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沙周邊城市裡益陽發展這麼慢?

都沒名字啦12345


益陽一直以來,就以做生意為主,一度在經濟上遠遠超過長沙,而且是坐地生意,就是因為湘西、懷化等地的山貨,都需要通過資江、沅江兩條水路往外運,益陽就守在資江進入洞庭湖的掐點上。而資江不是一個完整的河口,只是分成幾條湖汊進入洞庭湖,外地人是分不清怎麼走的,被益陽的幾個大戶把持。所有的貨物到了益陽,必須重新分解收購,然後由益陽人運輸,送達武漢、南京等地,大頭利潤就掌握在益陽人手中,類似於現在的新加坡在國際上的地位。

只是後來被邵陽、安化等上游商家打探(收買)出水路,並多次鬥毆後,被邵陽人分出去不少利益。所以益陽人罵邵陽人“寶古佬”,罵安化人“梅山蠻子”。至於漢粵鐵路開通後,又被拆分利益,那是後話了。但高鐵至今都沒有經過益陽的,確實讓益陽很受傷。

益陽的營商環境不好,在全國其實都是比較著名的,曾經被大型企業告狀到中央的事情也有發生。

益陽市政府必須抓幾個破壞投資環境的典型出來,阻止那種愛好圍繞企業零敲碎打的小人行為(其實這裡倒真沒什麼大老虎)。益陽人需要的是把心胸打開,放棄那種立竿見影的短視行為,踏踏實實的把現在已經掌握的資源利用好,自己做出幾個樣板出來,吸引投資者主動入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