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憑藉什麼能在五代十國時代佔有一席之地?

用戶6146569760865


石敬瑭以其“兒皇帝”的名聲以及割讓燕雲十六州更是遺禍後世,僅此兩項“震古爍今”就足夠佔據一席之地讓人痛罵了。

不過如果刨除這兩點,石敬瑭也是赫赫有名的武將,如果他以自己的力量建立後晉,說不定在歷史上也能留下差不多的名聲。

大將門下出強將,石敬瑭聲名遠揚

石敬瑭成名在梁唐爭鬥時期,當時石敬瑭為李存勖賞識,提拔到李嗣源軍中,統領李嗣源親銳騎兵“左射軍”,在一次與後梁作戰中,後梁軍隊襲擊未鋪開陣型的李存勖軍隊,幸好石敬瑭率領十幾個親兵左衝右突,掩護李存勖撤退。

此戰後石敬瑭受到李存勖的誇獎,大將門下出強將,在李存勖、李嗣源兩位猛人手下,石敬瑭立下赫赫戰功,聲名遠揚。

在李存勖統一北方的道路上,李嗣源居功至偉,而李嗣源帳下功績最大兩位猛將就是石敬瑭與李從珂。

擁立明宗,石敬瑭是李嗣源時期的棟樑之才

李嗣源稱帝,石敬瑭有從龍之功。

李存勖時期,石敬瑭官名不顯是因為不喜歡自我誇讚,但是其所立戰功,李嗣源心裡一清二楚,所以在稱帝之後石敬瑭屢受重用。

汴州節度使叛亂,石敬瑭前去平叛,北方契丹等犯邊,需要選擇一位得力干將統帥邊軍,當時朝廷認為只有兩個人物合適,石敬瑭與康義誠,可見石敬瑭的能力是得到從李嗣源到眾臣認可。

坐鎮河東時期,石敬瑭以節儉著稱,包括當了皇帝之後,也頒佈了不少有利於人民生活改善的措施。

對於這些《舊五代史》也不吝稱讚“旰食宵衣,禮賢從諫”、“以絁為衣,以麻為履”

所以無論是從李存勖、李嗣源時期,石敬瑭都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武將,戰功赫赫,李嗣源在石敬瑭前去統帥邊軍時,甚至不捨的落下眼淚。

如果事情到這為止,石敬瑭也許在後唐的歷史某一篇的列傳中佔據不少的篇幅描述一下他對後唐的功績,可惜石敬瑭在李從珂的逼迫下倉促造反,如果石敬瑭以自己的力量勝出,哪怕向契丹借兵(隋末時,不少北方諸侯向契丹借過兵),也不至於遺臭萬年。

但是石敬瑭的兩件事就足夠在史書上留下一篇洋洋灑灑的痛斥文章

第一個“兒皇帝”,以華夏文明如此向遊牧民族俯首,這是千古未有之事,僅此一項石敬瑭名節不保。

向契丹稱臣者有,向契丹借兵者更多,但是位居華夏向契丹稱兒的古往今來僅此一人,連手下大將臣子都認為不妥,可見此舉之荒唐。

第二個就是割讓燕雲十六州,從唐末到後唐末年,為了保住這塊戰略要地,中原跟契丹浴血奮戰,結果石敬瑭為了造反成功,直接轉手賣了,這讓石敬瑭從悲劇英雄變成了貪生怕死的狗熊,更是導致後世宋朝背上終生的枷鎖,讓宋朝人大罵特罵。

石敬瑭前期大勇,後期大惡,都足夠讓他在史書上佔據一席之地。


妖鬼雜談錄


石敬瑭,沙陀族人,五代十國時期後晉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提起石敬瑭,最出名的莫過於其“兒皇帝”的稱謂和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的歷史恥辱。為了緊扣題目,本文對於石敬瑭的功過是非不做詳論,單論石敬瑭能夠在五代十國這個亂世立足的原因和策略。


