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藏傳佛教有著系統龐大、種類繁多的護法神體系。而且這個體系至今仍在不斷擴充之中,這和護法神的來源之一有關。藏傳佛教護法神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

其一、源自印度佛教是佛陀住世期間所降服的外道,由於信服佛法,從此立誓順從佛法,護衛佛法,遂成為了佛教的護法。佛教傳入藏區時,這些護法神一同傳入。

其二、是西藏原有民間信仰中的土著神靈由於“萬物有靈”的民間信仰深入人心,西藏的山山水水乃至草木石頭莫不具有靈性。這些山水都有其人格化的神靈,和漢地的山神河神、土地等神靈一樣。這些民間神靈保佑一方水土和百姓,原也是具有法力的神祗。而在漢地,由於《西遊記》裡,不管是土地神還是山神,動輒被齊天大聖拘來呵斥一番,這些“小神”在漢族百姓心中威嚴不在,而含有滑稽成分。這和藏區人民的態度不同。後來佛教成為藏區的主要宗教信仰後,這些民間神靈統統被納入佛教護法體系。

其三、源自原始宗教苯教這些苯教神靈也屬於“外道”,蓮花生大師建立桑耶寺時,曾與其鬥法,並一一降服,從而成為佛教的護法。

其四、護法神體系至今仍在擴充之中主要是由於藏族同胞的“造神”能力。凡大善之人,或為一方百姓作出貢獻的官員,或因為大悲憤而成為“贊”的人,都可以成為佛教的護法,從而加入這個龐大的陣營。護佑佛法的同時享受煙火供奉,這也是藏族人民另一種形式的懷念。

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從性質而言,護法神可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業力護法神。這些護法神被降服時,立誓護法,所以佛陀和蓮花生大師及其他降服他們的高僧活佛賦予他們擁有相應的法力(保有原來的部分相應法力),這些護法神必須遵循誓言,護佑護法。

二是智慧護法神。具有超大神力的高級神靈。佛法誕生之際(特指佛陀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法),萌生強烈的護法願望而成為佛教的護法,如四大天王、大黑天等。

除了某寺院或地域特有的護法之外,絕大部分護法神被藏傳佛教的所有教派承認和供奉。藏傳佛教寺院中多設有專門的護法神殿,名“貢康”。各教派對護法的尊崇有所不同,某一教派的主護法在其他教派並一定具有相等地位。

護法神造型有怒相、靜相及怒靜兩者兼具。怒相神佔護法神中的大部分,包括各類金剛護法、天母護法,容易和諸佛菩薩的忿怒相混淆。這些護法由於護法的需要而呈現猙獰外相,但都具有大慈悲。其怒相和諸佛菩薩的忿怒相具有相同功效,主要是以猙獰面具威懾外魔,不敢造次;以及令修行之人心生敬畏,不生退轉之心。

從智慧護法範疇而言,菩薩的忿怒相(忿怒化身)也可成為護法神。藏傳佛教最重要的護法神之一瑪哈嘎拉就是這種情況。

瑪哈嘎拉另一個被人們所熟知的名稱為大黑天,是佛教三根本(本尊、上師、護法)的化身。依緣起示現為兩臂、四臂、六臂等形象。

二臂瑪哈嘎拉是普賢王如來及金剛持佛之忿怒化身,四臂瑪哈嘎拉是勝樂金剛所化現,六臂瑪哈嘎拉是千手千眼、十一面觀音的化身;在日本東密,六臂瑪哈嘎拉(大黑天)則被認為是大摩尼珠王如來佛的忿怒化身。

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嚴格來講,六臂瑪哈嘎拉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普薩的化身,而是觀世音菩薩悲心化現,一如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眼淚化現:

觀音大士生起菩提慈悲心,決定度盡六道眾生。他起誓,若救度眾生之心退轉,當粉身碎骨。菩薩從地獄道一層層地救度眾生,當度盡下三道眾生,菩薩不經意朝下一看,見到被度盡的下三道中,又湧入無數眾生,毫無減少之跡象。就在那一瞬間,觀世音菩薩信心動搖,誓言立刻生效:菩薩的身體裂成了千片。十方諸佛念其菩提心和大慈悲,就用法力使菩薩碎裂的身體再度圓滿,並具有千手千眼的化身。菩薩在此時留下兩滴眼淚,化為度母,而心間之“吽”字則化生出六臂瑪哈嘎拉。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面目猙獰而內心慈悲——藏傳佛教護法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