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

跑者博士


跑步能使膝關節越跑越強,搞不好也會使其越跑越弱,有些初跑者,由於知識準備不足,實踐中沒有掌控好跑步節奏,會對滕關造成傷害。

骨骼內沒有血液的營養輸送體系,全靠肢體活動對骨骼的擠壓向其輸送營養。走路是正常的擠壓來輸送營養液,而適量的慢跑會供給膝關節更充足的營養液使其骨密度增加,而使膝關節越跑越強。如何會做得更好呢?

一,跑姿很重要

跑姿,身體要適度問前傾,直挺與後坐都是錯誤的,即不雅觀也不安全,對跑步效果也是不利的。

腳後掌著地要有快速過渡到全腳掌著地的感覺,要\\有意識的找到彈性跑的感覺。-

二,慢跑,循序漸進‘

慢跑,超慢跑,輕鬆跑,不同的人群可分別採用超慢跑0,慢絕,輕鬆跑為最好。這就是所謂聊天跑。這種速度對心肺,血液循環,代謝能力,內分泌,骨骼都有良好作用。

我跑步十年,是一貫慢跑的,2008年到2013年為慢跑,配速為8分鐘/公里一6分鐘/公里。五年之內,配速才由8分鐘/公里提高到6分鐘/公里,這五年才由超慢跑發展到慢跑,又經一年的努力(2013年)才進入了輕鬆跑,配速為6分鐘/公里到4分40秒/公里,本想在2015年再提高配速為4分30秒/公里,-家人集體向我發出警告,不要跑壞了膝蓋,使我衝擊全馬330計劃破產。再次回到五年前的慢跑水平。由於我採取了循序漸進的跑法,∵十餘年沒有一次膝關節受傷害,而是越跑越強,不腿痠,不疼,越跑越快

三,預熱,拉伸,書奏跑,從來不太累

每天跑步十公里(春節前後跑六公里),是節奏慢跑,第一公里為預熱跑(8分鐘/公里),最後一公里是拉伸跑(8分鐘/公里)\\,中間八公里為節奏跑(7分鐘/公里一6分鐘/公里)

周跑也是節‘奏跑,週一到週日配速逐日加快,充許突破5分鐘/公里。

只要循序漸進跑,輕鬆跑(5分鐘/公里)也不會傷害膝關節,反而更有利膝關節健康。原則是每次跑步都不充許膝關節有酸感,發現後仃跑一天,以觀後效。十年沒發生一次。

四,杜絕無原則堅持

不論是每天跑步,還是馬拉松比賽,杜絕堅持。每週跑步無休息日,如果有累的感覺一定要休息。下大雨大雪要休息。參加比賽有太∵累的感覺不要堅持,要退出比賽,累,說明體力分配有問題,寧慢不傷身,安全永遠是老大。

我跑步十年膝關節無傷害,越跑越強。今後膝關節更要越跑越強,又要輕鬆跑又要膝關節越強,這是一個新的挑戰。我相信目標一定會實現





青春之歌一1942


本人某地特警隊員一枚。5公里或負重5公里是日常訓練科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要想膝蓋不受傷,注意以下幾點。一,跑前熱身,膝蓋、腳踝活動開,拉伸好。二,跑步步幅過大,容易導致膝蓋磨損過度,注意合理的跑步步幅。三,跑完腿部肌肉拉伸,或者是拉筋。同時注意休息,身體不適,可以選擇慢跑,或其他健身方式。


亦餘心


第一:體重過胖的人不要長時間跑步,應該先減重;


第二:不要在跑步機上跑步;


第三:控制好時間;


第四:跑步要量力而行;


第五:跑步前後一定要拉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