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省份學生學習最辛苦?為什麼?

Reginald小陸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你分析/分享/解析/答疑

中國哪個省份學生學習最辛苦?

這個是一個具有爭議性和挑戰性,又沒有唯一性答案的一個問題。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省說我們學習最容易。會有很多的省都說自己學習最困難。

這個最辛苦的”最”字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字。最就表示一個唯一最大,好比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瑪峰,最高峰是8848米。

我覺得這個難度上最大的只有一個省,那就是我們河南省。

最容易的省是哪個省?最容易的省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是天津。當然一切都要以數據說話。這裡不談什麼綜合素質,也不談什麼素質高,素質低,或者各省的那個考試卷子難依成績高低,我們只說錄取率。

中國人各省份人主體都是漢族人,應該各省人的智商水平沒有任何差異。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

  1. 一本率無意義
  2. 各省的211錄取率。
  3. 個省的985錄取率。
  4. 遴選出幾個比較困難的省份。
  5. 211錄取率中的211院校質量,相對較差。
  6. 985院校中的985各省錄取質量誰的最好
  7. 結論:考生最苦的省份-河南。

一本率無意義。

各省一本率是越來越高。

天津:高考報名人數是5.5萬,一本分數線是554(文史類),527分(理工類),一本上線人數是1.85萬,一本率是33.64%。

這兩個地區是今年一本率的冠亞軍,高據榜首,以超過30%的數據遙遙領先。

河南:高考報名人數是98.40萬人,一本分數線是547分(文史類),516分(理工類),一本上線人數是12.26萬人,一本上線率是12.46%。

雖然一本率,河南看著不低。一本率也達到12%,但是大量的老二本都開始一本招生。。。。比如河南的老二本。比如河南的理工大學,科技大學,工業大學,農業大學,師範大學,中醫藥大學,南陽理工學院。。

而北京的一本基本都是211院校。。

所以一本率沒有意義。。。。看211率。

各地211工程大學錄取率。



從各地的211率看這個是最具含金量,因為211真正的一本院校,其他非211的院校層次不齊,不好比較。可能有的大學在這個省是一本院校才其他省,可是二本也行。基本上所有的211院校都在課上,基本上都是一本招生。

誒喲裡最低的是廣東省2.74%,廣西2.74%,甘肅3.50%。,安徽是4.15,河南是4.15%

看211率 你發現河南還不是最低的,還挺高的,4.15%。因為這個是河南考試容易嗎?這個就涉及到211的院校質量的問題。清華北大是211。中科大是211。合肥工業大學是211,大學也是211。那西藏大學,青海大學它也是211。

還有你最重要的就是看中本地211院校的錄取分數院校的層次。。外地的基本上差別不大,全國各地發貨的。

這個裡面咱就以廣東省和河南省為例,看能不能211的錄取質量。

廣東省第211院校包括985有三所。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985重點大學大學,國家僑辦直屬的211工程重點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是廣東省的省屬211。

而河南省唯一的211是鄭州大學。

他從211錄取的質量來說。小丸廣東省的是三個部屬,211院校,其中兩個還是985,你說他們的211錄取質量能低嗎?

看一下這幾個211院校的錄取人數。

本地211在廣東省投放211數目

可以看得出來。各個高校招生人數:

中山大學2635+668=3303

華南理工大學2540+172=2712

暨南大學1740+424=2164

華南師範大學,2195+1125=3320。

本地211院校錄取人數總數是11494

而鄭州大學在總數招生13300人 在豫招8663人。

任鄭州大學的學生,這個院校質量明顯不如中不如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去暨南大學。

可能漲到211率,看著挺高,比廣東省高,但是質量明顯不如廣東省這些部屬院校比較多的省份。

各省985錄取率


這個最清楚了,安徽省倒數第一名,河南省倒數第二名。江蘇省倒數第三名

相對於江蘇省和安徽省來說,他們的211錄取率明顯比較高,他們985錄取率比較低,但是江蘇省的985要是本地的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學校質量非常高,南京大學僅次於清華北大。那也僅次於清華,清北和華東五校。

