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催收——Part-1

浅谈催收——第一部分

催收工作,按照流程来讲,属于“尾部”工程,按照行业进化和价值链来讲,属于价值链的低端,按照社会地位和阶层来讲,属于底层。所以,催收是一件很枯燥、乏味,不体面、没有太高价值的工作,基本上属于附加生存,是一个体系里面的独立模块。但是,做事情要有头有尾,这样才完整,完整就有意义、有价值。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既矛盾又不矛盾。不管催收是针对企业还是独立的个人,最终对话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算是对企业、对组织机构、公司,最终都是人与人的沟通。

是的,催收工作是人在做,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沟通,或者一群人与另一群人沟通。沟通方式:1.电话 2.短信3.传真4.邮寄书面文件.5.电子邮件.6.微信7.面对面沟通。8.以上方式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

问题来了,如果是正常沟通,为什么要拒绝沟通呢,或者说反催收呢?那肯定是沟通有问题。

问题1.方式不对。一方只能接受一对一,不能接受一对多。或者只能接受书面文件沟通,不接受语音等其他方式。

2.时间或场合不对。如在忙工作,在做具体重要的事情,不能中断等。在休息,深更半夜可能也没法沟通,效果也不好。

3.以上2点Ok的话,内容和语气不对。一方让另一方或者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内容和语气有问题,令人无法接受,导致沟通跑题了。

4.根本不想沟通、不想催收。只要到了约定的时间,足额还款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方没有按时足额还,导致另一方认为利益受损,极其愤怒,随即启动催收工作,而且用以上3种“不对”的方式同时进行,或者看情况,交叉进行!

就这样,“反催收”行为诞生了,而且诞生在催收行为之后。催收方认为我方利益已经受损,应该对被催收方收回本属于我方的利益,而且认为“被催收方”极其不守信,生活工作一团糟,把钱借给他,我方真是瞎了狗眼!

被催收方:我的生活工作不是一团糟,而且有好转的局面,我非常有信心做好这一切!

催收方:辣鸡!老子对这些不感兴趣,立即还钱!找xx借啊,做兼职啊,还有有很多方式啊!

被催收方:请求你们再宽限一两天,我一定想办法还上!

催收方:草你xx!今天中午不把钱还上,爆通讯录,发L照给你同事朋友,让你颜面扫地,身败名裂!

被催收方:……(痛苦万分,精神奔溃,泪流满面。)

由以上模拟对话可以看出,粗口、脏话、爆通讯录,发L照之类的带有侮辱、威胁的词语、语气,让被催收方毫无尊严,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甚至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催收方采取连环Call,最终令被催收方奔溃,不能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像“奴隶”或者像被操控的“木偶“一样工作还钱。

那么问题是不是就出在这只“狗眼”上呢!

被催收方(借款人):是的,就是出在这只“狗眼”上!后来我才发现根本不具备一些苛刻的条件和资格,他们却把钱借给了我,而我又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我被他们忽悠了。

狗眼:小伙子,话不要这么说喔!我们正是看中了你健康的身体,青春的大好年华,而且你又积极向上,才把钱借给你的,好让你足够的金钱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啊!

事情真的是像狗眼所说的吗?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