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健康險怎麼買?有哪些注意事項?

怎麼忘了他


其實不管是什麼保險,健康險也好,意外險也好,選擇的時候都是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和需求,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家庭中承擔著很大的責任,一般情況下,要購買高份額的保險,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證整個家庭的正常運轉。比如說有人想買重疾險,在預算範圍內,儘量選擇保額高的,像平安保險商城上的成人重大疾病保險,保額最高可達50萬,而且涵蓋30種重大疾病,能夠滿足大部分保障需求。


抓不住幸福8


直接推薦保險產品是不現實的,因為像我們的家庭結構、健康狀況、財務情況、個人需求、公司偏好、風險缺口等等,完全不可知,根本沒辦法推薦產品,因為保險是解決我們問題的工具,要先明確我們的問題,再來浩瀚的產品庫挑選產品來契合問題,匹配需求。

還不如給大家說說,該怎麼樣挑選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接除擔憂的保險。當然,畢竟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如果真的想省時省力省心、對自己和家人負責地挑選保險,還是找個靠譜專業地保險經紀人來得實在和現實。

要怎樣才能正確地挑選保險,才能買適合自己和家人,我們需要堅持這樣六大理念:

1、健康險是啥?


健康險包括醫療險,重疾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這四類。

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在我國發展尚不成熟,保險公司開發的產品也不多,幾乎沒有,所以這裡不再討論。

重疾險主要用於收入損失的補償,畢竟罹患重疾後,可能長達幾年不能工作,即使回到職場,還能不能達到以前的工作狀態,還是個未知數,同時還有家人因為照顧自己而耽誤的收入;另外長達幾年的修養康復,需要一筆資金維持,重疾險可以實現這種階段的過度;對於像癌症這種確診就賠付的重疾,重疾賠付金可以暫時支持醫療費。

醫療險分為三大類:百萬醫療險,中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只有住院保障,只能去公立醫院的普通部,保費較便宜,保額很高,屬於槓桿很高的醫療險;中端醫療險可以去公立醫院的普通部,國際部,特需部,還有一些指定的私立醫院,除了住院保障,也可以選擇門診保障,價格比百萬醫療略貴些;高端醫療是最高等的商業醫療險,除了公立醫院的普通部,國際部,特需部,還可以去私立醫院(包含昂貴醫院)享受更好的就診環境,有住院/門診責任,但是價格較貴。


2、先買基礎保障,後買儲蓄理財。


人生有七張保單,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教育金、養老金、財富傳承。(前四個基礎保障,後三個儲蓄理財。)先買哪個後買哪個很重要,先給誰買後給誰買也很重要,就怕錢花了沒有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你買了十年二十年你都不知道你買錯了。

只有風險發生的時候,你才發現你買錯了或者沒有買到最需要的保險。而且按照這個順序買,都是由價低到價高,很多人順序沒買對,反著順序來買,所以先儲蓄理財,沒錢給自己配置基礎健康保障,當風險發生地時候,只能乾瞪眼。


3、先保大人,後保孩子和老人。

保險的本質是解決錢的問題,解決風險發生的時候,家庭經紀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工具。所以,保險的配置就是要優先保障家庭的經濟收入來源,保障家庭的經濟支柱。而不是不創造收入的孩子和老人,這是完全從理性的角度來講的。

但是,現實情況是,因為我們的愛都是向下的,對孩子的愛是完全無條件和無私的。所以,很多家庭都是優先為孩子配置保險,希望孩子健康無虞。

作為一個母親,湯圓完全能理解在座父母的愛子之心。作為一個保險從業人員,湯圓必須要為自己每一個客戶負責。如果只給孩子配置保險的話,當家庭經濟支柱遭受類似於重疾、意外等重大風險,家庭經濟會陷入極大的被動,會出現主動收入中斷,被動支出(醫療費用等)劇增的局面,不可收拾。


4、先保大風險,後保小風險。

什麼是大風險呢?就是像意外、身故、重疾等,會對家庭經濟造成巨大創傷的風險,會導致我們家庭經濟的收入中斷,全家人都會陷入困苦之中的風險。

什麼是小風險呢?頭疼腦熱、發燒感冒等小門診,能夠自己承擔的,費用金額不高,不會對家庭的財務目標和未來的規劃造成衝擊和影響的風險。

這種大風險發生的頻率低,損失大,所以是最有必要通過保險來轉嫁的,這種風險因為發生的概率低,經過保險公司精算師的精算,價格並不高,可以通過保險槓桿來轉移給保險公司。

那這些小風險呢?發生的頻率高,損失小,比如門診責任,如果在住院醫療費裡面附加1萬的門診責任,那麼這份住院醫療險的價格會往上翻4到6倍,這樣算下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5、先保家庭第一經濟支柱,後保家庭第二經濟支柱。


作為一個專業的保險經紀人,當然會非常理性地為客戶匹配適合自己和家庭的保險。先保家庭第一經濟支柱,後保家庭第二經濟支柱,根據對家庭的經濟貢獻度和責任度來合理地安排我們的保障額度,這個叫匹配。

只有用合適的保額來匹配客戶的身價和經濟收入,才不致於在風險到來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風險和讓家庭正常地運行下去,不至於措手不及,驚恐張皇。


6、先看條款,後看公司。重點

這是很多人踩過的傷心最深,割肉最痛的坑。買保險要先看保險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影響力、攤點的鋪設、人員的多少等等。坦白的講,我們只是買一份保險,來轉嫁自己和家庭的風險,不是要入股這家保險公司,成為他們的股東。

以上就是關於問題的回答,希望有所價值,歡迎交流。


連鎖新動態


1.讓保險做保險的事,投資做投資的事,別讓保險做投資的事,也別想著投資能代替保險;

2. 保險就是保極小概率風險,所以儘可能的用高槓杆,撬動大保額,所以消費型的更划算;

3.保險的兩大順序:種類順序和被保人順序,別打破順序。種類順序: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壽險>財產險;被保人順序:自己或配偶(誰是掙錢主力誰排前)>老人>孩子


周強筆記本


掌握預算,不要人云亦云,就如同現在的新冠肺炎,不少人重疾險都交不上保費了。

瞭解自己有無家族病史,還要考慮自己的職業和是否醫保。

想一想自己的保險,是要保障終身呢?還是要保障到70歲?

還要考慮自己對哪一塊疾病敏感,你所知道的與保險是否一致。


伊洛河畔看春秋


首先您可以想一下最擔心的問題。最想解決掉的風險。然後根據您的需求,我可以給您一些建議。歡迎關注,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