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是把茶葉做成20-30元常規化商品。讓普通的人喝的起茶,你看行嗎?

山谷茶舍


茶葉,品種多,商品分級也多,明前茶、雨前茶到國慶茶,時間不同,品質也不同。懂茶的人不會在乎它的價值,因為物超所值。


首先、採摘難度

不是所有茶都能機械化採收的,在國內,機械採茶很少,做出來的茶品質也屬下等。明前茶一般只摘芽尖,多稱呼翠芽,只有通過人工一顆一顆的採摘,在筆者家鄉,遠近聞名的採茶能手一天最多采摘兩斤生茶;


其次、成本高

茶區的人都知道,每年的清明前到國慶前後,茶園裡都有不少採茶工,大部分是周邊的婦女,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婦女工錢沒有80以上,是請不到人的,而幹茶一斤需要五斤左右生茶,可想而知一斤茶的成本;

再次、產出比

茶葉,質量輕,一畝茶園明前茶也就能產20斤左右,常規綠茶300斤左右,如果按照20-30元一斤,那茶農真就欲哭無淚;



最後,隨行就市

茶葉分等級,質量分優劣,上等茶几千上萬,普通茶中的次品也就一二十塊,就好像衣服,地攤貨跟LV,同樣是衣服而且是必需品,消費群體不同,檔次也不同。

很多人糾結茶葉為什麼那麼貴,有時間了,不妨到茶區看看,20-30的普貨價格,是行不通的,至少對不起採茶工那份辛苦費,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