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房產不景氣的情況下,有什麼更好的保值投資?

Lulu問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針對資金的大小分開討論。資金比較小,購買銀行理財相對收益是比較低的。我先來說下資金較小的情況。資金在100萬以內的。100萬資金中的30萬投資在銀行理財或者基金中,收益在4.5-5%,在拿出40萬投資在個個板塊的ETF,債券等,綜合收益會在10個點以上,20萬投資於分紅型保險,收益在3%以上,主要是保障。10萬投資於新型金融產品,這個高風險高收益。這樣的理財組合綜合收益在6%以上,風險偏低,也有了保險,還滿足“一夜暴富”的想法。資金比較大的,可以配置40%的分紅型保險,每年年初保險公司的開門紅產品收益達到5%以上。40%的ETF,基金,國債等收益較高的產品。收益在10%以上,10%的股票,10%的新型金融產品。這樣綜合收益在8個點以上,風險偏低,加入了保險,還有部分高風險資金。希望採納。


掙一百萬養家


據發佈的《中國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9》數據顯示,人均財富達到了20萬元,居民總財富280萬億。可筆者認為還不止這個數字,甚至可以達到人均30萬,總財富超過400萬億。而其中的70%房地產市場,也就是大約300萬億財富在房地產。其餘的在銀行、基金、股市、投資、黃金、外匯、期貨等各個領域。而這財富也至少會是100多萬億。

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財富最大的資金存儲池,而今在這幾年的大幅上漲之後,再要繼續上漲機會不可能,房地產市場將會進入到總量平衡且區域分化的格局。房地產也不能再成為未來幾年資金存儲的增量功能,如此巨大的資金洪流需要尋找一個新的出處。

存款、大額存款、基金等投資的收益率十分有限,不要說可以跑贏貨幣貶值(2月份的貨幣供應量增長率8.4%),也跑不贏通貨膨脹(2月份的CPI5.4%)。要想尋找到合適而又風險較低的投資場所還真的不好尋找。

筆者一直認為國內股票市場幾乎是十人之中7輸2平1贏,帶有較強的投機特色,實在不適合普通百姓投資。可是,也是選不出未來有更好的大規模投資場所,畢竟房地產市場一旦不景氣。70萬億的居民存款和擬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大量投機資金也會聞風而動,股市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投資蜂擁而入之地。

這些天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股市跌宕起伏。全球股市更是搖搖欲墜、奔流之下。可是我國股市還是在3000點的位置上來回爭奪。這也不要擔心會跌的太低,因為有著大量的閒置資金在蠢蠢欲動。可也不要期望漲的太高,原因是有太多的擬上市企業在後面嗷嗷待哺。這就是一場與狼共舞的遊戲!


鞅論財道


我是郭小凡財經,分享投融資知識。如今房產不太景氣也確實如樓主所說,從投資風險角度來看,現在再進場搞不好就高位接盤被套。習慣了房地產這種過去10多年處於長期牛市,投資者無需多少技能知識就可獲得收益的投資者,離開這個市場,不知所措是正常。那有什麼更好的保值投資渠道呢?我有如下幾個觀點:

一、投資收益期望值是多少?

這個是前提,高風險高收益,低內險低收益,這是不變的定律。樓主的風險承擔能力是多少?想得到多少年化收益率,只有確定這些,才能為您匹配適合的保值或者投資產品。

三、低風險收益的保值產品

最常見的就是貨幣基金、保險、國債、大額定存這些了,以及一些銀行櫃檯的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是收益穩定,幾乎沒有風險,差不多跟市場無風險險收益率相當。不需要你有什麼經驗與知識,就可以參與進來,比如很熱門APP下面各種寶,就說說這裡面的餘額寶,其實就是貨幣基金,現實講是無風險的。與直接自己投資貨幣基金的區別是支付寶抽成了,自己買可以把這成收益也拿到,但苦於多數人對貨幣基金不瞭解,所以就存餘額寶了。

