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够长,才有资本说大器晚成,88岁的文徵明告诉你啥叫笑到最后

明朝时候,有四大风流才子,其中的唐伯虎,因为喜剧之王周星驰拍了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让四大才子在现代人里的印象尤其深刻。不过今天,不说唐伯虎,而是其中另一个书画俱佳的大才子文徵明。


文徵明出生于行伍世家,父亲是举人,文徵明出生的时候,他老爸已经是县长了,可是这样一个大家族,文徵明出生后却并不待人见,我不知道小时候的文徵明有没有被歧视过,因为这孩子,自小愚钝,长到了七岁,竟然还不会说话,也许,正是他了不起的老爸对他从来没有放弃,道是贵人话语迟,所以一直没拿他的不说话当缺陷,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文徵明,遇到各种挫折和打击都能宠辱不惊,成为笑看人生的赢家。


但作为好朋友,和唐伯虎有莫逆之交的文徵明,命运恰好和唐寅掉了个个儿,文徵明参加乡试,连续考了七次都没中,人到中年没有功名,考试考的让人绝望,所幸后来接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举荐,经过考核,才终于成了一名薪水微薄的朝廷官员,而此时他已经四十六岁了。入仕以后,文徵明在官场上并没有呆了多久,多次请辞,告老还乡,后半生慢慢时来运转,过得越来越顺风顺水。


文徵明为人谦和,秉志雅洁。交朋识友,结识贤良,喜好游学,不耻下问,在读书、为文、作画时,因为自己早期的愚笨,所以年长以后,学习格外用功,文徵明的书法在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写的很差,在他考生员的时候,因为字差,虽然文笔不错,却被列为三类卷,这让他感觉很是丢人,尤其是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们,个个都是书画大拿,文徵明知道自己的不足,于是奋起直追,针对自己的弱点,强化练习,诗、书、画齐头并进,画名尤著,终成为为“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

在文徵明所善的众多书体中,以小楷和行草书成就最高。



古人常以立德立言,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文人而言,文徵明确实做到了,他的书画成就被后人推崇,尤其是他的小楷,行草书,是最适合我们现在人学习的,因为他的字不激不历,温文尔雅,气度非凡,欣赏起来毫不费力,所以,现在学习文徵明书法的人越来越多。

文徵明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勤奋不已,直到去世的时候,他手里拿着毛笔,含笑而逝,这也许是一个文人生命的最圆满的结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