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怎麼生存?

三楞草


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怎麼生存?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說我和我的一位前同事的經歷。

我有位前同事,她是我剛畢業去第一家公司實習時遇到的同事,名叫素素,我們在同一個部門工作,都是電商客服。

素素比我早入職一年,當時我進公司的時候,主管讓素素帶一下我的工作,素素跟我是同齡人,兩個人正好投緣,就慢慢由同事關係發展成了好朋友關係,直到現在,我跟她還有聯繫。

素素現在是一名小有名氣的淘寶店主,她店鋪主營小個子女裝,從三年前開始開店運營,做到現在,店鋪信譽已經有三個皇冠。

前幾天我跟她聯繫,我問她生意好嗎?她說還可以,說她們店鋪現在每個月基本能實現20萬的流水收入。我說,這很不錯。她說,是的,還說當年打工的時候完全不敢想象有一天能把事業做到這個程度。

我在心裡想,也是,當年我們一起打工的時候,每個月領著三四千的工資,比有些退休人員領的退休金還低,每個月想多買幾件衣服都要掂量著手頭有沒有這筆閒錢。

所以當年我們都特別羨慕那些能說走就走去旅行的人,不是羨慕她們有自由,有時間,而是羨慕她們囊中有錢去旅遊,而我們那個時候都沒有這個條件。

我跟素素說,我們現在終於都有說走就走去旅行的資本了。她說是,一切都靠我們努力工作贏來,值得為彼此祝賀。

下面我來說說我和素素這些年來的工作歷程。

1.先說素素的經歷。

素素在我們那家公司工作了三年以後,她存下了一筆錢,也積累到淘寶運營的工作經驗,之後他跟她的一位好姐妹合開了一家淘寶店。

兩人在服裝批發市場附近租了個小房子,然後拿貨回來拍照,修圖,上存,做好店鋪之後,兩人開始花心思運營店鋪。

剛開始,店鋪基本沒人問津,主要銷量來自於身邊的朋友,素素說那時她的好姐妹差點就要放棄退出再去找工作了,但素素跟她說,再堅持一個月。

結果那個月,奇蹟真的出現了,她們店鋪賣了50單,雖然不多,但這筆盈利終於能付得起房租了,這給了素素和她姐妹信心。

於是兩人繼續努力經營,不知不覺,三年過去,她們店鋪終於有了今天的小成就,素素說,原來真的是時間花在哪裡,是能看得見回報的。

2.再說我自己的經歷。

我在第一家公司並沒有在職多長時間,大概半年以後,我就辭職了,主要的原因是,我感覺在那個崗位上已經沒有太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所以我就辭職了。

辭職之後,我去了一家新媒體公司做編輯,這主要得益於我當初喜歡寫作的興趣,才能進第二個公司從事這個工作,而且這個工作的薪資福利都要比第一家公司好。

只是在第二家公司,我也只是工作了兩年,辭職是因為我覺得寫膩了某個領域的話題,之後就直接裸辭出來自己搞自媒體,做過內容方向,也做過視頻方向,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

總的來說,我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也還算滿意,雖然收入有時不太不穩定,但生存下來還是不成問題的。

通過案例,對提問者的問題進行分析回答。

提問者的問題是: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該怎麼生存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打工人員可以參考以下兩點建議適應生存。

1.繼續在原崗位上儲備工作經驗和資本,以待某一天升職加薪或創業。

像我的朋友素素,她是帶著職業目標和規劃工作的,雖然電商客服的工資相對較低,但是她沒有一下子就跳槽去做別的工作,而是選擇在公司腳踏實地的工作,從小職員做到組長,再做到小主管,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之後,她才敢辭職出來創業。

所以打工人員工資比退休人員退休金低,該怎麼生存下去?第一,你要樹立短期和長遠的工作目標和規劃;第二,你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規劃制定行動計劃。

