路,中華路,人民廣場,黔靈山公園,甲秀樓,文昌閣,花果園商圈,南明河等,畢竟還在老城區。 雙核的存在。。 再說具體將來,觀山湖區只通2條地鐵,老城區通3條,1,2,3號線。 其它沒建的暫時不算。


貴陽青男


貴陽老城區在改造的進行中,老城邊上的花果園改建後煥然一新。











竹林堡人


老城區的人文歷史、環境地貌不可替代,但基礎設施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老城區應該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而不是一味修建高樓大廈!保留大概原樣,“修舊如舊”才是老貴陽城的未來!


黔嶺歌飛


阿哈湖水庫北面和西面地勢較高,阿哈湖水庫的水還能喝嗎?如果有危害了,就不要當飲用水源了,阿哈湖基本處於貴陽中心地帶,建議將阿哈湖打造成貴州的西湖!集娛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城市中央公園


夢校學員


在貴州幾年,見證了貴州的發展。但是個人覺得長遠來講還是存在問題的,由於東北經濟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元氣大傷,因此短時間內難以很好的恢復,這是傷筋動骨的,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可以維持一定的經濟。而貴州這些幾大搞基建,個人覺得這也是國家政策的傾斜,是長遠計劃的一步。最近幾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簡單說就是有錢了,那麼既然有錢了,此時就不能不管西部了,不然不利於國家穩定,西部窮了太久,有閒錢了就該去建設,改善民生,也利於地區發展。那麼縱觀整個西部,川渝經濟做為西部發展最好的地區,已經發展完善,而西部特別是西北那邊,山多人少,暫時還顧不上。而西南地區的貴州一帶,剛好可以是上接川渝,下接廣西雲南的地方,同時以前因為支援三線建設,這邊遷了一些工業過來,包括因為當年為了國防需要,將一些航空軍工等遷來發展,但也是因為地理位置,難以發展,只要打通貴州,可以說廣西雲南全通了。因此選擇投資貴州是有道理的。這也是這幾年貴州大肆搞基建,這哪裡是一個小數目,村村通公路,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高鐵架了無數世界級的大橋,挖了無數世界級的隧道,這不是本省內那麼點GDP可以玩的起的,因此還是來源於國家支持。這也使得省內GDP增速長年處於第一位置。但是問題是,再過十年,所有該搞的基建都已經建成,接下來交通便利,但是再便利也是內陸偏遠地區,如何發展,靠旅遊業?靠大數據?還是一些工業?或是農業來發展,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因此,在一定時間內,比如十年間,貴州經濟追上東三省幾乎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時。十年左右,東三省在元氣大傷調整好後,後續發力是不容忽視的,從地理位置來講,還是有優勢的。而如何維續發展,十年後肯定是貴州面臨的一大問題。那時候大批基建沒了吧,所有人看似富裕因為拆遷遷就的那些富人也該把錢花光了吧,那麼GDP上的數字,還能否繼續發展,我想真心要在這十年內準備好。未來製造業,科技等等,都需要人才,貴州目前只有貴州大學是一所211高校,而且在全國高校中實力也不是很強,缺少高精尖人才,未來是人才的爭奪戰,沒有人才,肯定會輸。而目前的局面是,高精尖的人才幾乎不來貴州,連一般高校的學生也會外流。近幾年貴州的優勢是氣候好房價低,但去年以來,貴陽房價逆天破萬,在這樣一個山城裡,有多少人願意去花一萬多來此買房,如果如此,為何不去其他城市買房,要知道,一萬多,在大連市也能買的上房子了,更何況在瀋陽,在瀋陽也能買到渾南好地段的房子了。而貴州的物價高的難以置信,常和人說貴州的物價不輸北上廣,同樣的錢在貴州生活比在東北生活要難很多。這麼多年來,來貴州連一整個西瓜都沒買過,在街上也都是切成一條一條的賣,甚至一條還要再切開幾個人吃。三塊錢一斤的西瓜,和我在瀋陽市每晚夜市裡十塊錢買兩到三個大西瓜抱回家一個人吃一個星期,吃一整個夏天的日子相差太大。很多人說空氣好,說東北空氣差,這個的確如此,但空氣指數只是影響健康的其中之一。陰冷潮溼的氣候難道就對身體有利嗎,而醫療衛生條件,更是一個城市核心問題。就像目前癌症問題,醫學家總結了那麼多原因包括空氣質量,但從來沒見過活在空氣好的的地方的人癌症率和空氣不好的省份的癌症率有質的差別。

未來二十年,我更看好東北的發展,但是也希望貴州能夠在這百年一遇的機遇面前,不會錯失良機,決策者能夠有長遠的目光,為百姓未來找到更好的出路,在幾年後,不要重蹈東北經濟衰退的覆轍。





曉岑尼小日子


掏空老城致其繁榮不在的作法是嚴重的錯誤,搞了幾十年還是那窄窄的:兩城區;,難道就不能往外擴大嗎?!;夜郎:就井底那片天。總覺得貴陽發展很大,其實與周邊省會城市相比才發現自己的位置仍然不變,:老么;呢。


彩雲追月117075651


希望保留老城的模樣!不要千篇一律的都改造,應該節約有效資源...,用在其他更需要的建設的方面!因為它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東西和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