一、出身將門且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是石敬瑭能夠崛起並縱橫亂世的根本


生逢群雄並起、割據林立的五代亂世,石敬瑭卻能迅速脫穎而出,建立一番功業乃至在整個五代十國時期都據有一席之地,究其根本,一是石敬瑭出身將門,起點比較高,二是自身實力過硬,智勇兼備,驍勇善戰,在軍閥混戰中戰功卓著。


四代祖璟,以唐元和中與沙陀軍都督朱耶氏自靈武入附,憲宗嘉之,隸為河東陰山府裨校,以邊功累官至朔州刺史。天福二年,追尊為孝安皇帝,廟號靖祖,陵曰義陵。祖妣秦氏,追諡為孝安元皇后。三代祖郴,早薨,贈左散騎常侍,追尊為孝簡皇帝,廟號肅祖,陵曰惠陵。祖妣安氏,追諡孝簡恭皇后。皇祖諱翌,任振武防禦使,贈尚書右僕射,追尊孝平皇帝,廟號睿祖,陵曰康陵。祖妣米氏,追諡孝平獻皇后。皇考諱紹雍,番字臬捩雞,善騎射,有經遠大略,事後唐武皇及莊宗,累立戰功,與周德威相亞,歷平、洺二州刺史,薨於任,贈太傅,追尊為孝元皇帝,廟號憲祖,陵曰昌陵。——《舊五代史·晉書》


石敬瑭的祖上從唐代元和時期就已經歸附中央,並以戰功成為邊疆大吏。到了石敬瑭的父親臬捩雞時期,因其善騎射,又有經遠大略,更是得到了後唐皇帝賞識,因為屢立戰功,其地位和名氣可與名將周德威相比,成為後唐的柱石人物。而石敬瑭正是出生在這樣的將門世家,在五代尚武的氛圍下,可以說石敬瑭的起點就比一般人高。


及長,性沈淡,寡言笑,讀兵法,重李牧、周亞夫行事。唐明宗為代州刺史,每深心器之,因妻以愛女。唐莊宗聞其善射,擢居左右,明宗請隸大軍,從之。後明宗從莊宗徵行,命帝領親騎,號“三討軍”,倚以心腹。——《舊五代史·晉書》

石敬瑭為人樸實穩重,寡於言笑,平時就喜讀兵書,重視李牧、周亞夫的為人處世,可見其志向非小。而後唐明宗李嗣源稱帝之前就已經非常器重石敬瑭了,甚至把自己的愛女嫁給他做妻子以攏其心。而後唐莊宗李存勖也聽聞他善騎射,也大力提拔他。李嗣源在追隨李存勖出征時還讓石敬瑭率領他的侍衛親軍,成為自己的心腹。這就為石敬瑭嶄露頭角、建功立業提供了施展的舞臺。而李嗣源之所以大力提拔石敬瑭,固然是因為他出身將門世家,但同時也是因為石敬瑭自身有勇有謀,驍勇善戰,所以深得李嗣源的信任。


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於城下。莊宗至自甘陵,兵未陣,多為鄩所掩。帝領十餘騎,橫槊深入,東西馳突,無敢當者,卒全部伍而還。莊宗壯之,拊其背曰:“將門出將,言不謬爾。”因頒以器帛,復親為啖酥,當時以為異恩,由是知名。——《舊五代史·晉書》


石敬瑭能以十餘騎深入敵軍,左衝右突,無人敢當且能全身而退,可見其驍勇善戰。


明宗獨完右廣,伏於土山之下,顧謂帝曰:“梁人首獲其利,旌旗甚整,何計可以挫之?”帝曰:“臘後寒如此,出手墮指,彼多步眾,易進難退,莫若啜糒飲水,徐而困之。且超乘徒行,其勢不等,一擊而破,期在必勝。”明宗曰:“是吾心也。”會日暮,梁軍列於平野,五六萬人為一方陣,麾遊騎以迫唐軍,帝曰:“敵將遁矣!”乃請明宗令士整胄,寬而羅之,命左射軍三百人鳴矢馳轉,漸束其勢,以數千騎合之。迨夜,旌旗皆靡,而一角先潰,三面踵之,其牙竿相擊,若火爆之聲,橫屍積甲,不可勝計。由是梁人勢削,莊宗進營德勝渡。——《舊五代史·晉書》


