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透過雁門關月亮門,能看到這片黃土地。2016年月亮門轟然倒塌,本照片攝於倒塌之前。攝影/黃雪峰

提到雁北,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陌生,一個只存在了幾十年的行政區劃,是隻有當地人才念念不忘的詞。但如果說起“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一口金刀八杆槍的楊門虎將,走西口人們的辛酸往事,電影《驢得水》的拍攝地,這片土地的形象一定能具體起來。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貧瘠年代的浪漫。動圖/截自《驢得水》

究竟什麼是雁北?

那是山西解放時設置的六個專區之一,雖然在行政區劃上只存在了二十多年,卻至今留存在山西人民的習慣中。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 由北往南依次是:雁北地區,今大同市,朔州市;晉中地區;忻州地區(後改設忻州市);晉南地區,今臨汾市、運城市;晉東南地區,晉城市、長治市;呂梁地區(後改設呂梁市)。太原也是相對意義上的山西中部,陽泉市可以理解為晉東,但很少有這這種說法。繪/Paprika

外長城,原是明中晚期北疆的國界,明遷都北京後,又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而雁北,則是人們對於內外長城間地區的習慣叫法。這裡四面環山,黃河擁抱,自成一個地理單元。桑乾河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靜靜地淌入河北。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大同左雲縣八臺子長城。攝影/李平安

長城的出現代表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衝突,也顯示著雁北“兵家必爭之地”的命運。雁門關及其以北地區,與內蒙古草原間無山險阻隔,順理成章地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南犯中原王朝腹地的前哨陣地。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牧羊人在大同土長城腳下工作。攝影/楊連禾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幽雲十六州,楊家將的英勇傳說,邊塞詩中雁門關蒼涼的浪漫色彩……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古,千年來的硝煙紛起,深深地印刻在這片雄渾的黃土地上。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守口堡,為明長城大同鎮關口堡,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攝影/何嶸

戰爭之外的和平年代,雁北同樣重要。作為控扼晉、冀、蒙的通衢咽喉,這裡承擔起了“邊境商貿集散地”的角色。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大同土林。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風雨的塑造下,時時發生著變化,當地人稱土林為“石板溝”。攝影/李小龍

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的商業往來從未間斷。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大同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從隋唐到宋元,雁北始終是休戰互貿、商隊接踵的繁華之地。而作為商界傳奇的晉商,更是將這片土地推向了整個世界。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得勝堡,自古為聯結晉北與內蒙古的主要通道。攝影/李平安

殺虎口是晉商向西經商的必經之路。大批的馬幫、駝幫終年不絕,雁北駝鈴響徹“西口”內外,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茶葉之路”。到了清朝,這裡甚至成為連接歐洲和中原的商品集散地。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 山村炊煙,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殺虎口,也稱西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攝影/李平安

中俄貿易也少不了他們的身影,來自全國的貨物經由大同和張家口,轉運至恰克圖與俄交換,甚至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十多個俄國城市,都有晉商開辦的商號或分號。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與河北、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所謂雞鳴聽三省。攝影/李平安

向東,晉商的腳步遠渡重洋到達日本。大同產的香料瑪瑙和藥材東渡日本換銅,“五臺山拜佛,大同城買銅”的說法流傳至今。

傳奇的走西口,“西口”到底在哪?

打開雁北的正確姿勢。繪/Paprika

這片傳奇的土地上,有著雲岡石窟、應縣木塔的輝煌,也有著煤海洶湧的地下世界。早已告別金戈鐵馬,也不復魏遼元明時商業繁華的雁北,在尋求產業轉型的道路上踟躕徘徊,於新一線城市不斷崛起的今天,沉默地準備著迎接下一個機遇。

文丨章魚

圖編丨袁千禧

設計丨Q年

地圖編輯丨Paprika 可愛的小錚錚

《論雁北在民族融合中的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陳玉林

《雁門長城 沉寂的要塞,荒廢的商道》中國國家地理2013年第11期 魯順民

《晉北軍堡,被遺忘的世界級古代軍事遺址群》 中國國家地理 呂行

《大同史話》 姚斌 劉艾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