比如,你的目標是升職加薪,你就要在某些方面上做得比別人好,比別人有優勢,這樣才有機會;又比如,你的目標是想幾年以後自己出來創業,那你就要從現在開始鍛鍊自己的才能,積累經驗和資本,這樣你在以後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無論怎麼說,如果你選擇繼續留在原有崗位上積累經驗和資本,你都需要有一個熬的過程,因為你的工資相對比較低,那你就要省吃儉用,不必花錢的地方就不要花錢,你要相信,熬過了這段時間,生活總會慢慢好起來的。

2.可以考慮勇敢跳槽,追求更高薪資待遇的工作。

像我自己,當年也算是通過跳槽,實現了薪資福利待遇方面的提升,我覺得這個建議可能相對比較適合一些對某個工作不太感興趣,或者不太滿意的人吧。

我當時跳槽就是這麼想的,工資低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覺得這個工作沒有太多的進步空間,所以便覺得不適合多留,就辭職了。

說實話,我到今天還是蠻感激當時辭職這個決定的,因為有了那個行動,所以才讓我接觸到了新媒體的行業,以至於後面能夠讓我實現自由職業的願望,我覺得這是一個感恩的嘗試和挑戰吧。

所以你問工資低,該怎麼生存下去?如果你對原來的工作真的不怎麼敢感興趣,那我建議你不妨試著勇敢跳槽出來,再去找另一份有更高薪資待遇的工作。

這個決定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我認為你不去試試,又怎麼知道你不可以呢?我都可以,我相信聰明如你們會比我做得更好。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看法。

工資低,怎麼生存下去?我認為無非兩個辦法。

第一,如果這個工作是你需要的,請制定目標和計劃,熬下去,總會熬出有出頭的那天;第二,如果這個工作不是你感興趣的,你不妨試著勇敢跳出來,或許你會走上一條更美好更適合你的路。


小潯姑娘


07年,我有一次坐公交車。車上只有三個人,我還有兩個老太太。我坐公交車的最後面,兩個老太太在談論退休金。一個問我們這裡把她叫甲老太‘你的退休金是多少’?另一個乙老太說‘四千多,你呢?’甲老太說‘三千七,馬上要漲。’那一年退休金漲了七次還是八次!而我當時三十多歲,年輕力壯的技術工才拿1500左右!(座標湖北武漢)你說這樣的不公平狀態讓人怎麼能夠服,從那以後我堅決不再給那些所謂的老人讓位。他們的錢不比我的大,而且很多人體壯如牛比年輕人的身體都更好。為什麼要給他們讓座!也許我有一點偏激,但是面對社會不公我只有以我的方式來找到平衡!但是要說明的一點是,我以前從來都是給他們讓座的。只不過從那以後我只給孕婦和抱小孩的,還有殘疾人和真正的老年人我見到了都是讓座的。

言盡於此,死噴子滾遠點!


沉默不是因為詞窮


打工人員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只能說明退休人員在一定的時間階段為社會做的貢獻遠比現階段打工人員為社會做出的貢獻要多得多。

一、講一個真實案例。

拿我身邊的兩個同事來講講吧,一個同事是在大學裡面教書30年,已經退休10年,依然在為校做貢獻的老教授。

而另一個同事在公司工作了三年,被辭退了兩次,每一次都是因為不務正業,吊兒郎當,辦公的時候玩遊戲,給公司捅了簍子才被辭退的。

這一次沒有被辭退,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到了他父親的企業工作,公司裡面也沒有人願意搭理他,就是個糊塗蟲。

然後最開始的那個老教授,他現在一個月領到的退休金超過了1萬元,學校裡面有什麼活動還都要求邀請他來,每一次來也會給一筆錢。

而那個工作三年被辭退兩次的同事,他每個月的薪水才2500元。

可即便如此,我也從來沒有見過那個2500元薪水的同事抱怨。

有一次我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你的薪水甚至不如一些退休員工的薪水,你沒有覺得壓力大嗎?

同事連頭都沒有抬,低著頭繼續玩遊戲,說:人家為社會做了多大貢獻,我們社會做了多大貢獻,以我現在的能耐,怎麼渴求要求那麼多的退休金呢?

