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外地民營銀行的理財存款安全嗎?

肖正餘


智能存款的性價比越來越高了,可是安全性到底怎樣呢,不少人有擔憂吧?

去年拿智能存款跟貨幣基金相比,當時的貨幣基金普遍收益率在3.5%左右,民營銀行智能存款收益率在4.5%左右,高一個點,又能靈活取現,不受當天1萬額度限制,慢慢的被很多人接受,開始出現搶購的局面。

今年貨幣基金又降一個點了,收益率基本都在2.5%左右了,就拿餘額寶來說吧,這是貨幣基金的代表,收益率一降再降,對接的基金已經有數支將到2.5%以下,理財功能大概都喪失了,不過仍然是放日常開支費用的最佳地方。

雖然智能智能存款也有降息,但收益率仍能維持在4%,性價比更高,幾乎把貨幣基金甩遠遠的了,再拿智能存款跟貨幣基金對比就不太合適了。

今年智能存款跟什麼比呢?

跟銀行理財想比,隨著銀行理財收益率一路下滑,智能存款比銀行理財收益率都高了,風險並不是在同一個等級上,銀行理財不會承諾本息安全,可智能存款在50萬元以下都會有存款保險提供本息保障。性價比這麼高,難免有就會聯想到底安全嗎?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打過電話給銀行客服諮詢過開存款證明的事,對方表示可以開存款證明,但開過存款證明就不能隨意提前支取了,相當於鎖定期限。很好理解,外地的銀行開完證明再發生提前支取,來回寄比較麻煩。

如果比較看重智能存款的利率,資金又不怎麼急用,可以聯繫銀行開存款證明,拿到證明在手,應該就可以放心了吧!


財來不會晚


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隨時可支取、投資門檻低,利率最高可達6%,受到了市場極大的關注!但很多投資者也在猶豫,這種看得見、摸不著,通過電子賬戶交易的、民營銀行發行的存款類產品,是否足夠安全呢!

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產品

所謂智能存款,又叫“創新型現金管理產品”,其底層標的是銀行的一般性存款。儲戶每買入一份智能存款產品,相當於在銀行存入一筆同等金額的5年期存款,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50萬元以內(含本息)100%賠付!

而之所以,智能存款可以實現隨存隨取、靠檔計息,主要是因為,其收益權可以隨時轉讓給與銀行合作的第三方金融機構!這樣一來,智能存款產品,能在確保本金絕對安全的前提下,既具備活期的靈活性能,又能有定期的較高收益!

民營銀行為何能給出如此高的存款利率

很多投資者在質疑,6%的存款利率,已經超過絕大部分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了,為何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能給出如此之高!

  1. 智能存款≠普通存款,嚴格意義上來說,其更像一種定活兩便的理財產品!

  2. 根據監管要求,民營銀行得遵循“一行一店”的原則,只有一個營業網點。也就是說,通過線下攬儲補充資金的可能性幾乎為“0”,但是網點少、也代表著其運營、管理的成本會很低!

  3. 民營銀行貸款,主要面向小微企業、及個人,其貸款金額都比較低、但利率卻會很高!比如,網商銀行個人小額信用貸款,年化利率就高達18.25%。還是具備很高的存、貸款利差的!

總之,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產品,也是很安全的,可以放心購買!不過,一旦選擇購買智能存款,建議最少需持滿三年以上,這樣性價比才最高;如果是短期資金(三年以內),購買理財產品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買外地民營銀行的理財存款安全嗎!截止2019年12月末我國目前擁有18家民營銀行,已正常營業的民營銀行有17家,剩餘一家民營銀行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營業。
民營銀行雖說受監管要求,不允許成立多家線下實體營業網點,存款攬存以及服務儲戶等辦理各項業務均是依託於互聯網當中,很多人認為這類銀行不靠譜安全性低,其實這類民營銀行也是經央行以及銀監會批准的,合法合規受我國法律法規而保障的正規銀行。

民營銀行存款安全嗎?

