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哪些歌手的什麼歌曲震撼了你的靈魂?

學習力研習營


許飛唱的《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詞,許飛作曲、演唱的歌曲。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首歌,卻記錄了父親的一輩子!這是我們這代人父親的縮影,他們平凡、簡單、樸素,將全部的精力、青春奉獻給了家庭和子女。他們老實、善良、質樸,看似渺小卻又顯得那麼高大。

每次聽到這首歌時都特別難受,字字催淚,句句扎心。父親白天收麥子晚上哄孩子,好不容易放場電影還沒空去看,要給妻子修縫紉機踏板。小時候家裡很窮,連買餅乾的錢都沒有,還要去鄰居家裡借,一想到這個就心痛不自在,偷偷的跑到池塘邊尚,對著自己錘了兩拳,恨自己沒用,沒出息

轉眼到了1994年,莊稼已經收完後送女兒去上學,可能是因為去年奶奶的離開讓她變得沉默寡言,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看著她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眼前,想象著有一天我變得老態龍鍾,手上佈滿老繭,臉上爬滿皺紋,走路步履蹣跚……那時女兒變得美麗大方,很多男孩子都會喜歡她,可一想到有人要把她娶走,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希望她慢點長大,希望自己慢點變老。

在我看來,《父親寫的散文詩》所帶給我們的,遠不止於如何在父親未老之時盡孝,不止於子女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反思,而更在於歌曲以外,我們自己將怎樣戴好“父親”這頂桂冠





音樂寶藏館


其實在我聽過的歌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好的,但是真正讓我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那首《易燃易爆炸》

與其說是這首歌震撼了我,不如說是推薦給我這首歌的人震撼到了我。她是一個女生,我們從小就認識。她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生母把她送給了一個富裕家庭做養女,這個家庭對她很好,給她最優質的生活,讓她在最好的環境下生長。但是懂事之後的她變了,當她得知自己是被包養來之後選擇了放縱自己,那年她15歲!

離家出走,遊戲度日是她的經歷,雖然她的家人沒有放棄她把她挽救回來了,但是她的內心變了!這一變就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大學期間被男朋友騙財騙色,最後還被軟禁了一段時間,雖然最後被她的養母和一個男性朋友拯救了出來,男性朋友說會娶她,但是最終還是選擇了更有錢人家的女兒結婚了,從此她真的就一蹶不振。後來養母的去世,讓她失去了最後的內心寄託,之前做的錯事讓她對自己更加悔恨。

婚後的家暴和雙方的出軌,讓她沒有回頭路。離婚後她為了女兒糜爛的活著。有一次發現她發了一個朋友圈,就是《易燃易爆炸》。我聽完之後感覺這首歌就是在寫她的人生,和她溝通了幾句,感覺她也是非常喜歡這首歌。

因為是發小,所以比較能瞭解她的內心,如今的她只能靠著這種方式來對外宣洩著自己內心的世界,如果不瞭解她的人可能就認為她只是隨便發了首歌吧。


勁風聊八卦


譚晶在《我是歌手》上面唱的《九兒》,聽得時候我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那時候我是歌手都是在晚上十點以後播,我就守著看,我真的覺得聽那些歌手唱出好聽的歌,對我來說真的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九兒》這首歌我不太熟悉,我也沒有看過《紅高粱》,但是當我在《我是歌手》這個節目上看見譚晶穿著一襲紅裙,光芒萬丈的站在舞臺上唱著《九兒》的時候,我真的震撼了。尤其到了高音部分,我被她徹底征服!

我認為譚晶版本的《九兒》是成功的,我不是特別喜歡這個曲風的歌曲,但我還是愛上了譚晶版本的《九兒》。後來我也有去聽《九兒》的原唱,還有許多翻唱。我還是偏愛譚晶版本的《九兒》 。

聽歌的時候一定要去看它的mv或者是演唱視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慢跑的蝸牛VL


薛之謙的《演員》

記得我的初戀,我們是在QQ認識的 聽說她在找男朋友 後來聊了一段時間 我們在一起了,那時候我在上學 她在上班,我很愛很愛她,在我放學、在週末的時候不管我手上有什麼事情 我都會放下去店裡找她、陪她……

我們談了三個多月,因為那個時候我在上學我也沒多錢給你買禮物什麼的,她揹著我跟別人好……揹他甩了以後又來找我複合,我同意了,分分合合5次我都同意複合,當然我也知道她揹著找別的男生,但就是因為我很愛她 不管她怎麼樣我都願意跟我她在一起……

可是最後我發現,不管我再怎麼愛她,感情是需要兩個人來維持 不是一個人,這樣的感情不值得,最後傷的還是自己,為何要讓自己傷成這樣呢?

之後我決定成長、堅強起來,決定做出最後的選擇要放棄這段感情……看了她最後一眼走了,回到宿舍躲在被窩裡哭、搜歌來聽,放下了這首薛之謙的《演員》。

既然對方不再愛,我們就應該公開表達。

在愛情面前永遠不當“演員”成為一名紳士。

循規蹈矩、踏踏實實。

張紫豪的《可不可以》

聽這首歌也是因為她,一直循環聽,這首是一首傷感的情歌,“趁我還過保質期,趁你還願意”我覺得這一句作者寫的特別好,在愛情面前趁我還沒過保質期、趁你還願意,不然再好的東西過了保質期,它永遠就回不來……

