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最好喝的時候是什麼狀態的,一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

ttll12365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六大茶類中,對於鮮葉的採摘標準也不同,因此題主所提的最好喝的狀態應該是不同茶類中特級茶葉採摘的標準,以下我將具體說明:

1) 綠茶/黃茶:綠茶和黃茶講究鮮葉嫩度,一般1芽2- - 3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但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於茶葉品質的要求提高,名優綠茶會選擇1芽1葉,鮮嫩的原葉製成的綠茶外形美觀,口感好,內含物豐富。

2) 白茶:依據白茶的採摘標準可以將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其中白毫銀針為嫩度最佳,只選取肥厚壯碩的芽頭採摘,毫毛多,內含物質豐富,除此之外,摘取1芽1葉初展的特級白牡丹也屬於白茶中的佳品。

3) 紅茶:採摘時選取1芽2~3葉,紅茶的品質除了受到鮮葉影響,其發酵程度對於紅茶品質起到至關重要的程度,但是紅茶的發酵程度肉眼比較難分別,因此選擇紅茶時更多取決於品飲者自身的喜好。

4) 青茶:採摘時往往選用開面採的方式,即茶樹新梢長到3-5葉將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採下2-4葉,青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是做青,走水做青這一步驟才是決定青茶品質的關鍵點,因此選擇青茶時應該還是從茶葉本身的口感、香氣去判斷。

5) 黑茶:黑茶在採摘時都會選擇較為粗老的葉子,決定黑茶品質的關鍵是在渥堆,渥堆發酵程度對於黑茶的各項品質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在挑選黑茶時可以選擇查看茶葉表面是否有“金花”,即黃色的菌狀物,“金花”越多,說明黑茶品質越好。

簡單來說,大部分茶類的春茶是最為人所喜愛的。每年的三月初,就是春茶迎來大面積採摘的時期。


說茶TV


這個問題回答的人不少,但是總感覺缺少一點對茶葉的籠統介紹。

茶葉從發芽開始,芽的組成是由芽,真葉,奈葉,魚葉組成。其中奈葉,魚葉是在茶芽生長過程中掉落的,夏秋茶的茶芽一樣有奈葉和魚葉,只是那時天氣溫度高,茶葉生長快掉落而已。其中各部分的作用是魚葉是茶芽外面包裹的葉子,也叫魚鱗葉,從字義上就得知是主要起保護作用的,防止茶芽凍傷擦傷等;奈葉同奶葉,是最早萌發給茶芽提供營養的,肥力足的茶樹,奈葉生長時間長,通過光合作用給茶芽提供的養分就多;真葉是茶芽中長出來在茶樹中的能長年長在枝條上的葉子。

你問的茶葉在什麼好喝?是指在口感和香味上的鮮香甘潤,並且有滋有味。這需要從茶葉中的成分出發,影響茶葉口味香味的主要成分是茶氨酸和茶多酚茶皂素等成分的比例,那茶葉在什麼時候代表是最好比例的成分呢?茶氨酸對應的口感是鮮香甘味,所以一般都把茶氨酸在茶葉中的峰值當成茶葉滋味最好的時候。

茶氨酸是茶葉特有的一種氨基酸,茶氨酸在茶樹的根部由穀氨酸和乙胺合成,茶葉發芽的時候通過蒸騰作用輸送到嫩芽嫩葉聚集,然後茶氨酸又會分解成穀氨酸和乙胺,其中乙胺是合成茶多酚的主要原料。因此茶氨酸最高的峰值就是輸送到達和分解的平衡點,茶葉中的葉綠素能對茶氨酸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所以像安吉白茶黃金芽極白這些缺少葉綠素的茶種茶氨酸的比例特別高,苦澀味也最少,,在正常的茶種中奈葉的葉綠素是少於真葉的,因此這個峰值就是奈葉大於真葉的時候茶氨酸比例最高,也是最好喝的。

影響茶葉口感的還有茶種,工藝等等其他的因素,就同一茶種來說一芽一葉(真葉)奈葉還在,而且奈葉大於真葉的時候,茶青的質量是最好的。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這個回答裡面有人把普洱也提到這個問題裡面回答,是對芽茶的侮辱,一個吹噓炒作天價的金融茶葉就不要在口味香味這些茶葉中自討沒趣的,低檔的邊銷茶粗劣苦澀的口感真不要顯擺了。





龍井茶痴


這個真的是因人而異啦,個人來說,我比較喜歡一芽兩葉的茶,價格居中,味道居中,不苦也不淡。

對於老人來說,大部分喜歡濃茶,粗老茶,大部分都是一芽三葉,一芽四葉,這種茶葉,老茶農喜歡,茶味足,味道重!