民營銀行雖說是民間資本組建併成立的銀行,品牌知名度,服務範圍,抗風險能力,多元化業務等的確是比不上,大型商業銀行,但是存款安全性廣大儲戶是可以放心的,因為民營銀行所推出的存款產品與其他大型銀行所推出的一般性存款產品,均是受我國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
那麼選擇民營銀行存款自然也就是安全有保障,不過這類小型銀行倒閉或破產風險性略高於大型銀行,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畢竟是民間資本所組建的民營銀行。


為了保護廣大儲戶的存款安全,我國對於銀行業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各銀行業與金融機構每月,每季度,每年,均是需要向央行以及銀監會上報真實詳細的經營情況與財務報表,經央行以及銀監會審閱後發現,某銀行所存在的信用風險較高的情況下,央行與銀監會是會依照《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相關規定依法聯合接管信用風險較高的銀行,也就是說在銀行業當中未到破產前就會被央行以及銀監會接管,銀行業破產概率自然也就是很低幾乎為零。

友情提示:在選擇民營銀行或小型銀行存款的時候認為這類銀行風險較高的情況下,存款總額控制在本息50萬元內,這樣即便是存款銀行發生問題,有存款保險存款也是100%安全有保障。

民營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嗎?

不管是民營銀行還是大型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機構,所推出的除一般性存款產品外,其餘理財產品均是有一定風險,因為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的實施,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取消保本型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是否安全,其主要還是要看發行機構以及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正規銀行或金融機構所推出的理財產品均是可以選擇的,是否虧損或盈利還是要看儲戶自身所選擇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風險等級R3以內理財產品基本上發生虧損概率較低安全性相對來說較高,風險等級R3以上理財產品發生虧損概率高安全性可以說較低。要說民營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安全也只能說存在一定風險,因為目前任何理財產品均是有一定風險(在認購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說明書)。


綜上:民營銀行是合法合規的正規銀行,選擇民營銀行所推出的一般性存款產品存款是安全有保險的,因為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資管新規的實施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任何銀行或金融機構所推出的理財產品均是存在一定風險,均達不到100%安全,民營銀行所推出的理財產品自然也是存在一定風險。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點贊關注」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本文章為本人宣傳,謝絕抄襲23:33

福星卡匯


民營銀行規模小、名氣弱,在銀行體系中天然出於弱勢地位。為了順利攬儲,正常經營,民營銀行往往樂於金融創新,並且提供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儲戶。

對我們儲戶而言,一方面被高利息吸引,另一方面又恐懼風險,不知道民營銀行是否靠譜安全,投資決策陷入兩難。

01 在民營銀行存款理財是安全的

  • 第一,民營銀行同樣受到審慎監管

民營銀行誕生伊始,就承擔著“特色經營、差異化發展”的使命,肩負著為中小微企業、三農提供資金供給的使命。截止2019年底,共有18家民營銀行獲批成立,1家獲批籌建。

民營銀行的建立同樣經過有關部門審批,監管部門也知道民營銀行存在的潛在風險,對於民營銀行的監管甚至更為嚴格。

民營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業務發展情況都受到銀保監會的追蹤,任何偏離市場的行為,都會被制止,甚至予以處罰。

僅2019年,已有4家民營銀行被罰,包括重慶富民銀行、微眾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和華瑞銀行,合計罰沒資金超過800萬元。

如此背景之下,民營銀行帶著鐐銬跳舞,整體業務開展審慎規範,在民營銀行理財存款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 第二,存款類產品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護

我們都知道,有關部門為了防控銀行擠兌風險和經營風險,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要求各類金融機構按期繳納保險,當經營出現問題時,由保險公司對儲戶50萬元之內的存款,無條件賠付。

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為我們在銀行的存款,又上了一道保險,50萬元之內的存款是完全安全的。更重要的是,民營銀行也在存款保險制度的範疇之中,在民營銀行的存款同樣受到保護。

  • 第三,民營銀行自身發展狀況不錯,經營穩健

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7家民營銀行的總資產超過3381億元,實現利潤19.6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0%。

民營銀行發展壯大的速度很快,經營狀況穩健,如此業務水平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回答我們對它安全性能的疑問。


綜上所述,在民營銀行理財存款是安全的。

02 2020年,選擇民營銀行存款產品的注意事項

  • 第一,存款利息進入下調通道,民營銀行存款利息會下降

前幾年,民營銀行五年期的智能存款利息能夠達到5.8%,大幅度高於其他理財產品,又收到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安全性能絕佳,受到市場的青睞。