石敬瑭能於千軍萬馬的戰場上審時度勢,洞察敵軍虛實並制定相應計策,可見其並非一勇之夫,而是智勇雙全。


此外,石敬瑭還具備出色的大局觀和戰略謀劃能力。有一次,李嗣源奉命討伐叛亂,但是自己的軍隊中途也發生了兵變,李嗣源本沒有二心,所以打算隻身回去向李存勖請罪。但是石敬瑭阻止了他這種不明智的做法,說“哪有在外領兵,軍隊發生譁變,主將還能獨善其身的道理?且猶豫不決乃是兵家大忌,何不趁此機會迅速南下。我願領三百騎兵先去攻克汴州,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處。得之則大事可成。”在石敬瑭的勸說下明宗幡然醒悟,遂命石敬瑭領兵先行,自己隨後跟進。


時帝從行,至魏,諸軍有變,叩馬請明宗帝河北。明宗受霍彥威勸,將自訴於天子,遂佯諾。諸軍亦恐事不果,而散者甚眾,明宗所全者,唯常山一軍而已。西次魏縣,帝密言於明宗曰:“猶豫者兵家大忌,必若求訴,宜決其行。某願率三百騎先趨汴水,以探虎口,如遂其志,請大軍速進。夷門者,天下之要害也,據之可以自雪。安有上將與三軍言變,他日有平手乎!危在頃刻,不宜恬然。”明宗至相州,遂分驍騎三百付之,遣帝由黎陽濟河,自汴西門而入,因據其城。——《舊五代史·晉書》


事實證明,石敬瑭的決策是非常明智的,採取的軍事行動也是及時有效的。“及明宗入汴,莊宗親統師亦至城之西北五里,登高嘆曰:‘吾不濟矣!’由此莊宗從兵大潰,來歸明宗。明宗尋遣帝令率兵為前鋒,趨汜水關。”(《舊五代史·晉書》)明宗因為聽從石敬瑭的建議及時出兵佔據了汴州要害,所以佔據了戰略主動性,莊宗李存勖來遲一步,只能望城興嘆,手下士兵紛紛離散來投奔了明宗李嗣源,李嗣源也很快等來了稱帝的機會:“俄而莊宗遇內難而崩。”


二、外結契丹,以驅虎吞狼之計滅掉後唐,建立後晉,登上人生巔峰


後唐末帝李從珂篡位稱帝后,緊接著就要對付擁兵自重的石敬瑭,這時的石敬瑭雖然被任命為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佔據了河東這塊後唐起源地區的軍政大權。但是整體實力還是弱於李從珂的舉國之力,因此一直是採取守勢,委曲求全。


然而李從珂一直視石敬瑭為最大威脅,為了統治穩固也不可能放過他,因而派大軍攻打太原。雖然石敬瑭親冒矢石抵禦後唐軍的攻打,軍心也比較穩定,但是城中的糧食卻逐漸匱乏,在這種窘境下,因為李從珂的猜忌和過分相逼,石敬瑭決定割土求援,以出賣幽雲十六州的代價換取契丹的幫助。

契丹國主耶律德光正愁沒機會南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耶律德光領兵從雁門關南下來救石敬瑭,偷襲並大敗後唐軍隊,殺死一萬多人。最終在契丹大軍的幫助下,石敬瑭滅亡了後唐。


後晉天福元年(936年)十一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封石敬瑭為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而石敬瑭也信守承諾將幽雲十六州大片領土割讓給了契丹,每年還要給契丹布帛30萬匹,成為可恥的“兒皇帝”。


