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28228元上熱搜 中國經濟2019前景如何?

據國家統計局1月21日消息,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0.0309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經初步核算,GDP全年增長率為6.6%,完成年度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消息一發出,全國人民都沸騰了,紛紛感慨拖了國家的後腿。

全年GDP6.6% 增速放緩不容忽視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GDP增速為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經濟運行實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這個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

但僅從增速數據來看,全年經濟增長如預期般出現降溫態勢,主要受到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經濟增速為28年來最低水平。

分季度看,GDP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四季度增長6.4%。四個季度分別環比微降。其中,四季度增速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慢速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數據表明中國經濟“減速”壓力與“增質”潛力交疊。2018年四季度,前期的內部改革陣痛和外部貿易摩擦的滯後衝擊加速顯現,強化了中國經濟“減速”壓力。

人均收入28228元上熱搜 中國經濟2019前景如何?

結構改善亮點凸顯 不確定性因素仍存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66001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469575億元,增長7.6%。其中工業生產平穩增長,新產業增長較快。

程實認為,在“增速”承壓之際,中國經濟“增質”仍在穩步改善。2018年新產業增長較快,表明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如高科技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8.1%,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快5.5、2.7和1.9個百分點。

但最新發布的其他數據均指向了經濟的進一步減速,如,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9.4%,自2016年8月來首次跌破榮枯線;12月中國進出口增速罕見雙雙轉負;第四季度的房地產增長也從上個季度的4.1%放緩至2%;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汽車銷量出現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首次下滑;固定資產投資在2018年增長了5.9%,是至少22年來最慢的一次……

分析師表示,儘管GDP增速達到了政府制定的6.5%左右的增長目標,但在日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並不樂觀,預計2019年上半年經濟增速還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短期內如果下行壓力較大,政府可能會出臺進一步的措施進行對沖。

更多刺激措施將出臺 2019年經濟前景樂觀

近期,受到國際貿易與製造業活動疲軟等因素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了對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警告稱近年來的經濟擴張正在失去動力。

雖然IMF並沒有繼續下調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但在大環境黯淡的情況下,中國也很難獨善其身。

但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表示,儘管全球經濟前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但中國宏觀調控手段仍然不少,能夠選出最合適的工具應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局面。在她看來,今年中國宏觀調控不會失措,經濟運行也不會失速。

雖然經濟增速回落,但中國經濟也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如美中兩國達成哪怕有限度的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不斷增大,以及中國採取的更多刺激措施,促使一些專家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的前景感到更加樂觀。

IHS馬基特公司18日在一份報告中說:“隨著政府出臺更多刺激措施,包括企業稅下調、信貸寬鬆、基礎設施投資和放寬小城市房地產市場規定,經濟增長應該會企穩。”花旗私人銀行部駐香港的投資策略師彭程也持樂觀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