19年以來,經濟風險增多,有關部門為了控制民營銀行的經營成本,防控金融市場風險,叫停了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並通過降準降息為市場釋放流動性,引導銀行存款利息下調。

之後,民營銀行存款類產品收益不斷下降,目前,不少五年期的智能存款利率都已降至5%的水平,未來,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近期春節的時間窗口,如果有遇到民營銀行為了業績開門紅,發行利率水平較高的存款類產品,我們可以上車購買,提前鎖定較高利息。

  • 第二,民營銀行線下網點少,存取款不夠便捷

受監管文件制約,民營銀行只在所在的城市有營業網點,網點的稀疏程度超乎想象。與傳統銀行不同,在民營銀行辦理理財存款等金融業務,常常需要在互聯網上操作。

這樣的經營模式優勢很明顯,省去了很多人工成本,提升了銀行的盈利能力,但對我們儲戶來說,線下理財存款變得極不方便,需要掌握一定的互聯網知識。

因此,買外地民營銀行的理財存款,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除非自己能夠熟練操作網上銀行,否則理財將變得非常不便。

綜上所述,民營銀行理財存款安全性能同樣有保證,並且出於攬儲目標,民營銀行給出的利息水平往往很高,是不錯的理財選擇。但是,未來民營銀行存款利率大概率會下調,購買外地的民營銀行產品還要考慮到它線下網點很少的問題。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開門見山:買外地民營銀行的理財存款肯定安全,這點毋庸置疑。

為什麼?

1、雖然最近幾年湧現出比較多的民營銀行,但是事實上銀行在我國還是一個高度管制的行業。截止2019年,我國目前共有18家民營銀行。民營銀行雖然實行屬地監管審批原則,但權限基金集中在籌建申請受理權、獲准開業審批權這兩點上,其餘權限仍舊在銀保監會,換言之,民營銀行雖然名字上含有民營二字,但其營運指標、業務開展等和其它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一樣,受銀保監會統一監管。銀保監會背書的情況下,其安全性儲戶大可放心。

2、民營銀行的業務是否安全?

目前民營銀行的業務和傳統銀行業務和發展模式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任然是存貸差。之所稱為民營是因為其股東背景。

國內民營銀行的大股東基本全都是是大型互聯網企業,且每一家銀行背後都或多或少的可以看見當地政府的影子。

民營銀行存款理財產品主要是指結構性存款、智能存款和一般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的本質就是一般性存款中嵌入金融期權,其收益模式是“基礎收益+一份期權”,這份期權一般同某一金融工具鉤掛,當掛鉤金融工具符合某種預期,則有相應的收益差別。

智能存管是民營銀行為了攬儲,同時自身信用度問題,為了大行爭奪客戶而設計的創新類產品,利率高,隨存隨取德國特點,儲戶可以將其理解成大行的大額存單業務。

一般性存款和大行無差別,同樣分為定期和活期,利率也是在基準利率上有所上浮,不過上浮的幅度較大。

總結:民營銀行的業務和大行一樣,只是利率較高而已,究其原因是民營銀行的經營成本低於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且為了市場讓渡了一部分利潤而已。

3、有前提示:打破剛兌、資管新政和理財產品淨值化已是歷史趨勢,換言之,未來你在任何銀行買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風險。

總之,民營銀行存款類理財不存在什麼風險,放心參與!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我國目前有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銀行(12家)、城商行(144家)、農商行(近1000家)、民營銀行(18家)、村鎮銀行若干以及數百家外資銀行及其代辦處。除外資銀行之外,凡是在我國經營有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均需向存款保險基金繳納保險費,也就是說,無論大小銀行,個人的存款均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即人民幣50萬元以內的本息都是保證償付的。因此,選擇民營銀行的存款也是安全的,包括利率較高、支取靈活的智能存款也是安全的,因為它仍屬於存款產品。

但是需要分清楚的是,理財產品是不受存款保險保障的,而且按照監管要求,資管產品不再剛性兌付,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投資者要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不止是民營銀行,同樣,所有的銀行都要適用這一要求。實際上,銀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已經退出市場了。因而,理財產品都是存在風險的,只是風險係數有差異而已。

總結起來就是:存款有保險、理財有風險。因而,我們在投資時,必須要仔細甄別,看清楚是存款還是理財產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與風險偏好來做選擇。