安徽的211率排名倒數第4,但是安徽省的221主要是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是部屬重點大學,實力明顯,學科實力明顯比鄭州大學要強一點。

當然說誰最慘,我覺得安徽省和河南省都是比較慘的,應該是最慘家的兩個省份。



安徽省是985倒數第一,211率倒數第4。

河南省是985倒數第二,211率倒數第5。

合肥工業大學2018年計劃招收普通本科生8200人。其中合肥校區計劃招生5900人,宣城校區計劃招生2300人。

合肥校區今年在安徽招生計劃為1384人,宣城校區今年在安徽計劃招生537,總招生人數是1922人。

結論:河南省和安徽省成為最慘的兩個省,單純看數字,好像安徽省更慘一點。實際我覺得河南省是真正最慘的。河南省沒有本地沒有一所部屬重點院校,而安徽省含有中國科大和合肥工業大學,給本地投放的名額還是比較多的。



高校專業那些事


總說河南高考難,孩子苦,升學率低,我不認同,以河南和江蘇舉例,2019年河南省總人口約為9559萬,高考報名人數約109萬,比例為1.14%;而2019年江蘇省總人口約8029萬,高考報名人數只有33.9萬,比例僅僅為0.42%。正常情況下,參加高考的考生一般年齡在18歲左右,也就是說,2001年河南、江蘇兩省的出生人口,就是今年高考的考生。

2001年河南省出生人口約126萬,2019年高考人數約109萬;2001年江蘇省出生人口66.28萬,2019年高考人數33.9萬。

為什麼江蘇參加高考的人數相較於總人口數的比例,遠遠低於河南省,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第一:中考大分流,江蘇的中考已經將近40%的孩子不能上高中。

第二:河南高企的復讀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年河南每年的復讀生都有二十多萬人,復讀生的數量都比福建的考生還多,每四個應屆生就有一個選擇復讀。為什麼江蘇,福建等地考生復讀率低呢?因為這些地方好的中學都不辦復讀班,社會也不鼓勵孩子一定非得上大學不可。

總之,別拿河南等這些省份說事,覺得一本率低,學生苦。說實話,不是每個孩子都非要上大學,像河南這樣人人都要高考上大學,有多大意義呢?


秋水南天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國哪個省份考生最辛苦,競爭最激烈,莫過於河南省。我分析如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寫在前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的良言古訓,考場如戰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只有埋頭苦讀才能高分為勝,對於每省每位高考經歷著而言,都是蠻辛苦的,無論勝敗,我們已走過!

從考生數量看,河南省是高考人數大省,考生人數歷年全國最多,2018年98.3萬人(相當於北京、上海、天津考生總和的六倍),佔全國考生總人數的10%,然而一本錄取率7.8%(2017年),全國排行榜倒數。


從本省高校數量看,河南省內本科一批次錄取的高校數量14所,有且僅有一所211工程大學:鄭州大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兩所(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無985高校,可見河南考生考取本省重點大學非常艱辛!
(注:2017年文科本科一批次錄取分數線)

從省外高校招生數量看,2018年985重點大學在河南省招生計劃及錄取分數如下,可見省外重點高校招生名額有限。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就菜鳥瞭解到的信息,或者是菜鳥讀書這麼多年遇到的同學,個人覺得最學生辛苦的省份就是河南省和山東省。這兩個地區都是高考大省,每年的考生非常多,考試的難度也不低,尤其是競爭力也比較大。菜鳥身邊的同學,也大部分是河南和山東的同學,確實也是非常辛苦的。

這是菜鳥蒐集的一個2018年各省份的高考報名的人數,從這個表格中可以明顯的看出來,河南、廣東、四川、山東和安徽的高考人數確實是非常多的。菜鳥個人覺得只要每年的高考人數超過40萬的省市,都是高考大省,同時也是競爭力最大的省。