雖然就連石敬瑭的手下對於他的這種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的行徑都大為不恥,但是不得不承認石敬瑭這條驅虎吞狼之計的成功,藉助契丹的力量,不但消滅了自己的宿敵,挽救了自己的危局,還一躍成為後晉政權的創立者,成為開國皇帝,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三、無論是作為地方官還是後晉皇帝,石敬瑭在位期間都是比較有政績和作為的


石敬瑭在作為河東節度使等地方官時,“未嘗以聲色滋味輒自宴樂,每公退,必召幕客論民間利害及刑政得失,明而難犯,事多親決”,“所歷方鎮,以孝治為急......勤於吏事,廷無滯訟”(《舊五代史·晉書》), 可見石敬瑭作為地方官時還是比較務實和稱職的。


石敬瑭稱帝后,也曾“旰食宵衣,禮賢從諫,慕黃、老之教,樂清淨之風,以絁為衣,以麻為履” (《舊五代史·晉書》), 在一定程度上體恤民生,頗有善政。

在奪得帝位後,石敬瑭面臨的是“兵火之餘, 府庫殫竭,民間困窮”(《資治通鑑》)的局面。但是他不但繼承了後唐明宗的施政綱領,“應明宗朝所行敕命法制,仰所在遵行,不得改易”(《舊五代史·晉書》),同時還接受輔臣桑維翰的建議,“推誠棄怨以撫藩鎮,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 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財貨”(《資治通鑑》)。通過種種積極地舉措,使得後晉國力增強,“天下粗安”。


另外,雖然石敬瑭臣事契丹,既割地又納歲幣,但那是窮途末路時的權宜之計,事出無奈而非心甘情願,因此他在契丹關係的處理上是“外敦信好,內勤邊備”(《資治通鑑》)。雖然他的行徑多為世人所不齒,但是他以僅相當於數縣租賦的收入作為歲幣, 取代了李嗣源以武力抵禦契丹侵擾的辦法,此舉更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使得北方人民獲得了數年的和平和穩定,人民生產、生活免遭破壞,互通有無的貿易也得以正常進行, 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如果以儒家觀點“民為貴, 社稷次之 , 君為輕”來衡量的話,石敬瑭還是有值得肯定之處的。


結語:石敬瑭作為五代十國時期的一代梟雄,不但出身將門,更兼有勇有謀,自身實力過硬,這是他能夠發家的根本;身處亂世之中,他不但能夠審時度勢,具備洞察全局的大局觀,而且善於借力打力,通過藉助契丹人的力量剷除強敵、挽救危局。他的為政舉措使得天下粗安,使得百姓在亂世之中得到喘息,這是難能可貴的,也是他能夠在五代時期佔據一席之地的統治基礎。


柚子愛歷史


晉高祖石敬瑭(892年3月30日-942年7月28日),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晉開國皇帝(936年11月28日–942年7月28日在位)。廟號高祖,諡號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他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中原地區喪失了北方屏障,並向遼太宗自稱兒皇帝。

早期

《新五代史》指石敬瑭的祖先為中亞人,從沙陀移居太原,但發挖出土的石重貴墓誌銘則指他是後趙石勒之後裔。

父石紹雍,母何氏。石紹雍從李克用父子征戰,官至洺州刺史。

石敬瑭自少為李嗣源(日後的唐明宗)賞識,為其親兵將領,被招為女婿。後唐莊宗同光四年(926年),鄴都之變,石敬瑭力勸李嗣源入汴京,轉攻洛陽。李嗣源即位後,石敬瑭歷任保義、宣武、河東諸鎮節度使。

934年,閔帝李從厚徙石敬瑭為成德節度使。閔帝討伐潞王李從珂失敗,逃到衛州向石敬瑭求援,可是石敬瑭的部下把閔帝隨從殺盡,石敬瑭把閔帝安置在衛州,最後閔帝被李從珂派人殺死。

建國

末帝李從珂繼位後,任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後來開始對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石敬瑭以多病為理由,上表請求朝廷調他往其它藩鎮,藉此試探朝廷對他的態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為天平節度使,並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懷疑末帝對他起疑心,便舉兵叛變。後唐派兵討伐,石敬瑭被圍,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軍南下,擊敗唐軍。

