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90%的人都前所未聞

我國90%的人都前所未聞

工農業生產、市政汙水、汙泥處理以及垃圾處置等過程會產生惡臭,這些惡臭物質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但惡臭物質的種類較多,特別是若多種氣味摻雜在一起,靠儀器是不能完全識別的,而需要通過人的嗅覺感官來加以判斷,判斷其環境的影響和汙染程度。因此,催生了一種辨別惡臭的新職業——嗅辨員。

我國90%的人都前所未聞

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嗅辨員。據國家規定:嗅辨員的錄取條件為18-45週歲之間;滿足不吸菸、不喝酒,不能塗化妝品、不能有鼻炎;甚至不能穿剛剛塗完鞋油的皮鞋;嗅覺器官無疾病,嗅覺檢測合格等條件…從業人員需專業考核再經過特殊培訓,保證從業人員能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鍋巴氣味、成熟水果香和糞臭這5種單一氣體,隨後才能上崗。如無特殊情況,可連續三年承擔嗅辨員工作。

憑國家的從業規定來說,嗅辨員這樣的職業大都應該是男性吧?事實恰恰相反,嗅辨員以年輕女性居多,因為女性的生活習慣普遍比較健康,較少接觸菸酒,飲食也偏清淡,情緒細膩冷靜,對刺激性氣體更加敏感。

我國90%的人都前所未聞

從業的年輕女嗅辨員的日常工作就是要接觸各類氣體,這些氣體大多數是有刺激性的惡臭,嗅辨員並不到異味現場,而是由技術人員(判定師)現場採樣後交給嗅辨員,取樣回來的氣體會進行10倍的稀釋,與另兩袋無味空氣一起聞,確保嗅辨更準確。這些女孩們幾乎不化妝,因為帶有香氣的化妝品會影響嗅覺;工作前,她們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這一切的付出都是為了更精準的判斷氣味。

人們試圖用各種方式改善環境,提高生活品質,但仍還有更多的氣味等待這些專業嗅辨員去辨別,環保理念不僅要深入人心,更要付諸在生活中的垃圾分類,生產、生活汙水零排放的點滴行動中。減少嗅辨員的工作量,也是在為他(她)們的健康著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