二、一份勞動,一份收穫。

話是這樣說的,事情也是這樣辦的,但自己沒有付出勞動的前提之下卻渴求著和別人一樣的比例收入是不現實的。

我們不妨把這件事情講的再直白一些,一個人每天只會搬磚,所做出來的貢獻,和一個在大學裡面當教授所做出來的貢獻是截然不同的。

工作不分貴賤,但是工作出來的量,工作的效率,工作對社會所帶來的推動效果卻必須得分出個123來。

如果自己的薪水低,沒有必要去抱怨,也沒有必要去覺得別人怎麼怎麼樣,自己怎麼怎麼樣,抓緊時間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來索取更多的薪水才是正道。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不知題主是怎樣得出結論,認為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的,據我瞭解不是這樣的。也許題主瞭解的只是個例,沒有代表性。


我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舉幾個身邊的例子:表姐去年某工廠企業退休,工齡29年,退休金2300元;鄰居小A同樣去年在社工崗位按企業退休,工齡26年,退休金1200元;大學校友小B在一家國企退休,工齡也是29年,退休金5000多元。你看,同為企業退休,工資差距也是很大的,因此,打工人員和退休人員的工資很難比較。


當然,如果單獨拿普通打工人員工資,同體制內或垂直管理部門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比較,還是有些道理的。這部分人員的退休金大多在6000元以上,我們這裡,在企業打工的普通員工,如果沒有各種證書的話,4000元到5000元之間的佔大多數。


至於同為退休人員,工資差距為什麼會這麼大呢?企業同體制內及垂直管理部門的退休金差距是多種原因造成,這個問題爭議已久,國家也正在給企業退休人員每年增長退休金,以縮小差距,我們先不去討論,今天我們來簡要介紹一下同為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工資為何差距也很大的原因。


一、影響企業養老金多少的因素。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退休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金額÷計發月數

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退休金多少與以下5方面因素有關:

1、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職工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19年5月,在崗職工範圍由過去城鎮非私營單位的在崗職工,調整為全口徑誠鎮就業人員,範圍增大了。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工資水平也不一樣,因此不同省份的社會平均工資也會有高有低各不相同,平均工資高的省份退休金相對就高。


2、繳費工資基數。職工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工資越高,繳費基數越高,退休金就越多。例如工資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工資低於當地上一年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按當地勞動部門公佈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國家規定繳費基數範圍在300%—60%之間,差距很大,這直接決定了不同企業,即使在同一省份退休金的差距。因此,選擇工作不能只看到當前工資,還要看企業按什麼標準給您交養老保險。


3、繳費年限。這個好理解,繳費15年為最低年限,繳納年限越長則退休金髮放的越高。


4、計發月數。按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也不一樣,例如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個月,60歲則為139個月,越晚退休,工資越高。


5、有無過渡性退休金。過渡性退休金“統賬結合”前工作的才有,計算公式各省市自行確定過渡係數,係數一般在1%-4%月之間。對“統賬結合”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來說,由於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沒有實行個人賬戶,因而應該加上沒有個人賬戶年限的養老金。有過渡性養老金的退休工資要高於沒有過度性養老金的退休工資。


小結:通過以上簡單介紹,我們知道了同是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有多有少,同5個因素有關,即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計發月數和有無過渡性退休金。其中社會平均工資和過度性養老金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為了退休後能多領到一些退休金,就要從另外三個方面入手,一句話,年輕時多交一點,繳費時間長一點,退休金領取晚一點,都是提高退休金的有效途徑。


二、至於退休金比較低的退休人員如何能改善一下生存問題,我的建議是這樣的。

1、未雨綢繆,提早規劃。在未退休之前,就要做好退休後的財務規劃。例如在年輕時收入比較高的時候,購買足額的商業養老保險,來有效補充社保退休金不足的問題;購買重疾保險,來抵禦醫療保險的不足的問題,目前國家也在大力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加強養老產業的多樣化發展。


2、做好理財,保值增值。退休了,收入固定,每月就那麼多,即使再少,也不會月月光吧,只要有結餘,就要合理理財,根據數額多少購買合適的理財產品。例如基金、債券等,老年人以穩健安全為主,哪怕收益不高,只要能高過通貨膨脹率,也比存在銀行裡活期或固定期限好。


