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瓷收藏界里的最后一匹黑马,你们知道吗?


大家好,我是青衫水墨~~为什么说外销瓷是收藏界的黑马呢?

这些东西以前一直都不受到自己人的重視,要收藏人的也很少,囯外的藏家反而由始至终都比我们更热爱它。但这是我们瓷器歷史的一个大环节,也是我们的骄傲。要是身為中国人卻对它不了解,也不保留点实物,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很多人都意料不到,即使一件普通样子的货色,也包含着深厚的歷史、社会、经济、工艺和美术上的意义。更别说高水平的精品了。

近年中国打捞了南海一号沉船, 早在1987年最初就被發现了,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送瓷器的商船,因失事而沉沒在广东省阳江市南海的海域。另一艘重要的新安沉船,在元朝至治三年出發前往日本的福岡途中遭遇了不测,沉没在韓國的新安外海域。货物中單是大量的元龙泉瓷器,也有12,000多件,佔了货物的60%。

中西方外销瓷特点

中国在陶瓷上的绘画和纹饰,無论是人物或花卉都生动活泼,能在方吋之间把民间艺术表露無遗,怪不得西方人看到它就爱不释手了。商人早期作买卖時选的都是市面上比较好的东西。后来为了适应欧洲市场上的喜好而在纹饰和形製上都变得多样化了。图案和题材上也非常丰富。 改变了我们传统上纹饰和图案上较为保守的作风。

外销瓷上刀馬人画面比我们本土用的还要多。民间故事,如西厢記和红楼梦也选了来製作。除了注重爱情故事,他们也喜欢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放進画里。

后來欧美更要求把洋人本土的美术都给他们绘上去。大财团如东印度公司也喜欢用來版定造。指定工匠们依照提供的洋图案來绘画,这包括了外国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

在十八世纪中, 曾经有不少版画送到来中国作样版製瓷。传统的老師傅对於外国的透視字和解剖学当然没有让识了。为了把瓷器画得更好。西方的美术家还教了中國艺人一些西洋绘画技术。使看來更真实,更有层次和立体感。

在互相学习的風气下,由十七世紀中開始,西方揭起了一場中国風,兴盛地经歷了二百多年,這离不开当时在外贸和文化上的紧密交流了。那时候西方在他们的美术设计上、服裝、家具、漆器、甚至戏剧里等等,都表露無遗。就是园艺设计上,也加上了中国式的石山和亭阁,都以含有中国色彩為荣,比我们現在的捧日捧美作风更为热烈。这些对"中国製造"的祟尚,可以说是歷史上最早和最广泛的国际品牌效应了!

外销瓷成交记录

近日,佳士得拍卖行在一月间举办了一个外销瓷的专场,里面出现了不少罕见的精品,价格也比以前的高多了,例如一只康熙五彩刀馬人的大碟,就卖出了四万三千美元。

外销瓷收藏界里的最后一匹黑马,你们知道吗?

康熙五彩刀馬人碟


结语:现在的風气大部份人都追捧着宫廷品。需求外銷瓷的人實在太少了,在拍卖会上跟你爭着要的人也相对的少。你们说外销瓷是不是黑马呢?欢迎下方留言。


外销瓷收藏界里的最后一匹黑马,你们知道吗?

分享知识,传承文化,记得点过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