二、高風險高收益投資產品

最常見的就是股票、期貨、期權這些了,以及一些股票型風險基金,也都是可以選擇的,但這類產品的特點是風險高,但可獲得的收益上限也是非常高的,需要一定的經驗與技巧,對於長期在房產行業投資的人,不太推薦。


總之:高風險高收益,低內險低收益。想要保值本金就不要想著投資高收益了,最終還是自己衡量,找到合適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以上是小凡對“在如今房產不太景氣的情況下,有什麼更好的保值投資?”的一點見解,不妥之處多多交流。

手寫不易,希望親們動動小手,關注一下小凡吧。謝謝!


郭小凡財經


房地產行業前景

這些年國家穩房價的問題上不斷的施加壓力,使得各地方的房產沒有以前那麼有投資價值。畢竟以前中國經濟也都是靠房地產催生的,導致房價的過度暴漲。隨著房價進入穩步階段,投資價值空間就比較不被看好。

但是房產主要的因素還是需要考慮城市發展等多方面因素,部分地區還是有投資價值的。

但是房地產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槓桿,按揭提供的槓桿效應比較明顯,房價大概率會出現的是穩定增長的趨勢,在槓桿影響下,收益也會比較客觀。

其他的保值產品

對於風險的考慮,如果是需要低風險的投資產品,收益都會比較偏低的。比如銀行理財、短債這些產品,收益上其實不如房地產。

長債,有小波動風險,幅度5%左右,但要求持有1年以上才能保證盈利,收益平均在7%左右。

指數基金,波動風險比較大,保值的話就不建議了。如果學會低估定投方式再去投資收益也是可觀的,大概能有13%左右的收益,但是持有時間要求也比較長。

總結

房產如果對地段有預期的話也是可以考慮的,至於其他保值的投資收益上會比較低,如果可以接受小風險可以考慮做點混合債。至於銀行理財最多也就4個多點,實在沒辦法的情況才需要去考慮。


老羅說理財


房產投資的確空間已經很小了,同時其他行業都各有各的難處,若你有熟悉的行業,倒是可以做嘗試性的投資。

若沒有的話,可以將資金分成五部分,一部分投科創板或者消費類基金,一部分投績優藍籌分紅股票,一部分銀行理財固定收益,一部分生活中用,一部分銀行活期以備不時之需,具體比例根據自己風險偏好來就可以了。


九大雜燴


從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投資主要分為三類,房產、股票、理財產品。但不得不說,這三類投資的風險都比較大。

1.房產, 如果放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如果選擇投資房產,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房價幾乎一直在上漲。但如今樓市調控逐漸縮緊,房子也在迴歸住的屬性,大家在這時候投資房產,可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了。

2.股票,如果對股市不太熟悉的人,貿然進入股市,很可能會血本無歸,這明顯和我們要保住本金的目的相違背,所以一般人也最好不要去嘗試。

3.理財產品,市面上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風險程度也不一樣,但總體而言是風險越高收益越大。

綜合上述,若想保值,選擇收益一般的理財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您可以稍微承受點風險,可以考慮組合投資。



快樂朋友T


未來幾年,中國股市具備很好的投資價值!對於資產比較多的人,優質股票升值,最重要的,變現!變現很重要,房產未來預計穩定或者平和波動為主,房地產影響的產業太多,不太容易大幅波動,目前房產變現能力很差,不建議投資。抗通脹並且有一定收益的,股票是個好去處。


會飛蛋蛋豬


在房地產不景氣的環境下,長期來看,優質公司的股票,收益會最終跑贏通貨膨脹,例如工商銀行這種,十年翻倍肯定是沒問題的,另外指數型基金定投,也會跑贏通貨膨脹,可以使資產很好的保質增值。


九頭鳥2019覆盤


只能購買國債和銀行理財保底品種較為安全,其他投資均屬風險投資


孟子62代傳說


如今正在步入股權時代,長期持有長壽的優質的低估的股票,能夠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