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師兄你好

願天地常生善人,願善人常存善心。

願善人常行善事,願善人廣布善法。

我們反對馬拉松之類的劇烈運動、高強度運動,提倡慢養慢練,煉養平衡的理念。

有人說,慢悠悠的哪能鍛鍊得到?錯了。

當我們靜心慢練的時候,“靜止”的身體內其實在進行一場“狂歡的運動”,之所以說是“狂歡”,是針對高強度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傷害”而言的。

高強度運動鍛鍊,當你說“我很爽”時,其實身體在說“我很痛苦”;靜心慢練時,身體則說“我很快樂!”。


我選取了下列幾篇文章,供朋友們多方位瞭解、參考!


先讀讀下面這篇:


站樁: 一個人的狂歡

早年,我去師傅家,看見他在廚房一邊炒菜,一邊站樁。雙手上下翻飛,下盤立如磐石。

我問:如果用一句話解釋什麼是站樁?該怎麼說?

師傅說,站樁是聚精會神的過程。

今天在花叢旁站樁,聽風之簌簌,水之潺潺,蜂之嗡嗡,咕咕的布穀鳥時歇時鳴,我想起賈島的句子:“人在定中聞蟋蟀。”就是說,人在心靜的時候,耳朵才會敏感,可以感受到平日忽略的聲音。

唐代王維的詩有禪的化境,小刀崔猜測,王維也是一位打坐站樁的高手。“雨中山果落,燈下蟲草鳴。”尋常的句子,尋常的情景,但入定後的人,才能喚醒耳朵。

這是一個注意力渙散的時代,這是一個遍地誘惑娛樂至死的時代,這是一個心猿意馬想入非非的時代。

新年來臨,飯局多,聚會多,來往多,大家都說:忙,心亂,安靜不下來做事情。說白了,就是無法集中精力。現代人遭遇的問題很多,其實核心就有一個,管好肚子裡那顆浮躁的心。

站樁的準則是,設想人體一個球體,百會與會陰的鏈接線是中軸。站樁不是站軍姿,站樁講究頭頂懸,不是直脖子,不是繃脖子,而是脖頸柔軟,自然豎立。現在到處是頸椎病患者,飽受痛苦,揉之按之,嚴重的還有做手術的,可惜我們忘了傳統武術中“頭頂懸”的道理。

師傅再三告誡我:習練樁功,不要擠壓陰囊,否則架子再低也無濟於事。骨股溝應留有縫隙。陳氏太極拳原無靜樁功,只有環抱太極球動樁功。

形意拳講究站樁,後來楊氏太極引入靜樁,陳氏太極借鑑之。後來多位太極拳高手認為環抱太極的動作,做起來不易放鬆,於是主張雙臂自然下垂。

師是平淡人,他經歷過繁華,經歷過動盪,經歷過牢獄劫,暮年剩下了只有平和了。我跟隨他數年,從來不曾見他說過別人的是非,只有一次,我一人陪他喝酒,他酒量不高,三兩即醉,扶他去臥室休息時,他的胳膊突然一震,將我彈出,醉意很濃的老人長嘆:“天之將喪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

我一旁聽了,為之愴然。這是《論語》裡的話,是孔老夫子在困境的感嘆,師傅也有這樣的感慨呢。想必他胸中也有塊壘。還有一次,山東下大雪,在嚴寒中站樁一個小時,師徒相對無言,但是內心充盈,我明白了“氣欲鼓盪”的道理。

那個雪天,師傅說:真正的生活需要極大的耐心,需要對寂靜有很深的感受,即有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站樁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自己,面對寂寞。熱鬧是一群人的狂歡,獨處卻是一個人的狂歡。同樣,站樁也是一個人的狂歡。


最初學習太極拳時,師傅教導,鬆鬆松,太極拳的基本功。可惜,我們的傳統裡,只有緊張教育,沒有放鬆教育。丁點大的孩子,就逼迫著成功成仁,一輩子緊張兮兮。可是,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沒有馳,怎麼有張呢?就像打拳,人的肌肉鬆弛了,發力才有勁。

師傅問:人體什麼地方放鬆最難?


我遲疑地回答:肩膀。


師傅說:不對,是人的這張臉。

《論語》中,學生問孔子,做人修行哪方面不容易達到?