3、開源節流,創收增收。退休後,在有限的退休收入裡,僅靠節約還是不夠的,儘量利用上班時的人脈或者技術資源,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兼職、或者自媒體寫作等等,不要在乎掙多掙少,掙多了高興,改善生活,即使掙的少,因為有事情做也能充實一下退休生活。


總結:以上是頑石關於“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怎麼生存?”問題的回答,其實人最拍的就是比較,心理不平衡,既然有些事情是無法改變的,就要知足常樂,學會自我調解,一切往好處想,往好處看。希望大家不論退休金多點還是少點,都能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是@職場頑石,與您共同分享職場那些事兒。敬請關注。


職場頑石


用我的親身經歷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吧,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

第一、大學階段:沒有工資收入。

我是06年上的大學,老家農村,經濟條件很差,每個月的生活費很少,外加我很好學,經常買各種商業書籍看,所以真正剩下吃飯的錢很少,每個月基本有2個星期是白米飯加菜湯。

那個時候雖然很窮,但心存希望,意氣風發,總覺得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馬雲那樣的人,也正是這份傻叉一樣的信仰和希望,讓自己沒有感覺到任何的苦。

第二、工作前2年階段:工資收入遠低於全國平均退休金。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2200元/月,在上海,這個工資連基本的生存都夠不上,每天下班只能吃沙縣和菜飯骨頭湯,1元的純淨水都買不起,下班前要在公司喝滿一肚子誰,然後再拿空瓶子裝滿一瓶水,帶回住的地方喝。

第三、工作3-5年階段:工資收入遠超全國平均退休金。

這個時候開始大吃大喝了,很少吃沙縣和菜飯骨頭湯了,因為太憎恨了,每到週末的時候就和同事或者朋友三三兩兩到飯店搓一頓,那個時候單身,一個人住,自由得很,短短一兩年時間,體重增加了30斤,從一個瘦子變成了一個胖子。

第四、工作6-10年階段:工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環境差一點的飯店基本上不怎麼吃了,因為注重健康,所以去商場吃飯的概率大大增加,雖然不是有錢人,但在超市和商場吃飯的時候,基本上不太注重價格了,主要是口味和舒適度。

大概描述了一下自己的三個階段,回到題主的問題,他們都是怎麼生存的:

第一個階段的人們,他們的經濟狀況可能真的很差,要想很好的活著那是不可能的,勉勉強強的生存吧,餓死是不可能的,但沒有生活質量,如果再沒有希望,很難想象他們的生存境況。

第二階段的人們,工資收入勉強滿足日常開銷,家庭基本上是0存款,沒有抗風險的能力,遇到任何風吹草動,他們都是受害者。

第三階段的人們,工資收入除去日常開銷,還能剩下一些,每年能存一點錢,但也不多,生活安全感要高一些。

第四階段的人們,日常開銷費用不低,但也只佔收入的一小部分,算不上富裕,但有一定的可支配資金,有一定的投資能力。

總上所述,全國平均退休工資雖然不高,但收入低於退休金的人,在全國範圍來看,確實也不少,只能說勉強的活著吧。


八魚先森


拿打工者的工資和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比較,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在我生活的小村莊,能夠很好的展示打工者和退休者的區別:


村民老王,退休金4000多元,讓無數村民羨慕。


老王退休前,是我們村裡小學的老師,一輩子教書育人,是吃著國家飯的人。退休後,老王有退休金,每月4000多元,生活在農村, 這個工資非常高了,衣食無憂,老年生活非常的舒適安逸。


村民老張,退休金每月800元,生活一般。


老張是為農民,一直在家務農。到了退休年齡後,開始領取農村養老金,由於他繳存的年限少,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很少。幸虧以前繳納過一個小型的商業養老保險,現在兩者加起來,沒有能領到800元左右。


這800元,雖然與老王相比差距很多,但是,也能維持老張的日常生活。老張也是很滿意。


村民大強,在建築工地打工,每天200多元工資。


大強,今年45歲,年輕力壯,而且有手藝,以前自己幹過裝修。農閒的時候,大強就到建築工地去幹零工,是大工,工資日結,每天兩百多元的工資。除了幹農活,大強每天都在工地幹活,每月的收入也是很多。