獨孤求白先森


大家不要覺得外地民營銀行不靠譜,而且什麼“外地”這種概念具體是什麼呢?你把錢存入非自己所在城市的銀行,在你眼裡,你是存入了“外地”銀行,那麼在銀行看來,他們還有一個“外地人”在本行存錢了呢,只能說,站的角度不同,看的方向不同而已。

而且民營銀行的成立也是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並且接受相關的檢查,另外如今的銀行體系非常重視對於風險的防控,在這些方面,它們也不得不好好做,銀行也面臨著生存的問題,所以民營銀行是比較安全的。

所以只要是真正意義上的存款產品,存款金額低於50萬都可以說是絕對安全,畢竟2015年5月起實施了《存款保險條例》,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是最高保障單個儲戶的50萬元本金及利息,在50萬元的保障範圍之內,無論銀行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對儲戶而言,本金及對應的利息都是無法受到任何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儲戶可以選擇一個利率更高的銀行來存款,在一般情況下,民營銀行的利率都比四大行高,畢竟民營銀行發行存款的主要渠道還是互聯網,相對來說發行的營銷等費用更加低一些,實際的存款利率可以提高一些。

但是你會在民營銀行中選擇真正意義上的存款產品嗎?一般不會,因為存款利率與六大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並沒有存在太大的差異,而提供的金融服務不全面,即民營銀行市場競爭力差,沒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呢!民營銀行能將理財產品包裝成存款,然後以存款的方式銷售,比如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資產管理產品),實質上都是銀行的表內理財,可提供保本保收。然而,卻因此類產品與銀行存款相掛鉤被直接包裝成存款產品,銷售火爆。

所謂的真正意義上的存款,是存款人與銀行直接建立債權債務關係,並不存在第三方(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參與。而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都存在第三方參與,比如結構性存款的衍生工具部分一般交於第三方運營管理,比如智能存款的流動性由其他金融服務機構提供。

雖然不發生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結構性存款與智能存款跟貨幣基金差不多,幾乎不可能發生虧損(本金和收益有相應保障),但是呢!銀行表內理財始終屬於銀行表內理財,儘管它可以提供保本保收。

不管任何時候任何方式,風險與收益總成正比,同一風險產品的收益相差不會太遠,即不可能出現明顯的分層。所以,別總盯著人家的收益,而忽略相應的風險。

安全是相對而言的,比如股票基金相對股票,股票基金更安全;債券基金相對於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更安全;貨幣基金相對債券基金,債券基金更安全。同理,真正的存款相對於變相的存款(結構性存款或智能存款),真正的存款更安全;全國性大型銀行相對於民營銀行,全國性大型銀行更安全。

一般而言,中低風險及以下理財產品或存款,我們都可以說是安全產品,非出現極端情況,比如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都不可能發生虧損。因此,如果要說民營銀行的存款(包括變相存款)在非極端情況下的安全性,那麼它是安全的。


煎餅餜子嘎巴菜


民營銀行的安全與外地或不是外地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銀行的運營有直接關係,一家銀行如果在運營方面出現問題,即使是本地的,該出現問題還是要出現問題。

從總體上來講,我國成立的銀行都是很安全的,包括民營銀行也是如此,因為銀行的審批、成立包括運營都是要受到銀保監會的監督的,出現問題或出現問題苗頭時,銀保監會會第一時間出面干預,及時糾正發生的問題,使銀行能夠沿著比較良好的軌道運行。

雖說,現在銀行也是允許倒閉的,但允許這樣的政策,也是一方面督促銀行要搞好自身的運營,同時,也會給儲戶釋放一個信號,選擇好銀行,這也從另一個角度督促銀行搞好自身的服務和運營,應該說是一件好事。如果事事都有國家兜底,那發生運營風險的概率會更加大。

另外,為了保障儲戶的資金安全,國家也出臺了存款保險制度,規定所有銀行必須為存款上保險,一旦銀行發生倒閉的問題,由保險公司賠付每個客戶最高50萬元的賠償。這就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保障了儲戶的資金安全。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是民營銀行,我們在其中存款也是安全的、有保障的,並不會發生銀行隨意破產倒閉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回答問題不易,也希望路過的小夥伴動動小手幫我點贊,我祝您笑口常開、心想事成、多多發財。如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在下方評論。想學習理財知識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小峰談理財


買外地民營銀行的理財存款安全嗎?