當然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薛之謙、張紫豪,她讓我的靈魂變了個人……


追夢者的愛


震撼靈魂的歌曲很多,比如:黃家駒的《光輝歲月》韓紅的《天亮了》陳慧琳的《日記本》等等。

但是最讓我難忘的是:劉辰希的《明天》

還記得我剛從老家出來打工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身上的錢也不多。在這個飛速發展,遍地黃金,每天燈紅酒綠的城市,內心深處卻是孤獨和彷徨。因為學歷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所以最後只能去工地幹苦力活,而且每天的一日三餐也變成了一日兩餐,住的也是塵土飛揚的工地,每晚睡覺時,工地的被子上總是有一層厚厚的灰塵。吃不好每天又是體力活,所以一個月下來自己瘦了很多。

好多次都想過回家,也偷偷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哭泣過,但是還是一次次的告誡自己,別人能行,我為啥就不行呢!憑著這句話的心裡暗示,我一次又一次的忍住了回家的誘惑。


古王


在我所聽取的歌曲中,曾經有那麼一首歌震懾了我的靈魂。那就是哥哥所唱的《我》中“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每一次在生活中,被否定,的被質疑時,不被理解時,這句話用能讓我釋然,讓我的心情慢慢平復,因為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會有自己的想法!








小娛來說


毛不易的《囈語》

當時在臺灣交換留學的時候覺得太孤單 ,正巧聽到了這首歌,那種一個人在外生活的辛酸瞬間被說中,最重要的是,“可是我現在依然不太會轉彎”。我當時的想法是:我有自己想去的城市,有自己想打拼的生活,再難也不會放棄。


就是這首歌陪著我度過了很艱難的時光。

可是我現在依然不太會轉彎雖然孤單的人偶爾也想有個伴冷風又吹的時候想說這生活會不會有點難難道是因為當初有話沒講完堵在喉嚨裡卻始終不敢大聲喊算了 別哭

王毛毛


楊宗緯吧,有一年上湖南臺的我是歌手節目,唱了一首紀曉君的流浪記,那時候所有人都在期待他唱洋蔥,這樣的話就穩了,但是他沒有,他覺得音樂不應該去迎合別人去迎合比賽,我只唱我想唱的,想訴說的。 他的流浪記,把辛曉琪唱的哭成了淚人,我當時年級還小,說實話可能體會不到,歌裡的眾多情感,但還是唱的我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我覺得他真的好厲害,這麼多年了,也上班步入社會許久,再重溫了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加油。


攀Panshift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中島美嘉

歌手中島美嘉在她事業高峰期不幸患了咽鼓管開放症,嚴重影響聽力,對於一個歌手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打擊,2010年底她宣佈停止一切音樂活動,但頑強的她僅在次年4月份復出了,13年發佈《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據說,在她收到這首歌時,她很驚訝,聽過之後卻又淚流不止,我想這首歌更是代表了她想訴說的她的故事。

處於絕望的境地,我們自視為“生鏽的拱橋,丟棄的自行車”,只聽到無處安放的靈魂在悲鳴,坐在暖爐前心中卻空無一物,鞋帶散了卻找不到重新系起的理由……是啊,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的啊,但我還期盼著,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會遇到一個少年給予我一個燦爛的微笑。我問過自己啊,我現在是否甘願與蟲之死骸一同化為泥土呢?——不,未來的生活或許是溫暖的,所以,我又從新開始期待著這個世界。

2015年的演唱會上,中島美嘉把《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作為壓軸表演,到最後,她在臺上不停用腳打節拍,還一度跪在地上去手觸摸節奏,演出很成功,很是動人,將要落幕的時候燈光打到她身上,她高高得舉起她的手,笑的很燦爛。



大白菜音樂


《草帽歌》是歌手李泉在《蒙面歌王》中所演唱的歌曲,他的傾情演唱,將自己完全融入歌曲中,歌唱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使人聽了不禁淚目,真的很感人!

《草帽歌》是日本經典電影《證人》的插曲

影片改編自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作家森村誠一的作品《人性的證明》,講述了女主人公八杉恭子與她的黑人兒子焦尼之間哀婉動人的故事。該片於1977年10月8日在日本上映,轟動一時。二戰時期,一個美國黑人士兵同一個日本女人相愛,生了一個男孩。

六歲時,男孩來日本看望母親,一家三口到鄉間去玩,母親送給孩子一頂草帽,這是孩子得到的唯一的母愛,也是他對母親唯一的記憶。

遠在海外的孩子成年後,一直在貧民區忍受困苦的父親去世了,臨終前父親囑咐兒子去日本尋找生母。孩子孑然一身地上路了,唯一帶著的,是那頂已經破了的草帽。

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兒子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而此時的母親已經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大商人,有了別的孩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兒子的到來,使得這位母親陷入了困境。

接受這個兒子,意味著失去現在的丈夫和生活。最後,母親做出了殘酷的抉擇,將這個混血兒子用刀刺死了。當母親的刀刺入兒子的胸膛的時候,兒子的夢想,希望和對母親的眷戀,都碎了。

然而這時,醒悟過來的兒子卻一把推開母親,喊道:“媽媽,你快走!”然後一搖一拐地遠離作案現場。他其實已經不知道該往哪裡去了,但他要保護自己的母親,使她免於被警方捉住。在迷濛中,兒子看到遠處酒店樓頂的霓虹燈像一頂草帽,而此時媽媽給自己的草帽早被風吹走了。在潛意識中執著追尋的母愛,指引著他一步一步挪向那個酒店,上了直達頂樓的電梯,最後倒在了電梯裡。

《人證》的社會意義在於它不單單是一部推理電影,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來的主題,它反映出了許多其他電影沒有反映出來的東西,當中的電影插曲《草帽歌》,在當年也創造了賣出超過50萬張的紀錄。

這部拍攝於1977年的影壇經典,多年後重溫,震撼依然。

《草帽歌》的歌詞直達人的內心甚至靈魂,我覺得李泉老師的版本演唱得真的很好👍,大家可以去安靜下來聽一下,感受歌曲的震撼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