這是菜鳥蒐集的一個高考難度的表格。說真的,這上面從困難模式開始,沒有幾個地區是好考的,都是非常難考的省市,而且學生多,競爭力,試題的難度也是比較大的。當然,什麼都難,人也多,不辛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每年的高考人數一直都在增加,說真的沒有幾個地區的高考難度是簡單的。尤其是一些人口大省,高考的人數極其多,而且高校則不太多,這就導致特別容易扎堆。因此,高考的難度就在無形中又加重了,又一次增加了學生們的負擔。


菜鳥大師兄


所謂學生學習最辛苦是比較而言的,學生所在省份參加高考的學生又多、名牌高校又少,一本錄取率就低,競爭就激烈,相對其他省份學生學習就比較辛苦。按此推論,本人認為學生學習最辛苦當首推河南!

理由如下:

首先,河南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人口大省,人口多應考人數就多,每年有將近一百萬考生參加高考。

其次是河南省的教育落後、資源匱乏。河南高校在全國高校排名中幾乎沒有入流的,鄭州大學勉強被照顧個“雙一流”高校。可以說河南名校無有一所。

河南每年將近一百萬的考生參加高考,而投放到河南的名校錄取指標極其有限,競爭用“無比慘烈”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河南學子想上理想點的高校,不經過“冬戰三九、夏鬥三伏”的拼搏,不擁有“頭懸樑、錐刺股”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恐很難實現。即便這樣拼死拼活的學習,每年一本錄取率河南在全國排名也是倒數的。

由此不難想象,學生學習最辛苦非河南莫屬。

說句不恰當的話,生在河南參加高考,真有點悲哀的感覺。


中不中看看才知道


我的理解,這裡的最辛苦指的是達到同等目標付出最多,難度最大。目前公認的應該是河南。理由如下:

主要是僧多粥少。每年河南高考人數最多,本省的211只有一個鄭州大學,儘管鄭州大學很大,但仍然比不了其他省份,當然西部邊遠除外,那些省份也很少有考生願意去,這是事實,所以河南的考生要考出更高的分數才能進入好的學校。


綠水碧波61


這個不敢確定,印象中應該是河南省。此外,偏遠山區的西部省份想考個好大學也很難。

1,河南學生總量基數大導致的競爭激烈。

河南省學生總數太多,2018年參加高考有接近90萬考生。而筆者所在的福建省參加高考只有約30萬考生。

而同樣的大學尤其是省外的好點的大學,在河南省錄取名額大概數量差不多。比如北大在河南錄取200個,福建也差不到就這個數。這就意味著福建的考生考上北大概率大大高於河南省。

這也是高考當前區域不均衡的重要表現。很多地區的考生為了考個好大學,異地高考,也就是所謂的高考移民這是不允許的。

2,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導致西部尤其是山區省份高考競爭。

當東部地區學生還在為考什麼學校猶豫,西部山區有些還在為有沒有書讀而焦慮。教師本身工資不高,偏遠山區很多缺少老師,一般人不願意去那教書,有些甚至像樣的教室都沒有。


小海教育視點


目前,在我國沒有特殊背景,沒有雄厚的經濟條件作後盾,基本上還是高考定終身.所謂"十年寒窗"就是指走向高考的路是漫長而艱辛的.至於說哪個省份的學生的最苦,恐怕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希望星晨58298869


餘以為,是浙江省。

不能光看錄取率,應該注重的是(全國統一試卷時)錄取分數線。

恢復高考後,全國採用統一試卷,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準的那些年,浙江省的錄取分數線總是 最高的。而浙江的的初等教育、中等教學資源又不能和京、津、滬、穂相提並論。

浙江的學生、老師是最拼的。是最苦的。


Wind252358557


嚴格來講雲南才是最難考的,對於一個邊疆少數民族眾多的省份,2018年一本率全國墊底7.79%,目前的高考對於2-3本及高職,基本是花錢就可以上,沒有討論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