石敬瑭的岳父是唐明宗李嗣源。李嗣源的義父是李克用。李克用曾和遼太宗耶律阿保機結為兄弟,故石敬瑭按輩份稱比他小10歲的耶律阿寶機的兒子耶律德光為亞父,並在國書中稱自己為“兒皇帝”,耶律德光為“父皇帝”。

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冊封為大晉皇帝,然後向洛陽進軍,後唐末帝在閏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後唐遂亡。

石敬瑭滅後唐後,按約定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其結果使中原地區喪失了北方屏障。另外晉國向遼國每歲奉絹三十萬匹。

後期

石敬瑭在位期間,各地將領魏博節度使範延光、西京留守張從賓、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等引發的叛變事件不斷,他的兒子石重信和石重乂亦遭叛軍殺害。後因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及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先後接受吐谷渾部族投降,石敬瑭屢遭契丹責問,乃憂憤而死。

後世評價

《舊五代史》稱讚石敬瑭的謙虛、節儉;“旰食宵衣,禮賢從諫”、“以絁為衣,以麻為履”,後又責怪他向契丹乞兵,反而使得百姓陷入連年戰火;“強鄰來援,契丹自茲而孔熾,黔黎由是以罹殃。”“兵連禍結、舉族為俘”,這無疑是決鯨海以救焚,結果自己溺死了、飲鴆漿而止渴,結果毒死自己。《舊五代史》最後為他惋惜,如果他是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帝位,以他的節儉、謙卑、公正的態度,即使功德不超過前人,亦可謂仁慈恭儉之主。


孤膽騎俠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親隨,特殊時期跟對了人,這就是原因。

石敬瑭是山西太原人,自幼受李嗣源的器重,而且石敬瑭確實有能力,熟讀兵書,善於騎射,很快就被李存勖給看中了,於是將其調到身邊。後來李嗣源為了搶石敬瑭,還拿出親軍統領的職位誘惑石敬瑭。可以說,石敬瑭一直是李存勖和李嗣源身邊的紅人,各優質資源等著石敬瑭來拿。


916年,晉梁大戰,梁將劉鄩趁李存勖軍陣未列率軍突擊,李存勖兵敗大危,石敬瑭立即率領十幾名親軍馳入,發揮超出常人的勇力遏制了敵軍的攻勢,給李存勖重整軍陣的時間。戰後李存勖大肆誇讚石敬瑭的勇猛,對石敬瑭備受信任。

在梁晉之戰中,石敬瑭屢立戰功,還救了未來的唐明宗李嗣源的命。後來李嗣源作亂奪取帝位,石敬瑭又有從龍之功。此後的官便越做越大。一直到最後石敬瑭手裡掌握的實權有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另兼職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軍隊蕃漢馬步軍總管。手裡幾乎掌握了後唐五分之一的江山。


這也是李從珂登基後為什麼如此忌憚石敬瑭的原因。


守仁讀仁


石敬瑭,沙坨人,允文允武,尤其崇尚李牧和周亞夫,後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尤其是擅長騎兵作戰,在後唐朝廷中位置顯赫,後來由於與李從珂發生矛盾,藉助契丹的勢力,出賣燕雲十六州,推翻後唐,建立後梁,史稱梁太祖,兒皇帝。他並不是中原漢族,所以漢奸之名有些牽強


史032


因為他投靠了北方的契丹建立的政權、即遼國,並以燕雲十六州土地奉獻為代價,從此成為遼國的兒皇帝,這也為北宋江山不得一統埋下了伏筆。


行在山水間


控制著幽雲十六州,使中原王朝如鯁在喉


肥胖鼻子象


石敬瑭也是沙陀人中的一個大佬,實力還是可以,但是以他自己的力量沒有能力打敗後唐的主力,所以他藉助了契丹的力量,打敗了後唐的軍力,扶持他建立了晉


帝國曆史


個人才能是一個因素,依靠草原民族是一個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