孔子答覆兩個字:色難。人這輩子,難就難管住這張臉。入門不問榮枯事,但見容顏便得知。人的定力有高有低,有的人讀一輩子書,做一輩子事,當一輩子官,依然管不了自己的這張臉,喜怒無常,亂髮脾氣。

師傅又問:人的臉龐,有一處最難放鬆,那就是眼睛。

我凝視師傅的雙目,那是一雙明亮堅定的眼睛,即使過了八十歲,掃視依然有熠熠光芒。有一次,請攝影師為我和師傅合影留念,黃昏時候,照相機自動開啟閃光模式,拍了七八遍,我的眼睛都是閉眼。越瞪眼越緊張。

可是每一次,師傅的眼睛總是直視前方,眼神中一片坦坦蕩蕩。

師傅拍拍我的肩膀,放鬆點。

我深吸一口氣,面對鏡頭。這一次,成了。

站樁是一個人的狂歡,同樣,打坐也是一個人的狂歡。王陽明和曾國藩都是打坐高手。當有問題猶疑不決之時,他們就會打坐入靜,然後豁然開朗。


再來看看這篇:


《打坐:太極入靜妙境》


老子所說:“清靜,為天下正”“不欲故靜”,故道家有專門講靜功修煉的《清靜經》。

太極拳的源流,直追道儒兩家,太極拳講靜,也是從道儒兩家而來。

儒家同樣重視敬靜二字,強調心主乎敬,又主乎靜。孟子同樣強調“靜神”“養心莫善於寡慾”。儒家經典《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所以,宋明兩代大儒如周敦頤,如二程(程頤、程顥),如朱熹,如王陽明,皆十分重視靜功的修煉。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靜,半日讀書。朱熹說:“

動靜。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這完全是練功的體會。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朱熹解釋《大學》中 定、靜、安、慮四種境界時說:

“定如水之初定。靜則定得來久,物不能擾。處山林亦靜,處塵市亦靜。安則靜者廣,無所適而不安。靜固安,動亦安,看處甚事,皆安然不擾。


安然後以慮。今人心中搖漾不定疊,遠能處事否?慮者,思之精審也。人之處事,於叢冗急遽而不錯亂,非安不能。”

王陽明則有這樣的練功體會:“動靜,時也。即體而言用在體;即用而言,體在用。是謂體用一源……靜可以見其體,動可以見其用。”

清代湘軍名將曾國藩同樣練靜的功夫了得,他曾專門在日記中談到靜字功夫的重要。他說:“‘靜’字功夫要緊,大程夫子成為三代後的聖人,亦是‘靜’字功夫足。王陽明亦是‘靜’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不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外觀萬象內察心

太極拳講“以靜制動…動中求靜”,大家首先要能夠體會何為靜,才能明白怎樣去求靜,怎樣去制動。太極拳的靜,並不是人體通常所能理解的靜,一定意義上,而是指看不見的神意氣的中和運動。

入靜,是練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一個重要的練功方法,是道家內觀之道的基礎。道家說:“神道深微,外觀萬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大道以虛靜為本。”只有瞭然明靜,才能外觀萬象,內察一心。

王宗嶽的《太極拳論》開宗明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一語道盡太極拳的特點和練功方法。動靜開合,分陰分陽,闔然一氣,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陰陽悉具其中。

近代楊澄甫在《太極拳術十要》中亦提出,“動中求靜,動靜合一”“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近代吳氏太極拳名家亦有類似的提法。這些古代、近代名家的體會,都為我們理解靜在太極拳中的意義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途徑。

太極拳真正的靜,是“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是”心安則虛則道自來”,是“體靜心閒,方能觀見真理”,那是很高的境界,很高的要求。

但是,我們現在練功的時候要求靜,是打基礎。太極拳練功講究一層功夫、一層體會;談靜,同樣首先要知道靜究竟有多少層次、不同的境界究竟有怎樣不同的感受。

要做到入靜實際上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靜分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感受,尤其是到了高級階段,是很難用語言描述的。

不過,為了我們練功的方便,我還是要為大家講解一下太極拳的入靜層次,好讓大家到了某個階段時就有某個階段的參考。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動靜層次看功夫

簡單劃分,太極拳的靜有如下形式:安靜、平靜、寧靜、虛靜、定靜、真靜、靈靜,最後是清靜,這個靈是靈活、靈動、靈性之靈,是靜中有動,而且是大動,是“動靜如一”,意涵深遠,其中可以真正體會太極拳神意氣的中和所產生的“以靜制動”的功效,所以層次就很不一樣了。

