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拜訪道總徐本善,道教聖地隱藏的太極拳再現天日

【注:此文作者為形意門傳人傅佔民,題目有改動】

1929年杭州武術比賽結束後,武當山始終沒有派人前來比賽和觀摩,大會提議去一人前去拜訪,李景林書信一封,指名傅劍秋帶信前往武當山拜訪,受到徐本善道總熱情禮待。------

徐道總傳授了武當劍法以及盤手法、乾坤球、玄武棍、龍門槍等拳械。傅劍秋並向徐道總詢問了武當拳時,徐道總言及,武當拳就是當年張三丰老先生據宋代周敦頤發明的“太極陰陽圖”創編了“八門五手十三勢太極拳”。簡稱“武當拳”。徐道總告以八門為八卦的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五手為金、水、木、火、土。十三勢為繃、捋、擠、按、採、挒、肘、左顧、右盼、中定及前進、後退。所謂“八門”即練拳時走八卦的八門方向;“五手”是練功時手法上表現五行金、水、木、火、土。徐道總將多年不外傳的武當拳傳於傅劍秋,這樣才使武當拳傳以外世。傅劍秋在武當山小住半月有餘,和徐道總一起每天談經論武,臨別時傅劍秋提筆節錄了張三丰雲水集殘篇,七絕四首贈徐道總略表感激之情,並作為紀念。

武當山拜訪道總徐本善,道教聖地隱藏的太極拳再現天日

形意拳大師 傅劍秋 在武當山抄錄

“穩步玄門笑顏開,.黃金為殿玉為臺。凡人末忘仙木引,自架雲梯許上來。七十二峰任往來,結庵為道道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煙。秦鄂往來如逝波,身背琴劍唱道歌。太極陰陽易甲子,九宮八卦傳漢河。參上秦川過往還,光陽蒞苒幾變遷。歸隱巖上修道業,太極陰陽奧無邊”。

武當山拜訪道總徐本善,道教聖地隱藏的太極拳再現天日

上世紀八十年代手繪版 武當太極拳 拳譜

徐道長也回贈墨寶重續寫第二句回贈傅劍秋“七十二峰任往來,結庵為道道為先,道袍自古尊八卦,宦途如芥又如煙”。傅劍秋把徐道總贈送的墨寶帶回家鄉後遺失,(在80年代有人帶此墨寶曾在武當山做過展覽)傅劍秋把徐本善道總傳授的“八門五手十三勢太極拳”也就是武當拳,傳於李景林,後來李景林召集了楊澄甫、孫祿堂、杜心武、劉百川、高振東、黃文叔、褚掛亭、王薌齋、張兆東等武術名家作了研究,把該“武當拳”命名為“武當太極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