大強的對象,桂花,也跟著大強幹勞務,他在工地上幹零活。由於是婦女,乾的活不累, 每天六七十的工資,給工人們燒水做飯,相當於後廚。她的工資就比較低了。


通過我們村的這幾類人,不難發現,打工者的工資和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是無法進行比較的,兩者不是一類事物。


打工者工資的高低,取決於打工者工作的多少,技術含量的高低,業績的大小等等,你有能力,能創造更多價值,自然會獲得較高的工資收入。反之,你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是很難獲得高工資的。


退休人員退休金的高低,就是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養老保險繳存的數額,二是繳存年限。退休前,繳存的數額越高,年限越長,那你的退休金自然也會越高。


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沒有任何的意義可言。


職場百靈鳥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打工人員和退休人員的工資壓根沒法比,不是同一類型的人就沒有可比性。

村裡王奶奶是上海知青,年輕時來支援大西北,當時來我們村當了老師,後來就留在我們村,嫁給了王爺爺,王爺爺是地道的農民。

他倆的收入相當懸殊,王爺爺當農民一年的收成還不及王奶奶當老師半年的收入。現在倆人都七十多歲了,王爺爺由於沒交養老保險,現在每月只能領60元的補助,王奶奶現在每月四千多的退休金,老兩口也沒有相互比較,而是相敬如賓,生活質量也高,村裡老人都非常羨慕。

同樣的道理,打工人員的工資不能和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相比較。

比如環衛工人、保潔員等低收入打工者,打工的工資無法與一些退休官員、企業高管的退休金相比,很明顯後者的退休金會更高。除此之外,環衛工人等低收入體力勞動者和企業高管等高收入腦力勞動者過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看世界的角度和思考問題的方向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打工者的工資和退休人員的退休金沒有可比性。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小可職場日記 ,分享求職面試、五險一金、職場趣事,幫你每天進步一點點。


小可職場日記


或許很多人都在想,自己拼死拼活,怎麼一個月賺的錢還沒天天玩的“老頭”工資高,氣得跳腳。只能說也許題主只是看到其中的一面,不排除有很大一部分退休人員的工資在5000以上,比不少剛出社會的應屆生工資高一點,但是更大一部分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一兩千。如果真的很高,那也是有原因的。

一、一個類似的案例分享

我的三叔公前兩年從氣象局退休,退休工資6800多,將近7000,這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一定都覺得退休人員薪資比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高很多。
比如餐飲店的服務員,薪資三五千的居多,或者後廚除了大廚之外,也基本很少有這麼高的薪資;再比如很多建築工地的人,一天兩三百,幹滿也就是六七千這個數。
所以,六七千這個數比大部分打工人員的工資都高, 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要想想我三叔公為啥退休工資這麼高,大概有幾點:
1.早期的大學生,稀有。高考恢復後的第一批就去參加考試了,因為考的不錯,被南京的一所氣象學院錄取,是當年全鄉唯一考上大學的學生,這本身就很稀有,加上那個年代有個大學生,那在鄉里鄉外都是出了名的。
2.工齡長。三叔公從大學畢業以後,就分配到我們縣裡氣象局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幾年,從剛出來一個月十幾塊錢,慢慢漲到退休前六七千塊。退休工資本身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跟工齡有很大的關係。工齡越長,繳費基數就越高。
3.工作很艱辛。早期的氣象局人員,為了觀察氣象數據,經常要下鄉查看一些水情要素,包括很多還有氣象數據變化,比如氣溫、溼度、風速什麼的,隨著技術越來越發達,現在都是改用機器測,然後每天都要把數據傳到總局。如果遇到颱風或暴雨等極端天氣,那就要盯著氣象數據,及時彙報。

從以上三點來看,至少已經是吃得苦中苦了,以三叔公這樣的經歷,這麼長的工齡,這麼辛苦幹,對縣裡氣象監測也做了很多貢獻,退休了拿這個工資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二、如何看待大部分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工資高?

