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像是體驗自由職業,您覺得自由職業自由嗎?

寶貝爸爸愛你81135392


這個“像是”說的很好哦,畢竟目前的在家辦公狀態與真正的自由職業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疫情期間的在家辦公讓我們體驗到了自由掌控時間和靈活分配精力的快樂。

老闆打死都想不到你是一邊在輔導孩子上網課,一邊在給公司做報表;更自由的還有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靜音旁聽工作會的。

甚至還有些開明的企業老闆主動提出了疫情過後,每週固定一天安排員工在家辦公!

自由職業的確有諸多“自由”:

1.我就是自己老闆,再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行事。

2.上班時間我來定,再也不用朝九晚五天天打卡。

3.免去同事間互擾,再也不用練辦公室宮鬥技能。

4.每天穿啥我說算,再也不用煩心公司工服太醜。

......

但是這些“自由”背後也有諸多風險:

1.員工福利從此與我再無瓜葛;想要什麼都得自己花錢;

2.保底工資從此與我再無瓜葛;旱澇保收更是天方夜譚;

3.社會保險從此只與我有瓜葛;我交了就有不交就沒有;

最重要的一點,自由≠為所欲為,社會監督一樣不少(每筆收入都交稅了嗎?你的言論是否正當啊?你的工作是否遵章守紀呢?),凡事還都要親力親為,所以自由職業者的自由是有條件的自由,有壓力的自由,想做真正的自由職業者,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優勢教練惠麟壹


可是自由職業者真的就自由嗎?小編當年就是因為忍受不了公司奇葩的一些企業文化,然後離職成為一名寫手,每天給顧客代寫一些文章賺生活費,偶爾也做一下自媒體。但操作一年後卻發現,其實自由職業者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也是要承擔許多壓力和責任的。

就比如給顧客代寫,其實就相當於是在公司裡做文案按照老闆的要求寫作,寫完之後經常發生顧客不滿意這種情況,然後之間就互相扯皮,鬧得不歡而散。同時做自由職業者就沒有固定的收入,有業務時,才能夠拿到錢,沒事做時心裡會著急,每天都忙著生意開張。另外還要忍受周圍人的眼光,因為自由職業者一定程度上在他們的眼裡就是無業人員。

後來我放寬眼界發現,其實所謂的自由職業者,和上班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要努力工作才有收入的,每天都要消耗很多體力和腦力在工作上面。至於收入,一般一個月幾千元還是有的,但是想突破萬元就有點困難,當然,做得好的一個月幾萬元也不是什麼事,至於成為知名寫手或者網紅、主播的,年入幾百萬的,那就更厲害了。

因此一定程度上,自由職業者只不過是沒有底薪的業務員和員工,名氣上和公司沒有隸屬關係,表現上看是自由平等,但是實際上仍然要受它們的控制。就比如網絡小說寫手,他們沒有底薪,靠在平臺上更新文章賺錢,這時平臺就相當於是他們的老闆。工作流程一般是這樣的,平臺發出任務,定出一定的價格讓寫手們去做。那麼在這個體系中誰更有利呢?很明顯,平臺更有利。又比如設計師,在淘寶上接受公司的任務,表面看雙方是平等合作的關係,但實際上公司的實力更強,因此一般是它們起主導作用。

所以可以說,所謂的自由職業者,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大分工中的一環,也是要受到官僚階層和資本家壓迫和剝削的,一樣要被它們剝削勞動剩餘價值,並不是真的自由。當然,因為可以自由地選擇不同的公司和業務,也可以選擇在什麼時間工作,因此自由職業者相對來說比職工更自由一些,所以還是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