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彼和知己的角度,分析《封神演义》韩升、韩变的失败原因

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军事谋略(也是政治和外交谋略),以在军阵杀伐中为主。而孙子兵法的谋略运用在《封神演义》的神仙斗法中也有体现。

虽然《封神演义》只要是神仙斗法,但是却是以商周之争,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的故事。封神里面的神仙分为两拨,一拨为阐教仙人支持西周;另一拨为截教仙人支持殷商。可以说是神仙借助人间商周之争,继而展开了封神大战。而孙子兵法是运用于军阵中的,下面小院从知彼和知己的角度,分析《封神演义》中韩升、韩变的失败原因。

从知彼和知己的角度,分析《封神演义》韩升、韩变的失败原因


韩升、韩变败于知己不知彼

在姜子牙率领西周伐纣大军一路过关斩将,剑锋直指汜水关。

汜水关总兵韩荣所依靠的截教仙人余元被西周斩后,韩荣在惊慌失措中听取了偏将徐忠的建议:“将印绶挂在殿庭,文册留与府库,望朝歌拜谢皇恩,弃官而去,准备隐进山林,埋名丘壑。”

韩荣令家将收拾家当,纷纭喧哗声,惊动了正在后花园打造奇兵的两个儿子韩升和韩变。兄弟二人以报国酬恩,捐躯尽节为由,说服父亲韩荣与周军对抗到底。

韩升、韩变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敢于和周军对抗,是因为韩升、韩变两兄弟“知己。”

原来兄弟二人早年拜一过路的截教头陀为师,并授予法宝“三千万刃车。万刃车上有四首幡,幡上有符印,有地、水、火、风”四字。催动万刃车,万刃齐发,风火齐至,势如山倒,不可阻拦。

从知彼和知己的角度,分析《封神演义》韩升、韩变的失败原因


韩升、韩变二兄弟操练兵马,运用精熟可以说是做到了“知己。”

在第一次和西周大军交战时,凭借自己的万刃车,万刃齐发,风乘火势,烈焰奔腾,杀的西周大军措手不及,大败。韩升、韩变二兄弟甚是得意。

有了第一阵胜利的甜头,两兄弟在父亲的指点下夜袭周营。由于是夜袭两军刚一交战,西周再次溃败,韩升兄弟穷追不舍,直杀到天明遇见西周督粮官郑伦,被郑伦使用“哼术”生擒活捉。韩升兄弟大败。

韩升兄弟由先前的锐不可当,再到被生擒活捉而大败。完全是“不知彼而知己”的结果。正如,孙子兵法所说: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韩升兄弟只知道自己的优势,只知道自己的法宝厉害仅仅是做到了“知己”。虽然第一阵胜了,但是在第二阵夜袭时西周虽然溃败,也并非无可挽回。韩升兄弟也根本没有提前打探清楚西周兵将的实力,也没有考虑到在追击的路上是否会碰到自己也无法降伏的周将,更没有想过万一碰到西周的援军会怎么办。也就是韩升兄弟只是做到了“知己而不知彼。”

如果韩升兄弟提前做到“知彼,”了解清楚可能遇到的西周兵将实力,而将自己保护在军中的核心位置,只在后面催动万刃车,才不会轻易的被周将郑伦活捉。

韩升兄弟的失败也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当然,如果是一胜还好;倘若不幸是一负,则是兵消将陨。

再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双方交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点在杨戬和吴龙、常昊的斗法中可以看出。

杨戬深知自己的八九玄功有随意变化的优势,也就是“知己。”在和梅山七怪混战中,杨戬发现梅山七怪等人俱是妖魔所化,又一时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妖怪,所以没有急功急利。而是前往终南山云中子处借来照妖镜,查看个明白。

当杨戬通过照妖镜发现常昊是蛇妖变化时时,于是运用八九玄功变化成克制之物蜈蚣,利用天敌的优势轻易地消灭了常昊;同样,杨戬也是通过照妖镜发现吴龙是蜈蚣时,遂再利用八九玄功变化成克敌之物大公鸡将吴龙消灭。

从杨戬轻易地战胜吴龙、常昊中可以知道,杨戬是做到了“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从知彼和知己的角度,分析《封神演义》韩升、韩变的失败原因


总得来说,从韩升兄弟的失败和杨戬的胜利再次印证了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