太極拳講靜,講“以靜制動”,首先是要制自己的心動,這就是“收心猿,拴意馬”。在靜字上下功夫極深的曾國藩的體會就是“心欲其定,氣欲其定,神欲其定,體欲其定”。

所以,心先要安靜下來,這是指先排除外界的干擾,所謂“收心離境”是也。我們初練功時,仍是一個常人之心,雖然站在這裡了,但念頭一個接一個,猶如野馬奔騰,所以要先求安靜。

能安靜下來了,這時腦子裡還有很多外界事物的沉澱,動多靜少,但我們的心要慢慢靜下來,逐步排除這些沉澱。這時還會感覺到意集中不了,心較散逸,這是安靜階段的體會。

關於這層功夫,明代大儒王陽明曾如此告訴學生:“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裡便得光明7譬如奔流濁水,才貯在缸裡,初然雖定,也只是昏濁的。須待澄定既久,自然渣滓盡去,復得清來。”

慢慢地我們的意能集中了,動的感覺逐漸減少,靜的體會逐漸增加,心裡就平靜了,心平氣和的狀態就產生了。這時就是心裡開始平靜,內氣開始和暢和順。

有一種好像冬天在太陽底下曬太陽的懶洋洋和煦之感,這時候腦子裡也開始放鬆,什麼也不想了。感覺也很舒服,也不想做其他什麼事。

關於心平氣和,在道家的人手功夫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張三丰曾經強調:“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他的告誡是,“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心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

這裡,張三丰談到了心平與中的關係,而這個中,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喜怒哀樂未發之際,謂之中”的那個中。練太極拳,同樣是“平”難找,能夠像張三丰所說的心不起波,心執其中,大家的功夫就相當不錯了。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太極平字不易找

再深入一點的狀態是寧靜。因為心平氣和了,腦子開始靜下來了,很多雜念的沉澱排除了,人對周圍事物的感應範圍反而就隨之擴大。

比如,這時很遠的地方有一隻鳥叫、飛翔,你都能感覺到:有一隻貓在走路,你都能很清楚地感應到……這時候,要做到腦子並不跟著這些外在的事物去走,並不會因為這種情形的出現跟著它去。這時候可以體會所謂“一志凝神,洗心滌慮”的境界。

再往下,就進入虛靜的階段了。這個階段你有點感覺不到自己部分肢體的存在,比如說,好像兩隻胳膊沒有了,完全感覺不到了,開始恍兮惚兮,似有似無的一種狀態,但這種狀態還不是真實的,還不到任運入定、長久湛寂的狀態,因為念頭一轉,這些感覺馬上就不見了。

這個階段好像我們平時所說的愣神的狀態,但這時還不能見到東西。什麼都不想,好像站在那裡發呆,這是虛靜的狀態。不過,此時這種寂寂空空的感覺已能體會真氣的出入消息。

定靜、虛靜的狀態對自己的心身兩方面的體會還不是十分真切,腦子不清醒的靜不是真靜。我們所說的靜,腦子裡要很靈活、很靈敏,要知道心腹當中的很多變化,但這許多變化我又可以不去管它。

所以我們再往下講的定靜,是腦子裡有很多圖像的產生,我們都清清楚,比如一個風景、一朵花、一個動作的念頭,你都能把握住,定在那裡不動,你的意不轉移也不走,那時就是定靜的狀態。

這叫前念已去,後念未生,定在那裡,中間的那個圖像你拿住了,但並不代表前面那個圖像空掉了。這還不是三際託空的那個地方,佛家的三際託空,是要以清清楚楚的觀心,也就是收攝六根,觀察這個念頭。

不要壓制它,也不要做功夫,只是看著這個念頭流過去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之前,中間有個“現在唸”,現在唸要做到空空蕩蕩,清清淨淨,中間這一段空,就是三際託空。

但我們現在的功力還不夠,還不能夠做到將三際截斷,但我們能夠體會《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能看清楚這個念頭,我將它定住了。好像看DVD定樣一樣,那就是定靜。

這時候,才開始講控制圖像,逐漸控制了身體裡開始產生的變化,好像有同學談起做單鞭動作的體會,一個念頭定在那裡,只要念頭不轉,身體也可以完全不轉,一定幾分鐘、十幾分鍾,但這時不動還不好,因為這時所產生的變化還達不到身上全部是空的。

