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11路的開通大概是91年。

那時候正在青大讀書,11路剛好從青大的正門經過,然後又路過麥島。青大那時候大部分的圍牆都還沒有,只光禿禿的壘起了三五十公分高的牆基,所以從寧夏路到香港路處處都是學校的大門,反倒真正的大門很少會走。

11路沒有開通之前,基本上都是要走到校門口坐31路的,宿舍在最南邊,走到校門口至少得十四五分鐘。儘管麥島一側那時候只有一個104路經過,但是車很少。有了11路以後,從宿舍走到車站就只需要兩三分鐘了,穿過操場也就到了車站。所以大學四年裡至少有兩年多每個週末總要坐11路,然後在延安路轉25路。

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那時候的還沒有海信立交橋,延安路還是一個大環島,很大的那種。11路最初也不是走桑梓路,而是從臺東一路走,所以每次都要從嶗山大院穿過,在延安路上換25路。嶗山大院比路面要略高一點,那會有幾家飯店還有點印象,似乎第一次喝羊湯就是在那裡。週日回學校的時候走的路線就又不同,一般是坐25路到延安二路下車,然後沿著延安二路步行到桑梓路和人和路口的11路總站。倒不是為了去總站混個座位,主要是為了去南山市場。

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那會的南山市場和現在完全不同,整條桑梓路是不通車的,全部是一個大蓬,大蓬下就是市場。最北端是圖書市,主要是租書和賣舊書的。大學四年,除了學校圖書館裡的書之外,我大部分的課外書基本都是在這裡租的,古龍、金庸、溫瑞安、梁羽生以及什麼全庸、金童之類都是在這裡認識的。那會的青大、海大、紡院、師院四所大學孤處在還很荒涼的浮山腳下,幾乎也沒有什麼娛樂,除了幾公里之外的海燕俱樂部,看書幾乎是大部分同學打發業餘時間的重要選擇。所以,每個週末在這些書攤上租回去的書並不僅僅是我在看。因為我們宿舍一起做了個圖書室,除了大家一起湊了幾百本書之外,就靠每週租來的這些書作為補充,那兩年我們的圖書室在大學區還是小有名氣的,幾乎周圍學校都有同學過去租書。大概那是我們第一次的經商記憶吧。

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如今的臺東沒了夜市,小吃街依舊紅火


留在青島那些老公交上的記憶(6)——11路的大學時光

和興路是我工作過很長時間的地方

大學畢業以後的時光,11路一直也是我最熟悉的線路,直到它改了終點。

剛畢業時在寧夏路的二輕學校工作,也就是現在的連雲港路和寧夏路的路口,所以11路依舊是最常坐的車,2002年第一次進入商業地產行業是在人和路,也就是11路總站旁邊,所以依舊沒有擺脫11路。因為一直在和商業、餐飲打交道,根本不可能離開這個旺角,斷斷續續在臺東工作了很久,也就自然離不開11路。不過說起來最難忘的還是大學時光裡每個週末傍晚在11路上度過的那些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