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一言难尽……

老,一言难尽……

散文:老,一言难尽……


01

那些年,偶尔见到老太,她会看着我身边的孩子感叹:“多快啊,都这么大了!”我理解她的话,孩子多大了,我们就来这住了多少年。

公交站,她们一家三口。一直以为她们只是老两口一起住,没想到还有一个儿子,三十几岁的样子,看上去呆呆的。交流了几句,她说去商店给儿子买鞋。车来了,她说你不要找钱了,我们是公交公司退休的,不用花钱的,给你划一下卡就好了。

一次,看到老头儿慌慌地追,原来他那个呆呆的儿子跑出去了,还一边回头看他,如同小孩子跑着玩一样。

后来,看到老太坐轮椅了,头歪向一边。两三个人,也许是她的侄女或者外甥女吧,费力地推着,晒太阳。

过年了,贴春联了,他们家是空白的。偶尔见到老头儿,只是早上出去买菜。然后,一整天,都不怎么出屋了。

散文:老,一言难尽……


02

那时候,经常看到小区里有冒烟的场景。细看,原来一个老头儿在烧水。老头儿穿一身军绿,头戴配套的军绿帽子,估计年轻时候当过兵吧。不远处是垃圾桶,经常有人家扔掉的拖布啊沙发啊,都能找到些木头杆子木头片子,老头儿就用这个来生火。都二十一世纪了,买个热水壶在家里烧水不好吗。紧接着农村长大的我,就由此想到节俭想到自己的父母。

老头儿住二楼,有个露天大阳台。别人家的这个场地,有的包起来做成了厨房,有的撑起一把大伞,夏天喝喝茶吃吃烧烤,还有的变成了小花园小菜园。唯独他家的,堆着满满的破烂儿。

隔上一段时间,就会看到老头儿推着自行车,车后座上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旧纸箱,老太在后面扶着高高的纸箱。老太瘦瘦的,衣着打扮朴素利落,总是围着黑色丝巾。俩人一起卖破烂去了。

后来,再也不见小区里生火烧水冒烟了。他们家阳台上,也终于空出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泡沫箱子里养了些花花草草,偶尔有几件衣物晾晒出来,有时拖布会换换位置。

那剩下来的老太,如同01剩下来的老头儿一样,都是越发地深居简出,难得一见。尤其这老太,我可以直接看到她的窗户,从来没有一个晚上,看到过她家的灯光。也许,习惯于早睡的一个人,已经不需要灯光了。

一次扔垃圾,垃圾桶边上有个老人在翻翻捡捡。一眼过去,看到了黑色的丝巾,终于再次见到那老太。

散文:老,一言难尽……


03

刚住进来时,一天下午,听见有大锤砸墙的声音。出去看到外面堆着破碎砖块,带着白灰的。原来有户人家把原本公用的一小段走廊圈起来归为私有,仅需设置一道门而已,门里连着小棚的门。有小棚门的那面墙,看来是被打通了。

在农村,哪户人家没了口人,方圆几里无人不晓。但城里就不是,哪怕一个单元楼里,也只是通过哪户人家春节不贴对联了,才会略知一二。

我们这个单元楼,最先不贴对联的,就是那户砸墙的。那户人家,女主人是机关工作人员,住进来不到一年,她母亲去世了,男主人偶尔开车回来,有个女儿。应该别处还有房子,而且女儿也在那边上学,总之男主人和女儿基本上不在这边。这边只是女主人和他的父亲。

女主人的父亲,刚住进来时,该是刚退休的年龄,有说是哪个学校的校长。那时候能够看到老头儿一个人穿戴整齐地出来,有时候是穿着睡衣到门口拿报纸。很多老头儿老太成群结队地去公园打扑克或者凑在一起聊天,他也不去不靠前,给人印象是离群索居的样子。

天暖的时候,老头儿出去,他女儿手拿把椅子,相跟着。现如今天冷了,越发看不见了。

时间真不禁混,算来老头儿也快八十岁了吧。

散文:老,一言难尽……


04

他是大学教授,退休后到了校办工厂当保管。老头儿年轻的时候,曾经出国两年。那两年,恰是一对儿女教育的关键期。

现如今女儿嫁到外地,不知何故又回到本地读夜校。三天两头儿回到老太处央求要钱,老太总是佯装不给的样子,女儿就说她妈,难道那钱就都给你儿子留着嘛。

儿子也结婚了,外地媳妇打工挣钱,儿子却干啥啥不成,于是天天闷在家里画画。

学校打水免费,于是老太每天早上拎着一壶水给儿子送到六楼,顺便收拾收拾屋子。

当地的特色小吃,老太一概不知,她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着吃。老太做饭一点儿也不精致,糊糊弄弄就是一顿,老头儿丝毫没有怨言。

老太看到路边有煤车掉落的煤块儿,会捡起来放在窗台上,事实上她根本用不到。

老头儿赞赏又知足地说,老太尽管不识字,但她一辈子都非常节俭。

老头儿老太的年龄都只是六十多岁而已,渐渐地,他们会更老,那时候,又该如何呢?不得而知。

散文:老,一言难尽……


05

他有四个儿子,没有姑娘。老伴先他而去了,他被四个儿子一家一个月地轮流养老。

只有三儿子好一点儿,他去了,三儿子特意跟他睡在一个房间,便于近距离地照料。

大儿子家,也许是没有地方吧,让他一个人去老院子住。一早一晚,大儿子会来老院子看他。只是不进屋,就在大门口处,拿着手电筒向窗户的方向晃,然后他在屋里闷声闷气地来一句“还活着呢”,大儿子听见了,于是掉转头就走了。

二儿子脑瓜儿灵活,年轻时候走南闯北,也算是见多识广。曾经他最器重二儿子,为此小儿子不止一次抱怨:“别人家的老子都格外心疼小儿子,你倒好!”

那天,他在大儿子家门口等着吃饭,大儿媳一个人回来做饭,大儿子还没回来。他觉得不太方便,就溜达到二儿子家了。他也没进屋,就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晒太阳。二儿媳在屋里做饭,过一会儿屋里吃上了。他进屋,正端着饭碗的二儿子说,你出去等着吧,一会儿我大哥就来叫你去吃饭了,你还差一天才轮到我家呢。之后,老头儿径直回到老院子,大儿子叫他吃饭,他说不饿,没去吃。

散文:老,一言难尽……


小结

忽然想到一个成语“风烛残年”。记得初中学习鲁迅的《祥林嫂》,语文老师听写“风烛残年”,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四个字都写对,大大地发了脾气。

任何一个人,终有一天,会走到自己的风烛残年,钟鸣漏尽,行将就木,如何能够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公里,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