首先只要是正規的民營銀行,你做的是存款而且不超過50萬,那麼安全就有保障,存款是保本保息的,所有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都繳納的有保險基金,國家也規定了,如果銀行破產,最高賠償金額是50萬。


我們之所以在外地民營銀行存款,是因為民營銀行給出的利息相對於大型銀行來說比較高,這是因為民營銀行信譽服務質量和網點相對於國有大行和商業大行都有差距,也有可能不設網點而節約了運營成本,那麼可以通過在網上吸引儲戶而給出更高的利息。

我們在做存款的時候,可以通過各個銀行的手機APP進行存款,也可以通過京東金融,小米金融等平臺,貨比三家,看誰給的更優惠,而選擇存在哪一家銀行。


總體來說,只要是存款,而且不超過50萬,存在哪一家銀行都是安全的,不過民營銀行的網點相對較少,如果取現的話,比較不方便,不過一般民營銀行發的卡都是銀聯卡,在有銀聯標誌的ATM機上,也可以提現,而且多數民營銀行為了吸引儲戶,都推出了跨行外地取現免收手續費,所以這個還是很方便的。


大海侃股


雖然說大類上存款屬於理財,但是按照題主的說法,理財和存款是兩種產品,理財就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而存款是銀行的活期或定期,二者的風險等級是不一樣的。

民營銀行的定期有沒有風險?

原則上講沒有風險的產品是不存在的,包括定期在內,只是說在目前的情況下發生概率大小的問題。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存款保險制度,就是說在50萬以內,如果銀行出現了風險倒閉,國家會有存款保險基金來進行賠付。這個額度每個人在每一家銀行都是50萬,包括民營銀行。所以如果題主的金額不超過50萬,而存的產品優勢定期的話,絕對可以放心。

那超過50萬以上的部分風險有多大呢?

其實也不大。銀行作為我國的重要金融機構,其受到的監管是比較嚴格的。

首先,因為存款是屬於銀行的表內資產,銀行會向人民銀行繳納存款保障金。也就是說如果客戶存到銀行100萬,那銀行需要拿出來20萬,存到人民銀行裡,這一部分錢是不能動的,一旦發生了風險,要取出來賠給存款人。

其次、備付金。存款的優勢是可以隨時支取,因此商業銀行就要留一部分錢來應付客戶隨時支取,也就是說這一部分錢銀行是不能拿出去做投資的,也可以說是風險很小的。

最後、破產清算制度也優先保障存款。做最壞的打算,銀行走到了破產清算的地步,存款的賠償是排到前幾位的,除了債權和應付工資等,就要優先賠償捐款了。民營銀行雖然是一個新鮮事物,並且和國有銀行比起來規模上會小很多,風控手段也不如國有銀行豐富,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監管的規章制度一條也不能少。

民營銀行的理財有沒有風險?

在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所有銀行的理財都會有風險,而民營銀行的會更大一些。原因如下:

1.民營銀行的預期收益率會更高

國有銀行的信譽比較高,客戶比較多,民營銀行網點少,客戶就少,如果利率不高的話,很難和國有銀行進行競爭。因此在設定理財產品的時候,民營銀行會提高自己的預期收益率,但是高利率就意味著高風險,因為投資於風險資產的比例會變多,所以原則上講民營銀行的理財風險會更大一些。

2.規章制度沒有大型銀行健全

民營銀行面臨著比較大的競爭壓力,由於成立的時間短,規章制度上肯定不夠健全,不少銀行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因此會有試錯成本,在發行理財產品的時候,風控措施沒有,大型商業銀行健全。

3.投資銀行人員業務素質良莠不齊

我們都知道理財產品有一部分資產是要進行投資,這部分投資的收益就和投資人員的專業程度息息相關,如果投資的好收益率就高,風險控制的比較低,如果投資人員的水平比較差,肯定會影響收益率和安全性。

總結以上,在投資民營銀行的時候儘量做定期存款,把額度控制在50萬以內,或者是金額多的話,把家人的名字分開來存。理財產品的話,就不建議存民營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