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

仗义执言和看破不说破产并不矛盾。

看破不说破


仗义执言,亦即通常所说的敢讲话、敢发声,这其中的执言,并非无原则的、不动脑子的随便说说,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也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更不是为了发泄愤恨、表达不满,而是有根有据,担起该担起的社会责任,说该说之话、批应批之事、笑可笑之事。

面对纷繁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需要有真知灼见的开明之士站出来说真话、说实话,以少数人的谔谔,唤醒众人的昏昏。如果大家都不站出来发声、呼号,任由不正之风横行、不良行径肆虐,终会是人将不人、国将不国。

而看破不说破,则是人际交往的要求和智慧。对于不牵涉原则、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考虑到对方的面子和自尊,照顾到团结与和谐,自己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说出来,以显示所谓的眼明心亮、明察秋毫。

有些时候,两个人的交往就是彼此都知道,只是不去主动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已。不说破,还能继续交往下去;说破了,轻则让对方尴尬甚至记恨,重则可能恼羞成怒、当场翻脸,友谊或亲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更没有完美的人。人人都是优缺点的集合体,别人有毛病和不足,你也一样。以欣赏的姿态去对人,多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自然就会豁达一些、包容一些,表达之前就会过过脑子。

想法这个东西,藏在脑里是最安全的,如果说出来,表达的好是思想,表达不好就是凶器,不可不慎。

因此,在友情和亲情的经营上,是一项需要用心的艺术技能,绝不是一句简单的“以心换心”“口直心快”就能涵盖和解决的。很大程度上,口直是自私的表现,因为口直之人只想到自己的快意,而忘记或忽略了别人的感觉。

嘴巴这个器官,还是要应控制好,否则,不是病从口入,就是祸从口出。


看破不说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