那對於年輕人來說呢,一芽一葉、一芽兩葉的更受喜歡!這類的茶葉味道並不是那麼足,但是也有味道,像綠茶都是講究回甘的,這個檔次的茶葉回甘快,不是那麼苦澀,大部分年輕人還是非常喜歡的!

那芽茶呢?這個是最高檔的茶,芽很嫩,加工也麻煩,量少,所以價格大家懂得,一兩黃金一兩茶,這類茶葉味道清淡爽口,確實是茶中的極品,女士應該更加喜歡這類茶!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白茶大多是芽茶,自然晾曬,保持了茶最自然的味道。

所以茶葉沒有最好喝的狀態,我個人覺得,茶分類這麼多也是為了適宜不同的人群!

想了解更多生活環保小知識的話,歡迎關注桐哥哦~注意環保小細節,健康佑你更長壽!感謝大家的支持~


曼巴說環保


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的。全芽的茶是頭春的第一批茶,它還沒有發育完全,鮮爽度不足,而且會有一點苦澀味。品飲時外形非常漂亮,口味卻不是最好的。

春茶裡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的綜合品質應該是最好的,這時茶的氨基酸、維生素含量高,鮮爽度和香氣較足,品飲的口感更好。

所以口感上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的茶品飲的口感更好。


汲古茶人


中國茶葉產區眾多,可能其它產區的茶葉都是芽葉等級越高越好,但云南茶區的普洱茶是個例外。

如今普洱茶芽葉採摘等級,依然延用著國標裡的相關內容,多用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來描述。

一般分級時,級別越高的芽頭越多,級別低的葉梗越多。

因此,判斷茶餅的用料等級,也可以通過看茶餅的芽頭數量、或觀察葉底一芽幾葉、茶梗含量來做大致判斷。

在《GB/T22111-2008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中,將鮮葉原料分為6個等級。

特級:一芽一葉佔70%以上,一芽二葉佔30%以下。

一級:一芽二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二級:一芽二、三葉佔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40%以下。

三級:一芽二、三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

四級:一芽三、四葉佔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30%以下。

五級:一芽三、四葉佔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葉佔50%以下。

今年去往茶山,見到茶農的採摘方式多以一芽三葉為主,連一芽二葉都較為少見,更何況一芽一葉了。

普洱茶的品質,向來不以芽葉等級分高底,在雲南臨滄茶產區,還不乏有茶農將芽葉採至四葉的情況。

詢問當地茶農才知曉,普洱茶之所以會沿用這樣的採摘方式,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雲南大葉種鮮葉內含物質豐富,若僅採純芽尖或一芽一葉,著實有些浪費資源。

二是純牙尖或一芽一葉嫩度太高,不利於殺青與揉捻,殺青時容易“炒糊”,揉捻時又容易將茶葉揉碎,難以形成完整的條索。

三是普洱茶殺青溫度較低,很難將茶葉中的苦澀感收斂,將採至一芽三葉、一芽四葉,茶葉中便會含帶一些茶梗,茶梗茶多糖含量較高,有利於綜合整體口感。

再者,“名山頭”“古樹茶”文化作為雲南茶產地最大的特色之二。茶葉價格高不高,取決於茶葉原料的山頭與樹齡,而不是單純看原料的芽葉等級,這也是導致普洱茶有幾十塊至幾十萬價格差距的原因。

其實在雲南不僅普洱茶是這樣,連雲南出產的白茶、紅茶也是如此。像雲南“月光白”“野生紅”“古樹紅”等白茶、紅茶產品,近年受到了不少茶客的青睞,但它們的原料等級同樣不高,一般在一芽二至三葉左右。

(知識在於分享,真理在於討論。歡迎各位茶友轉載分享、留言交流,順帶求個關注)


開明古韻普洱茶


單從茶形來看,一芽/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三者差距並不大,像六安瓜片還是無芽的,茶品質還是要從外形,香氣,口感綜合評判。一般來說品質,高山茶>丘陵茶>平原茶,明前茶>雨後茶>夏茶>秋茶,最好的茶是高山早春茶,至於茶樹種,是龍井好,還是雀舌好,這個看個人喜號,一方水土一方茶,一般來說原產地最佳。





