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你信嗎?

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就是這樣,打個比方就像德國。以前的夫人全居住在鄉村基本上遙控城裡的各項工作,根本就不需要直接到城裡去上班。決策權在於他們。而且他們非常低調,根本看不出來是富豪。而在城裡的多半都是打工的,他們聚集在一起,在工廠,在在公司裡面。做著不同的工作,擠著地鐵。穿梭於各類人群之中。真正的富豪不會這樣的。

二十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你信嗎?

再看中國目前為止,大部分有錢人都還在城裡富人區買房。很少在鄉村或農村賣房,因為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啦,什麼養老啦,基礎設施不配套。達不到能夠保護富人的目的的基礎設施,所以目前就是不能實現,在20年後就可以實現了。假設“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真的成為現實,那說明城市成為了人口密集、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而農村成為了環境舒適、空氣清新的“世外桃源”。

首先,如果農村成為了大多數富人首選的宜居場所,那麼那時候的農村應該是生活便利、交通發達的。同時,符合這些條件的農村應該是屬於“稀少的優質資源”,供不應求導致高房價,富人才能消費得起。

其次,那時的城市主要是在實現“工作”的功能,即追求效率,“享受生活”居於次要地位。城市中的辦公區域會越來越集中,那“這樣的環境是否宜居?”就成為了不重要的問題。

二十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你信嗎?

我覺得,二十年的發展是能解決交通問題的,所以,“二十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這有可能成為現實。

其實,我們也可以參考下發達國家的現狀,比如說,富人們一般都住在環境幽靜的郊區。

2016年馬雲提出了跨世紀新觀點,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關於馬雲講到未來的5個新,即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新制造,在創新的同時,各行各業將與互聯網結合,形成互聯網加新模式。

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玻璃大王曹德旺把工廠開到了美國,很多人提出了質疑,這是因為在美國的稅收相對比較優惠。而在國內,發達城市的周邊地區,包括港口,稅收和租金相對都會昂貴。

尤其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覆蓋的增長。目前全國有7億網民。而美團CEO提到未來將不會有網名翻倍的出現,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你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網,你就會知道全世界所有的信息。

隨著近幾年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高速公路,高鐵全網建成。其實現在的農村並不比縣城或較大的城市差。反而從環境等其他方面來講,農村比大城市更具優勢。

二十年後“窮人住在城市,富人住在農村”你信嗎?

然而隨著老齡化人口的集中到來。到2050年的時候,城市將會出現嚴重老齡。所以在未來的城市當中,第三產業服務業有更為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錢的土豪富豪在雲南麗江大理,和其他一些環境優美的農村開始購買土地。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未來的有錢人,隨著科技互聯網的發展,不管走到哪裡,他都可以運籌帷幄。

而鋼筋混凝土嘈雜的城市是他們需要逃避的唯一選擇。近幾年,尤其是到年底,城市用工荒越加明顯。這說明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開始返鄉進行自主創業。

所以綜合來看,我認為,20年也許太長。或許10年之後,城市裡面居住的人,都是窮人,而真正有錢的人,會進入環境優美的農村,開始享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