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現在的鄉村孩子,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五花八門的玩具多得數不勝數,已經少有人再玩泥巴了,他們也許不會知道,那些不起眼的泥巴里,有著那麼多好玩的遊戲。但這些遊戲卻沒有消失,它們深藏在我們這一代農村的人的記憶中。

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田地裡,黃泥、白鱔泥,都是我們喜愛的泥土,溼潤又有粘性,還不十分粘手。隨便挖一團黃泥,在屋簷下的石階前,或者村裡的曬穀坪上,用小手抹乾淨一塊地方,再用嘴吹一吹,然後往那兒一蹲,就抓著泥巴揉起來。散發著溼氣的泥土,在我們的小手中反覆揉捏下,變得又光又滑、一點也不沾手,軟硬合適。

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我們最喜歡的,是玩“摔泥炮”的遊戲。

“摔泥炮”說起來簡單,玩起來也很容易,就是把一團泥巴做成小碗狀,然後用力反摔到地上,比賽誰摔出的響聲大,誰摔出的洞大。幾個小夥伴,“石頭、剪刀、布”後排出順序,然後就精心製作出自己的“泥炮”來。一團泥巴被攤成手掌大的圓形,然後把四周圍起,沿著邊把底做得特薄四周做得較厚,最後朝裡吹口氣,用手托起,問同伴道:“泥炮泥炮響不響?”同伴回答“不響!”摔者便使勁朝地上叩下去,只聽“啪”的一聲脆響,那“碗底”就會崩出一個窟窿眼來。

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按照規矩,同伴得從自己的泥團裡揪出一點泥巴扔到窟窿上賠給摔者。同伴不服氣,把他的“泥炮”做得更大、更薄,摔的時候更是站起來,使出吃奶的勁兒。當然,那“泥炮”的洞眼更大,不但贏回自己賠出去的泥巴,還賺回來一些。當然,也有摔不響的時候,或者只破了一個米粒樣的洞。就這樣,摔了捏、捏了摔,你來我往,一團團泥巴,就在小夥伴之間轉來轉去。這種拉鋸似的遊戲,誰也沒有把誰的泥巴贏完過,誰也沒有輸到無泥巴可玩。

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泥炮”摔累了,我們就憑著自己的想象,做起泥玩具來。男孩子捏泥人、做小手槍。女孩子捏小動物、花朵,大家一絲不苟,比賽看誰做得形象、好看,一團泥巴在我們的想象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你還記得嗎,我們農村人童年時玩過的泥巴游戲

在那個物質生活還很匱乏的年代,我們鄉下的孩子,在泥巴里放飛了自己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