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作家米蘭·昆德拉在《慢》一書中發出感慨,“慢的樂趣怎麼失傳了呢?”


的確,如今社會發展太快,生活節奏太快,我們從睜眼這一刻起,就給自己按下了快捷鍵,以至於很少有時間去聆聽生命的聲音,常常迷茫、彷徨……


不過,如果你來到池州的話,你的生命一定會被放慢好幾倍。有人說,慢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能力,在池州,慢還是一種氛圍,會從不同角度影響著你。


這種慢,是山間薄霧的緩慢遊行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來源:九華山旅遊603199 仁河 攝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仙寓山 魚遊天下 攝


是河流湖泊的緩慢流動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九華天池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秋浦河 逸清醬 攝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是汽車、船隻緩慢的前進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池州狼0566 攝


不同於其他城市,即使臨近春節,你也看不到人們焦急的步伐。對於池州人而言,落腳處,處處是風景,時時是故鄉。聽!那緩慢進站的列車聲,似乎都那麼深遠悠長呢。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但風情在人不在景。山水之慢給池州人造就了愜意的環境,生活之慢則展現出池州人悠然的心境和恬淡的追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試想一下,騎著黃牛悠哉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怎樣一種體驗呢。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饒頤 攝


細究起來,池州的年生活有三種慢調。


慢慢等


池州是皖南丘陵地,俗話說“靠山吃山”,山地居民養成了吃乾菜、醃菜的習慣,秋冬季更有“曬秋”一說。這裡比較著名的就是農家三寶了,“爛筍兜、爛豆渣、爛醃菜”。


毛豆腐是皖南地區漢族的傳統名菜,是通過人工發酵法,使豆腐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經烹飪後味道鮮美可口。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在池州,若學王子猷雪夜訪友,進門後如果能有一碗熱氣騰騰的甜米酒,裡面再配上兩個雞蛋,便是最美最暖和的款待了。甜米酒也叫酒釀,是用蒸熟的江米拌上酒酵發酵而成,味道甜美,香氣引人。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臘月一到,就有人家陸續挑上些新糯谷,預備做甜酒 圖源:池州文明網


除了以上所說,還有臘肉、臘腸、乾魚等鹹香,這些都是池州人年餐桌的必備品。正如作家桂媛所說,“這是時間的味道”“只知道經過漫長的耐心等候,才能奉獻出這樣的美味。”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池州日報 徐累先 攝


但等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漸行漸近的腳步聲。父母、孩子們倚在門邊,盯著路口,盼望回家的人兒。不知何處傳來隱約的歌聲,“春節已至,可緩緩歸矣……”


慢慢過


體現在時間上:池州的年過得很慢,從臘八開始,要到元宵節才能結束。農村裡臘八開始殺豬,親朋好友聚到一起,往前推幾年,殺豬在村裡村外都是大事。臘月二十三要送灶神,二十四是南方小年,需要清掃整個屋子衛生……三十過除夕,初一女兒女婿要回門,初七開始辭年,十五花燈升起,正式宣告“年”的結束。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體現在內容上:單從年三十這一天看,各家各戶要焚香紙、祭祖宗、制佳餚、相互串門、看聯歡晚會,還要夜半子時起來放“開門炮”等等,總之一天忙到晚,最後還要守個歲。


體現在食物上:年三十里最需要等的就是“金元寶”,也叫“五香蛋”,好吧~再通俗一點,就是茶葉蛋。菜餚是在晚宴上吃的,“金元寶”於晚宴過後開始熬製,胖胖的一鍋顯得很有氛圍,跨年時會吃,初一早上會吃,家裡來客第一盤端上桌子的還是它。吃慣了城市大餐的我們,似乎總是對家裡的那點“玩意”難以忘懷,而且,這種感覺要持續好久。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不過,最慢的應該是一家人在一起團聚的時光了,磕著瓜子、花生,看著春晚,談笑一年的生活。旁邊紅紅的炭火升起明媚的火焰,人們不禁感嘆:日子會越來越好吧!


慢慢回味


可過年又似乎是一下子的事情,還沒仔細品味就沒了。不過有些東西總要往後留留,比如雞下面,三十晚上的雞湯留到初一早上下麵條不僅美味可口,而且是大補之品。


這個年,我打算慢慢過……


比如魚凍子,吃剩的紅燒鯽魚,涼一晚上就冰成了整塊,反倒成了新式魚醬。


如同食物的延續,感覺上的遺留卻不是一天的事。對於成年人來說,小時候的年味是一輩子留不住的回憶。對於遠在他鄉的人兒來說,年味是始終縈繞在心頭的思念。所以,相聚時那短暫的一刻,竟然成了最後漫長的告白。


年和家緊密聯繫在一起,有家的地方必定有年,有年的地方卻未必有家。家全了,年才有味。有人說,“年味是品出來的”。不錯,時鐘很快,只有用心品,慢慢品,才能品出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