1.冷靜思考,理性分析。比如上面舉出的例子,就充分說明,只要冷靜思考後,才會透過現象看出真正的本質,很多結果都不是一觸而就的,背後的付出艱辛都是常人沒有看到的。
2.不看當前,應看長遠。不要只盯著當下,而忽略了長遠,退休人員工資高,都是常年累積的。只要現在努力,根據的目標,一步一步努力去實現,隨著現在經濟發展,福利待遇也越來越好,大部分人未來退休後會過得比現在好。

三、退休人員工資高,打工人員怎麼生存?

現在無論是企事業單位,還是靈活就業人員,只要每個月正常繳社保,並且連續繳費15年以上,都會正常拿到一定的養老金。國家能夠給出一定的退休金給很多退休的職工,說明福利會越來越好,只要一心努力, 不去拿現在賺的錢和已經工作的一輩子的人退休金對比,那樣看得不長遠,反而讓自己徒增焦慮。何況,很多很多退休職工的養老金,也不過就一兩千,畢竟全國各地的平均數也就差不多。
總之,正確理性看待打工人員工資不如退休人員,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不去盲目對比,而是努力工作,不斷積累,最後一定會變得更好,勞有所得,也老有所得。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不都是這樣嗎?我爺爺是國家的一名黨員,之前也是在讓國家機關單位裡面工作,他現在已經86歲了,每個月的退休金都可以拿5000。

而他平時在家裡就買一些菜和餅乾,其餘的一分錢沒花,反而做子女的,還會經常給他買營養保健品鞋子等。而我叔叔甚至我們家裡的人,他們的工資一個月也就四五千塊錢左右。

我就特別羨慕我爺爺,甚至有一次我還問我爸,我說爺爺他現在什麼都不做,每個月都可以拿5000塊錢,跟我上班拿的錢是一樣的,我覺得好不公平啊。

但我爸卻說:你爺爺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吃了多少苦,而且他也辛苦工作了一輩子,拿5000塊錢,這有什麼不公平的,他的錢拿的比你多是應該的事情。

所以很多打工的上班的人員都不如退休人員的工資高非常常見。題主問要怎麼樣去生存,那我覺得怎麼樣生存就是你個人的事情,和別人的工資是沒有必然關係的。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來思考。

一、退休人員已經工作了四五十年。

退休的人員他們已經工作了四五十年,為國家為社會奉獻了自己的力量,那麼他們的退休金高,我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國家總不能說一個人一旦沒有了價值,我們就不給他發錢吧,那這樣的話顯得也太沒有人性了。

等到你自己老了以後,你的退休金也會比當時打工的人更高的,所以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需要有心理不平衡。

二、總會有人的工資比你高

這個社會就是分三分成369等的,有人工資高有人就工資低,所以即使不和退休的人員比較,我們就和同樣的打工人比,我們的工資也會比別人的低。

不得不承認,我們就是一個普通人,總會有人比我們優秀,但也總有人比我們差勁。所以怎麼樣生存就是看自己,有人一個月一兩千能夠活,有人一個月一兩萬也能夠活。

這就是富有富的過法,窮有窮的過法,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去和別人比較,做好自己的就行。

自己努力地去生活,這樣等到我們退休了,也能夠享福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其實我也覺得不合理!現在的退休金年年漲,已經連續漲了十七年了,這退休人員領得多,這交養老金的人交得就多。假如養老金的上漲再不封頂的話,估計這些年輕人就得去要飯了。

網上有些退休人員總說自己什麼貢獻什麼啥的,別扯這些沒用的!社保基金不能做其他投資用途,社保基金的領發方式只能是收現在交社保的人的錢上來,發給現在領退休金的人而已。也就是說,現在退休人員以前交的那些退休金已經就發給了當時的退休工人,現在社保基金裡的錢全部是現在的務工人員交上來的,退休金領得多交金人就得交得多。

以我們廈門為例,廈門的最低工資是1800元,但是醫社保交的錢卻高達700多元(包含公司交部分),這繳交比例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了(別扯那什麼公司交跟自己交,假如可以少交一點,公司完全可以多發一點工資)。我有一個朋友,她離職跳槽後第一年的薪水就只有1300(底薪工資2000,扣700多醫社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