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羅源縣碧巖寺簡介

福建羅源縣碧巖寺簡介

碧巖寺座落在羅源灣北岸的雙貴山中。距羅源縣城21公里。寺藏於巖洞中,為福建省著名巖寺之一。

碧巖寺依洞建築。據《羅源縣誌》記載,寺始建於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稱碧巖庵。明代重建,後改稱碧巖寺。現存建築物為清同治二年(1863年)仿明制建築,風格古樸,造型大方。但建築面積僅164平方米,只作法堂、僧舍使用。大雄寶殿則設於巖洞之中,佛象依洞壁塑造,與整個巖洞十分協調,勘稱匠心獨運。碧巖洞內有“六奇”:一為洞穹上方縫隙長有一藤,已愈千載,藤粗過指,倒懸於巖洞中央,尾部枝繁葉茂,又因每年九月盛開白色小花,人稱“千葉寶蓮花”,四季不凋,生機盎然。二是洞穹上滲出清泉,滴瀝而下,晝夜不絕,微風動處,猶如雪花紛飛,蔚為壯觀,羅川八景稱之為“碧巖飛雪”。寺僧稱泉水為“玉液”,還說抬頭張嘴能接住“玉液”,便會福運延綿,遊客不禁要試試,但真能接著者十不過二;三是洞左側的仙果樹。樹高4米,長於石罅之中,未蒙洞外陽光雨露,卻生機勃勃,每年農曆六月,仙果成熟季節,前往進香、嘗果者不計其數。

四為洞左的石穴。相傳,此處原是一塊隆起的石頭,形如雞籠,稱“金雞籠”。天色將曉,石會發出響亮的雞啼聲。居住山下的裡山村村人聞聲起床,開始下地勞作,由於勤勞,生活也過得紅火。但一懶漢嫌其擾人,將其炸燬,懶漢落入山谷,變成一堆牛屎,後化為石頭;而“金雞籠”落在羅源灣北側海面上,成為雞籠嶼。石雖飛走,但洞口石穴仍可隱約聽到雞啼聲。五是洞右側的“留米石”。相傳,石縫中每日有大米流出,供給寺內當日僧眾食用,人稱“流米石”。一日,寺僧請客,嫌米流得太慢,便把石縫鑿大些,誰知粒米不流,即使已露出石縫的大米也卡在其間。遊客到此,必在石縫鑿大些,尋找那被卡住的大米。六為“仙人字” 。抬頭仰望,在洞額的石縫中可隱約辨出“回仙岩”三個字。有關“回仙岩”三字,曾流傳一段神話:古時碧巖森林茂密,環境幽靜,為仙客常遊之地。一日,住持僧秀,見一道人來遊,口吟“秋風扶我步崔巍,此日登臨第二回。長嘯一聲山谷應,山靈知是道人來。”念畢,以手畫石,洞額隨即出現“回仙岩”三字。住持僧秀認為“回”字為兩口相重,即是“呂”字,便認為此道人便是八仙中的呂洞賓,而且是第二次暢遊碧巖。欣賞畢洞內“六奇”,再眺望洞外山形怪石,更是一番景觀:或如臥虎觀潮,或如巨象吸水,或婉若游龍,或翩若驚鴻,天高雲淡,草樹紛拔,使人目注神迷。出洞口,便入山澗。水從高處纏繞石而下,又跌入深谷,發出潺潺之聲,迴文詩中“半山流水響潺潺”即指此景。若登上對面的“ 臥虎山”俯瞰“碧巖”,更可看到整座山岩猶如獅怒吼,巖洞酷似獅口,洞宇深處佛殿琳宮,金碧隱隱,香霧纏綿,燭火閃爍,又聽鐘鼓梵聲肅穆祥和,猶如神仙洞府。

碧巖寺,奇山怪石,步移景異,催人陶醉。清人梁文煊曾有詩讚之:“探奇不用覓丹梯,父老相遊曳杖藜。閉日巖懸無鳥宿,當風洞曲有猿啼。猙獰石骨荒雲裹,滴瀝泉聲亂草迷。自是仙縱偶棲息,蒼苔點綴壁間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