再往下,真靜才開始出現,我這裡不動也不想,定是定在那裡了,但是腦子裡很清楚,覺得裡面有東西動了,這時就是“住無所住”。

要注意,這個時候還要體會身上是不是鬆開,只有身上鬆開了,才能體會這種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將松靜放在一起講。前面不松的話,這些狀態都體會不到,一定要鬆開以後才能達到真靜。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恬談虛無真氣隨

真靜了,身體內部的氣血流動,內勁運行,很多現象就產生了,這時還沒有產生大動,產生這個靜的時候,還沒有“致虛極”,此時你松的條件愈好,感覺到身體愈來愈柔軟,才能開始體會到你是不動的。

但是身體裡面有東西動,外面沒有東西動,這時身體裡面的動就愈來愈明顯。明顯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比如說身上會疼痛,背上會疼痛,裡面細小的東西會疼痛,這個階段內氣還不夠暢通,但開始換勁,內勁因靜而得以和順產生,開始生機勃勃,健身養氣的狀態就開始起作用了。

這就是《黃帝內經》中講的,“恬談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時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我們的情緒得到調整,精神得到安寧,身心都得到鍛鍊,由此接著往下,到了靈靜的狀態,才能體會老子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日覆命,覆命日常,知常日明”。

人為萬物中最靈敏者,所以我們講靜的狀態,要守靜篤。守就是把持,拿住,不要放,守住那個靜的變化:篤就是忠厚老實,腳踏實地,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狀態;“歸根日靜“,就是說松到根本上了,才能夠得到靜,這個根就是本來從那個地方來的東西叫根,那個時候才是靜。

“靜日覆命,覆命日常,知常日明”,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恆常的道理,就是永恆不變的東西,那個是常,這時你就明白了,什麼都明白了。覆命就是回到那個最根本的來源,如果說到了這個境界,你就知道了。

這時就能看到萬事萬物的變化,就是“夫物芸芸”,萬事萬物都是那麼多,但它要歸根,歸根就是反。這才能瞭解到靈靜狀態的意義。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靜本身是不動的,但靈是動的。這是指道的本體是虛無寂靜,但萬物出而生動,入而寂靜。道生萬物,是由無而有,復歸於道,是有歸於無。

所以歸根,用我們練功體會來解釋,就是萬物復歸於本性。到這裡才知道“常無,欲以觀其妙”。這時候反而能感覺到身體的靜的狀態下有很多的運動。可是儘管有那麼多的運動,它又是靜的。

我們說太極拳動靜如一,就是說真正到了靈靜的階段,則是“道居而慧生”,由虛靜而引發出的內氣,充盈圓融,反而讓你心氣合一,湛然寂定。

所以,練功講靜,一般來說,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講靜,一般都要經過這樣幾個階段才能夠真正體會明白。

當然,我們這是講練功的過程,功力高了以後,可以一下子就到靈靜的階段。到了靈靜的時候,就是我現在跟你們講話,一直在講話,我也可以是靈靜的。因為它是動而不動,靜而不靜,就是動靜同源,動靜如一,所以它是靈,又是靜。

在靈的方面,你可以感到‘自己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東西存在,而且是十分靈動的,活活潑潑的,不是滯礙的;在靜的方面,你又覺得可以控制某種機、某種勢。

美國NBA的一些優秀籃球運動員在談到自己打球的經驗時曾經有這樣的體會:當他們進入特別投入的高潮狀態時,會感覺到整個球場都非常靜,別的球員的動作都相當緩慢,有時甚至感覺到整個球場都不再存在,周圍的觀眾都不再存在,只有那個籃球存在,而且自己可以非常輕鬆地將那個籃球放進籃筐,這種狀態實際上就是一種靈靜的狀態。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氣機的啟動,內勁的轉換,神意氣的開合鼓盪……到這時你才知道,我們講的這麼多東西,實際上是同一個東西。


不過,太極拳講靜的最高階段還是清靜,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清靜,為天下正”。到這個階段,是要動靜二相皆不著,渾渾穆穆,連靜的境界也完全不去求,這時候就是真正見到“自性”了,這也就是六祖慧能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站樁、打坐:一個人的狂歡

林海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