茶鄉記


① 單芽的特點。單芽採摘不含任何葉片的純芽頭, 採用芽頭製作的茶葉,鮮嫩欲滴,嬌貴細嫩,適合製作針形茶。茶中營養物質:茶多酚、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此時最為豐富。沖泡出的茶葉: 鮮嫩、清香、甘醇,沖泡後似銀針般豎立杯中。芽頭是製作稀有名貴珍品的主要原料,一般情況下,需要約8萬個芽頭才能製作出500克茶葉,製作出的成品也是茶中極品,市場價格奇高。

② 一芽一葉的特點。一芽一葉採摘一個芽頭連帶一片葉子。一芽一葉製作的茶葉,條索緊細毫顯,滋味甜爽回甘。適合製作螺形茶、扁形茶、圓形茶等,如: 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一芽一葉是製作優質高檔名茶的主要原料。一般情況下,需要約4~5萬個芽頭才能製作出500克茶葉,市場價格較高。


③ 一芽二葉的特點。一芽二葉採摘一芽連帶兩片葉子的芽頭。一芽二葉製作的茶葉,條索緊結,香氣高揚,滋味鮮爽醇厚濃郁。一芽二葉適合製作太平猴魁、普洱茶等。一般情況下,需要約7~8千個芽頭,才能製作出500克茶葉,市場價格有優勢。

④ 一芽二葉製作的茶葉優點。

● 兩片葉子使營養物質充足豐富。

● 嫩度恰到好處最適宜。

● 葉片柔軟度最適宜,不軟不硬。

● 葉片齊整均勻斷碎少。

● 口感適中滋味協調。苦澀味輕,醇厚度、鮮爽度、香氣、湯色等品質特徵,正處在最完美的階段。

● 市場價格方面有優勢,適合大眾選用作為口糧茶。

⑤ 個人觀點。

● 一芽二葉是茶樹生長過程中的穩定成熟期。

● 一芽二葉製作的茶葉,最能體現茶葉完整的品質特徵,是茶葉最好喝的狀態。


風輕雲淡高山流水2900


呵呵,我覺得一牙一葉或一頁兩芽最好喝!

一芽,當然外形好看,喝起來也清爽,賣的價錢也好,送人送禮非常有面子,上檔次!但缺點就是味道淡,不管是喝起來還是聞起來,因為茶牙這個時候還沒有完全的生長,這個茶葉往往只能泡一次水,再後面就索然無味了!

如果是一葉一芽或者兩葉,這個時候的茶葉茶香無比又不失鮮嫩,在採摘的時候大家就能充分體會,雖然炒茶做形後看起來不怎麼上檔次,但真的香,而且泡茶後水裡面絨毛非常多,茶汁濃,回甘生津非常好!

清明左右的茶葉應該是最好的,但最好就採摘一次,如果是採摘幾輪之後的茶葉,這個時候茶葉就有點老了,會顯得有點澀,只適合批量生產了!




傅菜的大號


這要看什麼茶 其它的我不知道 就那我自己茶園的英紅九號來說吧 第一首選一芽 (金毫)毫香味十足 茶葉中極品中的極品數有(東方金美人)之稱號

第二才到一芽一葉(金毛毫)春茶帶有淡淡的清香百花香味 秋茶(秋毛毫)帶有濃郁的蜜香味

最後才是一芽二葉(金英九)茶葉濃郁回甘甜味持久當然也更耐泡 以上是個人觀點 也是自己生態茶園的茶 原生態純有機肥料種值 求品鑑 好不好你說了算

今年最後一批秋冬茶葉釆摘完畢 因天氣乾旱缺水上甘嶺狀態 代表今年冬季休茶期提前到來 需要茶葉的客戶 客商 提前備貨 錯過的就等明年啦……

冬季休茶期間不再釆摘 為明年做準備 開溝施有機肥料 我們茶場採用自然茶園衛士 原生態基地結合(花生麩豆麩 牛羊糞)等發酵後的有機肥料 開溝堆肥積土種植方法 這樣肥力足 吸收快 讓土壤裡的泥土都轉變成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 明年的茶又是棒棒噠











茶農茶人


春茶 春茶 春茶 看圖,今年新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